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而如果這時候他們還是喜歡跟在父母身邊,那說明他們遭到了冷落或者孤立,內心缺乏安全感,需要爸爸媽媽給孩子們安全感。很多家長都有這種體會,有的孩子在很小的時候,對誰抱自己都沒有太大的牴觸情緒,而長到兩歲左右的時候,就會對父母表現的十分依賴,不願意和陌生人對話交流,甚至看到不認識、不熟悉的人就會往爸爸媽媽的身邊躲,表現得十分膽怯。

如果孩子有這些行爲習慣,那麼說明孩子的內心可能缺乏安全感

兒童心理學總是包含着無數的可能性。成年人從不瞭解孩子的思想和活動。他們的心理以及他們的大腦思考和操作不能用成年人的思維來解釋。有些成年人覺得平凡的東西很少見,但有些噩夢卻讓人難以回憶。但是,只要大人發現自己的孩子有這樣的習慣,就意味着他們非常害怕,缺乏安全感。他們不喜歡這種情況,需要成年人給他們更多的安全感。讓我們看看這四種行爲是什麼。

一、洗頭恐懼

帶過孩子的家長都知道,給孩子洗頭跟理髮是兩件比較令人頭痛的事情,因爲孩子對這兩件事都是極其不配合的,需要大人們威逼利誘,有時候甚至是言詞嚴厲的命令。那麼,孩子因爲何不喜歡甚至恐懼洗頭呢?那是因爲孩子在洗頭時,姿勢一般都是頭部向下,而這樣的姿勢會讓他們感到很難受,而且有時洗髮液和清洗水會流淌到耳朵或者眼睛裏,這樣更加加重了他們的不適感,所以他們自然就會排斥洗頭。

二、睡覺不關燈

有的家長會發現,孩子明明已經睡着了,但是燈還沒有關,一些家長就會把孩子房間的燈關掉,但是如果孩子夜裏醒來,還是會把燈打開再繼續睡覺,如果是醒着的時候讓他們關燈睡覺,他們就會激烈的反抗。這是因爲孩子對黑暗的環境有一種莫名的恐懼,家長可以準備一個弱光的小燈,這樣既可以幫助孩子睡眠,也不至於浪費電。

三、不敢與生人交談

很多家長都有這種體會,有的孩子在很小的時候,對誰抱自己都沒有太大的牴觸情緒,而長到兩歲左右的時候,就會對父母表現的十分依賴,不願意和陌生人對話交流,甚至看到不認識、不熟悉的人就會往爸爸媽媽的身邊躲,表現得十分膽怯。其實這是一種正常的保護意識,因爲這種意識只有等孩子兩歲的時候纔會開始慢慢形成,所以表現出來就是他會很害怕見到陌生人,其實也是一種內心缺少安全的表現。

四、糾纏大人

其實孩子們在小時候對大人是十分依賴的,大人到哪兒他們到哪兒,只是過了三歲之後,他們開始自己交際,就不會再對大人十分依賴了。而如果這時候他們還是喜歡跟在父母身邊,那說明他們遭到了冷落或者孤立,內心缺乏安全感,需要爸爸媽媽給孩子們安全感。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