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如果我們每次教育孩子的時候,都是大吼大叫,久而久之,孩子就會習慣這樣的“教育”方式,再想要孩子接受你心平氣和的教育就非常的難了。從點點滴滴出發,關注孩子小小的進步,並予以肯定,不管我們用何種教育方式,我們都應注意保護孩子的自尊心。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你是否對孩子有過大吼大叫,亦或者是常常對孩子大吼大叫。你確信這樣的教育方式是正確的嗎?這樣的方式是有效果的嗎?

通過多年的打拼,田先生在當地也算是小有名氣的老闆,但是由於自己沒有什麼文化,所以總被人叫做是土老闆。所以他對兒子的期望非常的高,希望兒子將來是一個有高學歷的生意人。同時他也對兒子的品格培養非常的重視。他也一直堅信,做人比做生意更加的重要。

田先生的兒子今年剛滿五週歲,喜歡一個人在房間玩耍,大人和他說話,他就當聽不見,還是自顧自的玩耍,田先生認爲這是非常沒有禮貌的行爲。而懂禮貌也要從小開始培養。

每當兒子對他說的話充耳不聞的時候,他就非常的生氣,擺出一副怒不可遏的態度,對着孩子一通吼。他要非常大的聲音告訴兒子,大人說話的時候,你要回應。但是孩子對他的吼叫完全不在意,相反還會和他一番哭鬧。完事後,該怎麼樣還怎麼樣,大人說話他已然充耳不聞。

這樣的事情發生一次,田先生就吼叫一次,但是每次都是以失敗告終。難道田先生的教育方式有問題?

對,沒錯,田先生的教育方式確實有問題。從這個小故事中我們知道,想要正確的糾正孩子的錯誤,用大吼大叫的方式是沒有什麼用處的。雖然大吼大叫可以暫時的起到鎮壓作用,但最終只能證明總用大吼大叫教育孩子的父母是無能的。

批評孩注意自己的態度

不同的聲調會收到不同的反饋,家長在批評孩子的時候,要注意自己的聲調,心平氣和,聲音低一點,聲調平和一點,孩子接受起來更加的容易。首先平和的聲調能讓你自己理智一些,不至於情緒激動。孩子也不會那麼的牴觸。這樣才能順利的溝通,才能順利的達成教育目的。

與孩子平等交流

父母教育孩子時,常常在孩子面前大聲喊叫,以示尊嚴。如果他們想讓他們的孩子明白你是他們的父母,你需要聽我的。但當你屈尊於孩子時,你有沒有想過孩子的自尊。我們不妨試着和孩子們平等交流,用心交談。理性是理解的基礎,情感是情感的基礎。當我們平等地與孩子溝通時,孩子們也會從心底被感動。

如果我們每次教育孩子的時候,都是大吼大叫,久而久之,孩子就會習慣這樣的“教育”方式,再想要孩子接受你心平氣和的教育就非常的難了。當他形成習慣後,不管你說的什麼,在孩子那裏都將會是耳旁風。

當你認爲大吼大叫沒有用的時候,你就會更加的生氣,將大吼大叫升級爲大打出手。我相信這絕不是你想要的教育方式。聲音大不代表有效,反而會讓孩子對你產生反感。甚至會讓你自己變成一個沒有“教養”的人。

教育孩子是一場長久之戰,我們要將眼光放長遠。從點點滴滴出發,關注孩子小小的進步,並予以肯定,不管我們用何種教育方式,我們都應注意保護孩子的自尊心。只有孩子的自尊心得到了滿足,他才能比較容易的接受你給出的意見。你的教育才會有意義。而不是一通大吼大叫,最後去證明你的無能。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