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來,淅川縣依照教育部《中小學德育工作指南》的要求,創新開展“十大主題教育”活動,即理想信念、習慣養成、文明禮儀、節慶儀式、挫折磨鍊、傳統文化、心理健康、社會實踐、家校協作和月度主題教育。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爲主線,以立德樹人爲根本任務,以特色活動爲突破口,以月度督查爲抓手,淅川縣大膽探索學校踐行“三大文化”教育的新模式,勇於實踐打好學生人生底色新路徑。

  核心提示 育人者,德爲先;育德者,文爲本。以文化人是文化的最大社會功能所在。 近年來,淅川縣依照教育部《中小學德育工作指南》的要求,創新開展“十大主題教育”活動,即理想信念、習慣養成、文明禮儀、節慶儀式、挫折磨鍊、傳統文化、心理健康、社會實踐、家校協作和月度主題教育。在此基礎上,該縣又將“十大主題教育”凝練爲優秀傳統文化教育、厚重革命文化教育、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教育“三大文化”教育,努力通過豐富教育形式,將德育教育的種子悄無聲息地植根於學生的心田。 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爲主線,以立德樹人爲根本任務,以特色活動爲突破口,以月度督查爲抓手,淅川縣大膽探索學校踐行“三大文化”教育的新模式,勇於實踐打好學生人生底色新路徑。學校德育逐漸成爲淅川教育的金色名片,並迸發出強大的育人力量。

淅川縣思源實驗學校足球社團展風采(資料圖片)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文化自信的根基。淅川縣以國學經典、家風家訓、文明禮儀、傳統經典音樂、太極拳、舞蹈、書法、繪畫、剪紙、楚文化、戲曲等爲主要內容,以誦讀入腦入心、習練感悟體驗、展演實踐提高爲重點,幫助學生將博大精深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內化於心靈,外化於言行,固化於志氣,厚植於學校、家庭、社區三位一體的良田沃土。

  ——進教程,兼容幷包,打造淅川特色的文化課程。淅川縣選擇南方出版社《國學經典誦讀》作爲傳統文化教育的有效抓手,中小學生人手一套,每週一節課,將《弟子規》《三字經》《孝經》《笠翁對韻》《大學》《中庸》《論語》等經典螺旋上升融入不同年級,通過構建“五味誦讀法”,重點背誦,情景演練,突出領悟。同時,該縣組織編寫蘊含德育內容的經典詩詞誦賞悟背系列叢書《品詩詞 怡養德》,讓從小學到高中的學生領略詩詞的博大精深,感受詩詞的情感魅力,增強詩詞的文化自信。

  ——進課堂,滲透拓展,打造潤物無聲的文化陣地。淅川縣各學校每週安排兩節德育課,要求認真備課講授《德育讀本》,做到“四進五固定”,實施學科覆蓋滲透。在德育滲透上,充分挖掘各學科蘊含的德育資源,緊密結合生活實際,各學校利用班會課以主題教育拓展學習空間,有計劃、有步驟、分批次組織學生觀看《國家記憶》《記住鄉愁》等電視紀錄片和《中國詩詞大會》等電視節目,最大限度拓展學習空間,激發中小學生學習優秀傳統文化的濃厚興趣。

  ——進校園,形式多樣,創設五彩繽紛的文化舞臺。淅川縣各學校着力創設校園文化舞臺,有重點分層次地開展經典歌曲、傳統詩詞、武術運動、《道德經》誦讀、楚漢文化、書法繪畫、戲曲等進校園活動,營造濃厚的傳統文化學習氛圍;依照中華傳統文明禮儀習慣,結合新時代精神,制定了《淅川縣紳士淑女行爲規範二十條》,開展紳士淑女評選活動,從氣質、品行、習慣等方面提升學生綜合素養。在重要時間節點,舉行入學禮、拜師禮、成人禮、謝師禮等,通過學生致感恩辭、集體向老師行三拜禮、校長教師致希望辭這種傳統而莊重的儀式教育,引導青少年學禮儀、知禮儀、行禮儀,增強儀式感,夯實優秀傳統文化根基。

  ——進家庭,指導服務,構建家校互動的育人環境。淅川縣通過開辦家長學校,成立家校聯誼協會,加大對家庭教育的指導服務;舉辦大型家庭教育報告會,有效喚醒家長教育意識;實施家校互動,創設“家校一體”的育人模式。精心組織編寫《淅川縣中小學德育工作家長鬚知100問》發到每個家庭,對家庭教育的意義、問題、方法和家校共育工作進行全面指導和解答,成爲撬動家庭教育的一把“萬能鑰匙”。

  革命文化是文化自信的支柱。淅川縣根據“利用”“發揚”“傳承”這三方面要求,深層挖掘紅色文化、革命文化的內涵,把踐行革命文化、傳承革命優秀傳統作爲增強愛國熱情、堅定理想信念的重要舉措,走出了一條具有淅川特色的革命傳統文化教育新路子。

  ——將革命文化教育與弘揚移民精神相結合。淅川縣是全國移民大縣,自1959年起,先後搬遷移民近37萬人,“忠誠擔當、大愛報國”的移民精神在這裏誕生。新一屆縣委班子把移民精神作爲“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的生動教材,教育系統印發通知,組織開展最美教師、學生、家長“三美”評選活動。四年來,全縣共評選出“師德標兵”45人、美德少年50人、最美家長46人,以校風帶動家風,以家風帶動社風,構建了良好的育人環境,贏得了社會的普遍好評。

  ——將革命文化教育與紅色研學旅行相結合。培養紅色情結,播種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民族因子。淅川縣利用當地紅色資源,規劃出荊紫關鎮、盛灣鎮、毛堂鄉、馬蹬鎮等紅色研學旅行實踐教育基地,要求各學校制定紅色研學旅行方案,讓學生真正認識到在這樣一個幸福和諧的社會主義社會中,一定要踏着革命先烈的足跡,努力學習,拼搏向上,繼承革命優良傳統。

  ——將革命文化教育與挫折磨鍊教育相結合。近年來,淅川縣中小學堅持開展春秋遠足活動,突出路程遠和徒步走的特點。各學校在認真制定方案和安全預案的基礎上,堅持小學生單程10公里、初中生20公里、高中生40公里的遠足活動,鍛鍊了身體,磨鍊了意志,提升了抗挫折能力。

  ——將革命文化教育與常規工作相結合。淅川縣科學謀劃,因材施教,統籌推進,把踐行革命文化融入課堂內外,融入日常學習生活。各學校圍繞紅色文化開展主題班會,增強了紅色思想活動的引導力;組織學生觀看有關紀錄片和微電影,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接受紅色文化教育;舉行“紅色書會”讀書活動,各年級制訂讀書計劃,各班鼓勵、組織學生進行紅色書籍閱讀,並寫心得體會;結合傳統節日、革命紀念日等舉行清明祭英烈、向國旗敬禮、經典誦讀、紀念“九一八”、童心向黨等活動,做到紅色文化教育常態化。

西簧鄉中心小學舉行太極拳展演活動(資料圖片)

  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是文化自信的靈魂。淅川縣緊密結合縣域實際和學校德育工作現狀,拓展新內涵,構建新常態,完善新機制,努力打造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教育升級版。

  ——建設校園文化,注重文化育人。淅川縣各學校將“三大文化”教育融入學校文化理念,用“一景一色”“一草一木”“一牌一匾”營造育人氛圍。全縣各學校利用均衡發展迎驗契機,投入兩億多元用於綠化美化、人文景觀等校園文化建設,精心佈設牆體文化、走廊文化、櫥窗文化、教室文化等,努力使環境文化以文化人,引導學生在求知、求美、求樂中受到潛移默化的啓迪和教育。

  ——創新德育主題,注重活動育人。尊重學生的個性差異,關注學生的個性化發展,淅川縣教體局結合德育工作實際情況,將全學年12個月分別確定了德育主題,如:一月,傳統美德傳承月;二月,孝親敬老感恩月;三月,理想信念激勵月;四月,人文校園建設月;五月,勞動鍛鍊教育月;六月,感恩母校培育月;七八月,社會實踐拓展月;九月,文明習慣規範月;十月,愛國奉獻勵志月;十一月,自律誠信踐行月;十二月,友善自強弘揚月。全縣中小學以校爲基,特色多元,心有夢想,行有堅持,圍繞月度德育主題有序組織實施。同時,淅川縣全面取消校內代銷點和學校門面房,各學校廣泛開展拒絕零花錢、拒絕零食、拒絕家長無序接送的“三拒絕”活動,促使學生養成良好習慣,並實施“海量閱讀”工程,讓學生厚積薄發。

  ——開展夏令營冬令營活動,注重實踐育人。夏令營活動,讓學生走出家門,走向農村,組織學生“進千家門、喫千家飯、聽千家事、寫千篇文”,觀察、記錄、思考農村現狀,做社會調查。冬令營活動主要培養學生生活領域、社會領域和文藝領域的動手能力,把學生培養成有血有肉、有孝心愛心、知恩圖報的一代新人。

  ——建立社團日製度,注重興趣育人。縣教體局制定實施了“週六德育社團日”制度,從輔導教師的安排、社團內容的選定、具體活動的時間地點等方面精心部署,培養學生興趣愛好,提高學生特長水平,不斷豐富學校德育內涵。全縣中小學德育社團由2017年上半年的723個增加到目前的1096個。淅川縣第一小學的“丹墨風”文學社,堅持學生辦報,屢次在CN刊物上發表習作;寺灣鎮夏灣小學“樂淘淘”泥塑社團,從採土到製作,動手流程完整,學生能根據詩詞內容,共同創作泥塑立體畫;滔河初中的篆刻社團、毛堂鄉張營小學的五穀粘貼畫社團、德威國際書院的戲曲社團、香花四小的抖空竹社團、西簧鄉中心小學的“編程+繪畫”社團、淅川縣第二小學的輪滑社團等都極富特色、注重成效。

  通過深入開展“三大文化”教育活動,淅川縣培育出德育教育的良田沃土,將文化的種子播撒在學生、家長和廣大羣衆的心田,編織學校、家庭、社會三位一體的德育網絡體系,促進教育教學高質量發展和全社會思想道德水平顯著提升。

  學生的道德、紀律、法治意識和學習、生活、行爲習慣都獲得了巨大提升,好人好事、和諧友善、文明禮儀處處可見,300餘名學生被評爲“文明之星”“美德少年”,九重鎮一中張曉茹榮獲全國首批“新時代好少年”稱號,縣一高戚玉勤榮獲河南省“美德少年”稱號。

  廣大教師的精神面貌煥然一新,人人爭做師德標兵、育人楷模,湧現出淡培璽、楊露、孫均可等一大批“師德標兵”,王建剛、姚銀秀等爲代表的“名校長”。大石橋鄉孫臺希望小學的方興華、方書典父子榮獲河南省2019年度“最美教師”稱號。

  德育工作的進步有力推動了教學質量的提高,高考成績連年刷新紀錄,2016年一本進線437人,2017年852人,2018年1245人,2019年1590人,淅川一高被清華大學、南開大學授予“優秀生源基地”稱號,幼兒、小學、初中階段基礎教育工作持續穩居南陽市前列。

  通過小手拉大手、大手牽小手,教育一個孩子,影響一個家庭,帶動整個社會,產生了由好校風帶好家風、由好家風帶好民風的蝴蝶效應,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中華傳統美德成爲廣大幹部羣衆的自覺行動。

  全縣每年評選表彰各行各類“最美淅川人”1000餘人次。王克入圍中國好人榜,李進羣榮獲“河南好人”稱號,陸錫芳榮獲“南陽市道德模範”稱號,淅川愛心聯盟榮獲“感動南陽年度人物”稱號等。

  春風化雨,潤澤山川大地。桃李芬芳,迎來滿園春色。淅川縣以德育工作爲突破口,成功實現了校風、家風、民風的崇德向善、文明向上。在德育春風的吹拂下,在“三大文化”教育的浸潤下,淅川在探索以德治縣的道路上必將開出更絢麗的花朵。(全紅偉)

  編輯:馮長順

  審覈:周若愚

  終審:柏伴雪

  責任編輯: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