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社會科學學院和李光前醫學院Gianluca Esposito教授參與的一項研究表明,在陪伴孩子時,配偶雙方同時存在會改變彼此的大腦活動

爲了阻斷新冠肺炎的傳播,許多人都被要求待在家中。整個家庭長時間待在一起可能會產生巨大的壓力,而當家中有一個不聽話的孩子時,父母更是容易燃起無名的怒火。此時,這項關於父母大腦活動的研究,或許可以幫助人們維持和諧的家庭氛圍。

研究人員分析了來自新加坡的24對夫妻的大腦對來自嬰兒的刺激(如哭泣)的反應,如何隨兩人一起或單獨陪伴嬰兒而改變。

他們發現,當配偶在一起時,大腦對刺激的反應比分開時表現出更高的相似性。而且,團隊僅在夫妻中發現了這種效應,而在隨機匹配的研究參與者中則沒有發現這種現象。

研究人員監測的大腦區域是額葉前皮層,它與複雜的行爲和情緒狀態有關。當在兩個人的大腦相同區域中觀察到相似的大腦活動(即更高的同步性)時,表明兩者都高度協調了彼此的情感和行爲。

額葉前皮層, 來源:The science of psychotherapy

這項研究的資深作者,南洋理工大學社會科學學院和李光前醫學院聯合任命的副教授Gianluca Esposito 說:“我們的研究表明,當配偶在一起時,他們對孩子的注意力和管理的同步性會更高。

“由於父母的大腦反應可能會受到配偶在場的影響,因此, 配偶同時陪伴孩子的時間不足時,可能會使他們更難理解彼此的觀點,並且協調能力下降。從長遠來看,這可能會損害父母對孩子的教育的質量。”

Esposito副教授還領導着南大的社會和情感神經科學實驗室(SAN-Lab),他說在陪伴孩子的同時花更多的時間似乎是“浪費時間”。但是,這其實可能會幫助夫妻倆更好的教育孩子。

“這一發現對於在這個“斷路器”時期在家工作的父母特別有用,因爲作爲社會疏散措施的一部分,人們在家裏度過了更多的時間。家庭成員們長時間在一起可能會產生壓力,但父母可以在這段時間一起照顧孩子來了解彼此的行爲和情感。”

這項研究是南洋理工大學與美國國家兒童健康與人類發展研究所和意大利特倫託大學的研究人員合作完成的,並於2020年5月發表在《自然科學報告》上。

來源:NTU官網

研究人員使用了functional Near-infrared Spectroscopy(fNIRS),一種非侵入性的光學成像技術。這種技術可以根據大腦中血液氧含量來測量大腦信號。

fNIRS, 來源:ResearchGate

在實驗之前,夫妻倆都會回答一份衡量母親和父親平時照顧孩子的情況的問卷。然後,夫妻倆在一起(在同一房間,同一時間)或分開(在不同時間,在不同房間)暴露於嬰兒和成人的笑聲和哭泣聲中,或處於安靜的環境。

該論文的第一作者,SAN-Lab的NTU博士Atiqah Azhari女士說:“我們的研究進一步證明了父母任何一方的大腦是如何被配偶的存在所影響的。

爲了確定同步性對夫婦或孩子的益處或不利,未來的研究應探討在積極和消極的情緒情況下的同步性如何直接影響協調的照護行爲。”

該論文的第一作者,南大SAN-Lab項目負責人 Mengyu Lim 女士說: “這項研究的結果可能會給那些面臨育兒壓力的人以鼓勵,我們不應該將育兒視爲一種壓力,而是與配偶共同的責任。共同育兒需要積極的合作,溝通及信任。”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