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軻刺殺秦王經過幾千年的加工,已經變成大家耳熟能詳的一個英雄的故事。但是荊軻真的當得起英雄這個稱號嗎?那麼今天小編就帶大家來看看,荊軻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英雄”。

口說無憑,我們還在按照歷史記載來說,最早的史書記載荊軻這個人的就是司馬遷的史記,刺客列傳裏面,說他年輕的時候喜好讀書和練劍。大家請注意這裏,僅僅是喜好,而不適說他擅長或者精通,所以這裏用詞是不一樣的,也表明了作者的嚴謹的態度。在戰國時期想要發跡靠什麼?就是靠貴人。荊軻是衛國人,所以他當年不斷的遊說衛元君,給他一個官噹噹,結果衛元君好像知道他是啥人,也就沒有理會他。

就這樣他就有遊手好閒的蕩着,一直到衛國被秦國吞併了以後,還在沒心沒肺的遊歷四方,似乎衛國的滅亡跟他沒有多大的關係。在一次在榆次遊歷的時候,他拜會了當地一個劍術相當不錯的俠士蓋聶,結果呢他到沒有虛心跟人家學習,而是高談闊論。導致蓋聶對於他怒目而視頻,還好荊軻也識趣,感覺到主人對他已經很不滿意了,自己也就立即乘車離開了。由於他不知深淺的班門弄斧,已經顯得非常的輕浮了,還被人家瞪了兩眼就跑,那就顯得更加的懦弱了。當然這樣的尷尬事情還不止一件,由於篇幅的問題,就不一一明說了。

既然荊軻要刺秦王,那作爲一個古代刺客,做出刺殺行動之前都要做點什麼功課呢?首先要了解要刺殺對象的嗜好,行爲習慣,纔好下手啊。還有一個就是要做好不連累他的準備,也就是要斷絕一切的關係網,甚至要把自己的毀容。這個就不得不說一下,聶政這位刺客。

他爲了報殺父之仇,首先了解到仇人韓王喜歡音樂,他就去苦學音樂,而這一去就是整整十年。當他再次出現在韓王的宮門口的時候,那一首的音色可謂練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果然韓王聽後召他入宮,在韓王聽得如此如醉的時候,他出手了,一把匕首離琴而出,刺入了韓王的胸膛。當他完成復仇後,隨即拿起匕首在臉上一頓亂畫,就是爲了連累他人,而毀容自盡。

根據史書燕丹子中的詳述,太子丹可謂對荊軻這位義士貴爲上賓,好喫好喝的斥候着,可以說他想幹啥就幹啥,問題是,荊軻的這些準備除了讓自己得到了享受之外,對於刺殺秦王沒有一點用處。不僅如此,他的失敗還造就了六名義士的性命,連之前都看不起他的蓋聶也招到了株連被殺。他與前人比起來簡直是就是一個天差地別。

之前沒有過多的準備,可能是由於荊軻對於自己的武藝功底有信心呢?事實真的是這樣嗎?

他的敗就敗在了,學藝不精上。當他與秦王圖窮匕見的時候,如果是一個武藝較好的,這樣的機會豈容放過,可他呢,讓秦王輕易就躲開了突襲。接着就開始繞着柱子,你追我趕的跑了起來,作爲秦王平時應該是屬於鍛鍊,作爲一個刺客不管是在腳力上及體力上都要秦王強吧,可事實是,他竟然沒有追上。沒有追上就算了,還被御醫藥包砸得夠嗆。

最後等秦王緩過神來,拔劍相對的時候,他又沒有辦法辦法踢飛秦王的手中的劍。反倒自己被秦王連劈了好幾劍。由此可見他的武藝的確是非常一般,就在最後一個機會,只要他投出匕首,不要說刺中秦王,哪怕劃破了皮膚,中國的歷史就要改寫了。可是這些一切都沒有發生,匕首直接投中的柱子。其種種以上的表現,那是一個合格的刺客,最多算一個勇士。

所以,我們認真仔細分析,荊軻其人的時候,我們會發現這個歷史上,小說中,著名的刺客也不過是一個志大才疏的浪蕩子,他之所以能夠名垂千古,恐怕也只是因緣巧合被推到了歷史的三岔口上了吧。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