一谈到同性恋,我的第一反应就是2005年由李安导演的电影《断背山》。

其实我在一开始听说这部电影的时候,内心是抵触的。

觉得这是跟我的教育,我的“常识”相违背的。

两个性别一样的人,怎么可以相爱,这不是一种病吗?

这样的怀疑,让我错失了了解另一群人的机会(用另一群来指代他们没有歧视的意思,只是一个单纯的表述)。

在我们少数人的眼中心里,好像觉得,同性恋,同志这个东西是个“舶来品”。

我大中华悠悠千年历史,“浩然正气”满盈,是不会存在这种如此,“不忠不孝不仁不义的罪恶行径的”。

今天,我们就来个小刀拉屁股,开开眼。

其实早在我国的古代,就有“龙阳泣鱼”、“董贤断袖”的故事,这只是两个比较著名的而已,正史野史还有着大量的记载。

接下来我简单的跟各位介绍一下,这两个著名的“男风”故事。

一、“龙阳泣鱼”

据《战国策·魏策》中的记载,一天,魏王与龙阳君泛舟于江上,垂钓于湖中,龙阳君一条接着一条的钓了上来,本来应该高兴的,钓着钓着他却哭了起来。

魏王不解,便问龙阳君:“君得鱼甚多,为何哭泣,有何心事可向寡人诉说。”

龙阳君听后,仍旧拭泪,一脸梨花带雨,两眼含情脉脉,低吟道:“没有,与王垂钓何等幸事,风入了眼而已。”

说完,只是拭泪,一块绣花手帕,已是尽湿。

魏王哪里肯信,湖泊之中,水面如镜,何来风入眼,此事必有蹊跷。

于是看着他的眼,只管深情,再次温言相询,言语间带着微微的愠气:“那你为何哭泣呢,难道是寡人错待了你?”

听魏王如此言语,再加上脸有愠色,龙阳君别过脸去,柔声说到:“臣为大王钓到的鱼而流泪。”

此时,魏王就真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了,鱼钓多了难道是件伤心的事吗?

看着魏王一脸的不解,龙阳君仍旧柔声细语,面带羞涩的说着,只是这话越是从嘴里面出来,越是双眉紧聚,越是面露浅春。

“臣一开始钓鱼是开心的,后来钓到了大鱼更是笑得有点放肆”,听到这魏王微微一笑,心想刚刚龙阳确实甚是高兴,寡人还在为这山风是否会伤他容颜而担忧,这一笑让寡人甚是欣慰的,魏王看着他点点头。

他接着说到:“可是后来当臣钓到了更大的鱼之后,就想把小鱼扔掉。臣如今仅有东施之貌,却有西施之幸侍寝大王,还为大王所错爱,封了爵位,赏赐众多,百官为我奔走,黎庶不敢挡道。天下美女依然众多,知臣如此之样貌竟能得大王宠爱于一身,必定跃跃欲试,想要到大王处讨个名分,争个封赏。到那时候,臣容颜不在,命运不过今日筐中之小鱼,想来不禁悲从中来。”

说完,抽抽噎噎,只是盯着小鱼,叹息复叹息。

魏王听后,哈哈大笑,说到:“寡人岂是如此薄情寡义之人乎,君且垂钓,寡人自有决断。”

于是,魏王下令全国,“凡敢向寡人提进纳‘美人’于宫者,斩!”

二、“董贤断袖”

董贤为西汉御史董恭之子,相貌柔媚,俊美绝伦。

刘欣,史称哀帝,登基之后,董贤时为郎官,负责在未央宫下传报时辰。

原本这并不是什么要就的事务,只是在两年后的一天,哀帝在殿内神游,远远地看见了正在当班的董贤,可谓是一见倾心,只是一顿的脸红心跳,呼吸不正常。

虽然,身为皇帝见识广博,但他还是花了相当的功夫才让自己正常起来。

内心急切,步履却不失帝王风仪,迎上前去便亲切的询问了董贤的姓名,当场便授予了董贤黄门侍郎的官职。

秦汉时期,由于宫门多为黄色,所以在宫内的亲侍便成为黄门侍郎,根据《后汉书·百官志三》的记载“黄门侍郎,六百石。掌侍从左右,给事中,关通中外。及诸王朝见于殿上,引王就座。”。

由此可见,哀帝内心之急切,用心之显著。

随即便哀帝便让董贤坐在自己的腿上,两人嬉笑玩闹,相谈甚欢,哀帝犹如鱼之得水竟此流连不舍,自此哀帝与董贤便有了肉体关系。

所谓一人得道鸡犬升天,董贤得了宠,被哀帝封为驸马都尉,甚至位列三公,当上了大司马,西汉时期当过大司马的,就有我们熟悉的常平烈侯卫青、冠军景桓侯霍去病、博陆宣成侯霍光、新都侯王莽等。由此可见,哀帝对董贤的宠爱,已是无以复加。

得此董贤还不满足,因其妹与之容貌不分伯仲,董贤便带她入宫,第二天,董氏便被封为昭仪。此时,哀帝顾念董贤有妻室,让他回去与妻子相聚,董贤执意不肯,竟以死相逼,哀帝无奈之下,只好让董贤妻子一并入宫侍奉。

据传一日,哀帝与董贤共卧龙榻,哀帝起早了,董贤未醒。为了不吵醒董贤,哀帝派人割裂衣袖起身。这一典故后人用以形容男色,称为“断袖”。

这是我国古史上比较著名的两个案例,“龙阳”、“断袖”两个名词形容“男风”早“断背山”两千多年,当然,这不是要说我国关于同性恋的记载就一定世界最早,只是想告诉各位,我国关于同性恋爱,在古代并不是一件不可说的事,更不是一种病,他只是人的一种选择而已。

今天(6月1日),无意间刷到了杨丽萍徒弟水月婚礼的消息,大脑就不断的回忆,不断的串联,让我不得不写写文章,发表一下自己的观点。

对着两位女性的结合,我的态度虽然无足轻重,但是我要明确的表个态。

我是支持的。

而且我看了一下,网上对这件事情,祝福还是主流的,这在我看来是个非常好的现象。

但是,我还是有个担忧,如果是两位男性呢?

还会不会有这么多的人送上祝福呢?

我没有答案。

其实对于,爱情,我们总是被历史,被文化,被教育,被所谓的常识给限制住了。

到如今,还有多少人对同性恋爱是不理解,认为这是一种病的?

就算是能够理解同性恋爱的,对一些特殊的爱情呢?

比如在我国古代,是有太监的,也就是说他们是人为的变成不“完整”的人的,他们也渴望爱情的,他们对爱情的渴望,对婚姻的向往,难道就是一种“病”吗?

还有,如今同性婚姻已经被广泛的认可或者是默许了,但是还有一些更特殊的人群,比如变性人,他们挑战上帝,在今生就有勇气改变自己的“出厂设定”,他们的勇气在我们这些所谓的正常人看来,难道也是一种“病”吗,难道他们就不能够,享有爱情与婚姻的幸福吗?

我的回答,这不是一种病,是我们的眼睛带病看他们而已。

他们值得他们想要拥有的。

(完)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