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底,国内大多数小学高年级学生已经开学了,这一开学,放学时孩子们排队出来,才发现在家休息了好几个月的孩子们,在体型上有了很大的差距,有的个头长了不少,有的个子没什么变化,有的体重涨了不少。

朋友家的女儿上五年级,身高已经160,这已经接近很多成人的身高了,不得不感叹现在的孩子身高真是太给力了。当然,我的这位朋友夫妻两口子都属于个子高的,但据她反馈,平时孩子各种生活习惯也保持得很好。

小学高年级的孩子,处于青春期前期,基本都在发育了,处于一个身体快速增长的年纪,可为什么有的孩子猛长个头,有的孩子却“原地不动”呢?一般来说,离不开下面几个原因:

1、遗传基因

俗话说“种豆得豆,种瓜得瓜”,父母若身材魁梧,孩子一般也长得很高大,父母身材矮小,孩子可能也长得缓慢。不过除了遗传基因,后天环境因素的影响占了1/3,因此,孩子的最终身高其实也存在很大的变数。

2、饮食、运动和睡眠习惯

有人说现在的孩子都营养过剩,不存在营养不良的情况了,殊不知对发育中的孩子来说,吃“对的食物”才能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否则,表面上吃得好,但眼看着孩子变成了小胖墩,身高却没什么太大变化。

在饮食方面,要拒绝高脂肪高热量食物,选择优质蛋白,比如鱼虾蛋,牛羊肉等,蔬菜瓜果种类越多,孩子从食物中摄取的营养就越全面。少吃加工类食品,多选择原生态食物,更利于孩子身体的吸收。

运动方面,结合孩子的兴趣,帮助孩子养成运动的习惯,在孩子的猛长期,坚持运动半个月,孩子可能就会多长几公分,特别是在春夏交接的时候,气候适宜,家长可以重视起来,帮孩子拔拔个子。

孩子必须保证充足的睡眠,这是孩子身体发育的基础,尤其是夜里10点到凌晨2点,是生长激素分泌的高峰期,最好保证孩子能按时睡觉。

3、健康的身体,积极的情绪

饮食和运动习惯良好的孩子,一般不太容易生病,相反则身体虚弱,容易闹毛病,尤其是年龄尚小的孩子,经常生病,加上打针输液,也会影响生长激素的分泌,对长个子也是没有益处的。因此,提升孩子的身体免疫力也是很重要的一环,除了饮食和运动因素,情绪因素也是不容忽视的,多带孩子进行户外活动,从事自己感兴趣的事情,保证孩子情绪高昂,孩子遇到烦恼,家长及时开导,保持一个愉悦的心情,孩子的成长也会朝着好的方向发展。

孩子的青春期前后,是身高增长比较快速的时期,所以当孩子出现胃口大增,衣服鞋子更新比较快,有的孩子甚至晚上睡觉喊腿疼的现象,父母一定要引起高度重视,及时收到孩子身体发出的信号,重点从丰富饮食、规律运动以及愉悦心情三方面入手,帮助孩子争取宝贵的“身高额度”,让孩子收获更多自信。

EN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