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黑臉”醫生胡衛鋒的最後一個多月:轉普通病房前突發腦出血)

4月22日上午,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同濟醫院中法新城院區ICU內,胡衛鋒正在接受治療。 澎湃新聞 趙思維 資料

“黑臉”醫生胡衛鋒還是走了。

感染新冠肺炎後,42歲的他接受治療4個多月。治療過程中,他和同是武漢市中心醫院醫生的易凡都曾面容變黑,兩人的病情備受公衆關心。

而今,易凡已於5月6日康復出院,胡衛鋒則未能挺過去。

希望一度出現。據央視新聞報道,3月14日,胡衛鋒病情曾明顯好轉,並在22日撤下ECMO;4月11日,他已經拔除了氣管切開套管,能夠正常講話。

意外則讓人猝不及防。4月22日上午,澎湃新聞記者曾隨同當時胡衛鋒的主治醫生一道進入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同濟醫院中法新城院區的ICU,記錄下胡衛鋒醫生當時的狀態。然而,當天晚上,本已病情平穩的胡衛鋒突發“腦出血”,醫院緊急搶救,直至6月2日不幸發生。

6月2日上午,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從武漢市中心醫院醫務人員等知情人士處獲悉,胡衛鋒4月22日出現腦出血狀況後,“搶救了一個多月”,終因病情加重醫治無效離世。

胡衛鋒醫生於1月16日出現發燒、全身乏力的症狀,1月17日住院,隨後被確診感染新冠肺炎並在武漢市中心醫院治療。2月7日,他轉入武漢市肺科醫院ICU病房並施行ECMO(人工肺),3月3日,轉院到同濟醫院中法新城院區治療。

4月22日這一天,中法新城院區的ICU內尚有10名患者,其中器官插管2人,上有創呼吸機的9人(19牀同時上有呼吸機並插管)。這10人均“核酸雙陰”,擺脫了新冠病毒,但前期病毒對身體已經造成了衝擊。用胡衛鋒的主治醫生、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同濟醫院重症醫學科副主任醫師冉曉的話說,就是“千瘡百孔”,後續仍需要多學科團隊對患者繼續做器官功能支持、給予營養支持、預防和控制長期住院治療產生的繼發感染問題等。

42歲的胡衛鋒便是其中這10人之一。

胡衛鋒是5牀,由於整個病區患者已不多,病房內只安置了他一個人的病牀。當天上午的治療信息顯示,他留置胃管,給予腸內營養、MDR(多重耐藥菌)。

見到有醫護查房,胡衛鋒睜開了緊閉的雙眼,緩緩側過頭看向來人。值班的管牀護士說,由於治療起來身體痛感明顯,大部分時間胡衛鋒都是閉着眼睛,皺着眉頭,眉宇間形成個“川”字。

由於需要長時間控制繼發感染,治療團隊給他使用了多粘菌素B等藥物,在持續使用這種藥物後,他的頭面部、頸部及四肢出現了色素沉着,面容變黑,成了“黑臉”。

“自己感覺怎麼樣,精神狀態?”冉曉問。

“睡不着,口乾,不停地喝水。”胡衛鋒緩緩說。

“屁股痛,渾身燥熱的感覺有嘛?” 冉曉問。

“沒有”。 胡衛鋒說。

“一定要有信心,手上的顏色都恢復了,臉色我覺得也稍微好點了。”冉曉邊詢問情況,邊握着胡衛鋒的手,兩次豎起大拇指,鼓勵他要有信心。

“剛剛脫離呼吸機沒多久,用藥比較謹慎。”冉曉向既是患者,又是”同行“的胡衛鋒解釋。

見到值班的管牀護士來給他取下測心率的心率夾,胡衛鋒指着胳膊關節處說“血管特別疼”。護士安慰他是正常反應,中午會給他做康復鍛鍊。

4月22日上午11時許,澎湃新聞參加了由同濟醫院中法新城院區院方和國家衛健委高級別專家組成員、北京協和醫院內科ICU主任杜斌等援漢重症醫學專家參與的病例討論會。在會上,專家們在對胡衛鋒當時的病情和用藥情況分析後,建議將已經病情穩定的胡衛鋒從ICU轉出,轉向另一位已經好轉的“黑臉”醫生易凡所在的普通病房。“(轉出來)心理上也會好一些。”其中一位醫生說到。

但還沒來得及轉出,胡衛鋒在22日當晚突發“腦出血”。

“多次出現腦出血。”一位權威人士告訴澎湃新聞,22日晚,胡衛鋒出現腦出血狀況後,醫護人員對其進行緊急搶救。在此後的一個多月時間裏,胡衛鋒“情況都很不好,出血量很大、很嚴重,加上本身身體條件就比較差,經不起這樣折騰。”

這位權威人士說,最後一個多月裏,胡衛鋒一直處於“神志不清”的狀態,更無法發出聲音。“前幾天,醫院已經把胡衛鋒的病情告知家屬。這一個多月以來,我們已經近了非常大的努力。”

6月2日上午,胡衛鋒家屬、武漢市中心醫院的領導同事等來到同濟醫院中法新城院區,交接善後工作。

在胡衛鋒之前,武漢市中心醫院已有眼科醫生李文亮、主任醫師梅仲明、甲狀腺乳腺外科主任醫師江學慶、眼科副主任醫師朱和平4名醫生,以及該院倫理委員會成員劉勵因感染新冠肺炎去世。

“我好像大海中的一葉小舟,隨時可能被淹沒。”胡衛鋒去世後,武漢市中心醫院急診科主任艾芬在朋友圈發文回憶,胡衛鋒生前曾對周圍人如是說。

相關推薦
  • "黑臉"確診醫生胡衛鋒搶救無效離世 病情曾一度好轉
  • 救治"黑臉"醫生的醫療隊隊長:於公於私都特想救他們
  • 痛惜!那位“黑臉醫生”胡衛鋒還是走了……
李曦 本文來源:澎湃新聞 責任編輯:李曦_NN2587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