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之间的惺惺相惜,总是需要点原因的。要么是看眼缘,要么是看性格是否投缘。就像诸葛亮对马谡一见就觉得非常投缘,聊下来更觉得可靠万分,而刘备就没这样的想法。
马谡这个人也确实是有真才实学的。他从小就苦研兵法,对于兵法有自己通透的理解。再者说来,马谡如果没有一点儿真才实学,怎么能够镇住诸葛亮?何况诸葛亮这个人对于用兵打仗并不是非常在行,在军事理论这个方面上他还没有马谡懂行,其实《三国演义》中把诸葛亮神化了,把他演得太过完美无缺,然而事实上他没有那么神通广大。
《三国志》里说马谡擅长拍马屁,所以诸葛亮中意他,然而诸葛亮也并非等闲之辈怎么可能仅会因为一个人善于拍马屁就喜欢他呢?人与人之间的来往除了因为投缘,还会因为互惠互利。这也就是说,你首先要有点儿“东西”,其次要是一个会被对方需要的人。
马谡的长处刚好补了诸葛亮的短处,所以诸葛亮把马谡当做亲儿子对待,他对马谡的感情超过了平常英雄间惺惺相惜的感情。马谡临死前写信表述了对诸葛亮的深情厚谊,说他今生有幸结识诸葛亮,此生无憾。这种情感也是真诚,真挚,感人泪下的。
因为刘备对诸葛亮的托孤使诸葛亮压力倍增,虽然以他的才能能够担当此任,但却仍然会吃力,所以他想要树立在军中的威信就需要马谡的帮助。诸葛亮经常召马谡谈话,一谈就是许久半个夜晚也是常有的事,马谡的军事理论知识补充了诸葛亮的不足,带给诸葛亮很多灵感。因此他在第一次北伐中排除众议推荐马谡担当了先锋。
按理来说,如果马谡可以珍惜此次机会,慎重行事,他一定会立下大功,也会成为蜀国地位仅次于诸葛亮的大将。然而他轻率冒进,过于草率,街亭失败之后,诸葛亮对他失望至极。
为了树立自己在军中的威严,诸葛亮挥泪斩马谡,然后亲自吊孝悲痛万分,善待了他的子女。诸葛亮的这些行为显示着他并不愿斩杀马谡,他虽然看中马谡,但不斩马谡就无法继续树立军中的威信,刘备临终遗言诸葛亮最终也没能遵守。
刘备说了什么呢?刘备说:“马谡言过其实,不可大用。”话虽短,但字字应验,这说明刘备比诸葛亮更具有长远眼光吗?刘备甚至还认为不除马谡会成为蜀国的危害,诸葛亮也没有听信,结果蜀国差点覆灭。
作为一代名君的刘备,他思考问题的方式与角度都与军师诸葛亮大有不同。他更希望政权的稳定,为了维持政权的稳定刘备会提防马良兄弟,会制衡他的兵权。因为本来马良的权力已经很大,如果马谡再被重用,两兄弟的力量过大,会危及刘备的地位。
因此刘备将马谡派作文职,县令,太守。都是叫他去处理一些鸡毛蒜皮的事。而马谡是一个的军事爱好者,他对琐碎的工作既不擅长,也没有什么兴趣,对处理老百姓纠纷之类的事,更是头疼。这就给刘备留下了个中看不中用的印象。
并且刘备每次一提到打仗,马谡就会大讲特讲抒发己见,刘备想,他本职工作完成不好,还爱讲废话,对他印象就更不好了。刘备通常会觉得马谡的理论知识没有派上用场的地方,刘备需要的是诸葛亮这样能为其三分天下的军事谋略大家,而且诸葛亮在处理朝务正事上的能力远远强过马谡,也更比马谡耐心。刘备统治时期马谡始终只能动嘴,没有机会参加实战,这造成了他只会理论,没有实战经验,才会在真正战役中,无所适从。
马谡真的无用吗?其实马谡的无用也是刘备。不加派遣运用造成的。刘备宁愿信任那些没有读过书,但身经百战的武将,也不相信理论上头头是道的马谡。
马谡的不堪用,是刘备的不信任造成的。对于他这样的人才,处在这样的情况下也实在可惜了。而诸葛亮力排众议重用他,却使马谡急于展示自己的能力而草率行事造成重大失败。就这样导致了一个人才的死亡,也确实是令人扼腕叹息。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