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一般皇帝即位,多疑者都會將身邊有威脅的人處理乾淨,但這永琰卻沒有殺掉皇位威脅者——自己的弟弟。乾隆十六年的時候,我們翻翻歷史書就能看到一件大事,那就是永琰順利成爲皇太子,並在這之後一年,又順利登上帝位,封爲“嘉慶帝”,這永璘簡直就是躺贏,什麼都不用做就成爲了身份高貴的“皇弟”。

說到乾隆,相信大多數人的印象就是這是個好皇帝。至少他真真切切地爲百姓謀了福利。在早年間,他對手下的官員們都是比較嚴厲的,但對百姓卻是十分寬容。一是注重賑災,二是減免賦稅最多。而且,他也是個勤奮的主,可以說很少能看到他偷懶的時候。

在位期間,乾隆減輕百姓負擔,並大力發展農業,使得當時的中國人口不斷增加,最高的時候達到了三億之多。要他最大的功績,那應該是就是平定準噶爾和大小和卓,並將新疆收入麾下。

或許是因爲他勤政吧,老天讓這個皇帝活到了差不多九十歲,成爲了中國歷史上的名帝。當然他也是有衆多的嬪妃,那自然兒子也不少,總共有十七位。下面我們要講的,就是他這最小的兒子——愛新覺羅·永璘。是否越小越受寵?最後這皇子的命運又是如何?我們且分析分析。

手足之間——和永琰的關係:“明哲保身”,倒也處得還不錯

我們常常看到在宮廷劇中,手足相殘是最爲常見的橋段。在這深宮之中,難道當真沒有兄弟情誼嗎?自然不是,電視劇很多隻是爲了更具看點纔將情節設置得複雜。在永琰和永璘,他們是手足,是有着至親的血液關聯在的。他們二人都是令妃所生,乃同父同母的親手足。

永璘的哥哥永琰,是個很有才華的人,從小就天資聰穎,最後竟能從多位哥哥中脫穎而出,成功登上太子寶座。當然,這不能說只是運氣或者天賦使然,更多的是永琰自己積極努力的原因。爲奪太子寶座,他也付出了不少的心血。幸運的是最後他成功了。

而同一個孃胎裏出生的弟弟永璘就沒有哥哥的這種野心了。在哥哥們爲了權力,爲了利益勾心鬥角的時候,他顯得很淡定,因爲他從來不想當什麼皇帝,他想要的生活,是自由的,而不是皇帝那種被束縛的生活,那會讓他覺得喘不過氣。

他的這種態度,在現如今我們的眼中或許是好的,但在當時來說,他就像是一個爛泥,永遠扶不上牆的那種。人們覺得他不上進,不成器,卻看不清他真正所想。

雖然身爲皇帝身邊最小孩子的永璘,是備受寵愛的,也是備受器重的,但他從未有過要跟哥哥們搶的念頭,永遠保持一種不爭不搶的態度,其實這其中倒有些明哲保身的感覺。

也或許是他不具有什麼大的威脅性,所以哥哥們對這個弟弟也是較爲友好,身爲同個孃胎的哥哥永琰更是寵信有加。說不定那些因爲爭奪權力而丟掉性命的其他皇子,也在想着過永璘的生活呢,至少無拘無束,自由自在。

父子之間——乾隆對其關愛有加,至少保證他一輩子不愁喫喝

無論皇帝做得有多好,也總有要老去的時候,乾隆也是如此,況且,他的“家產”那麼巨大,若是不好好分配,可有得好受的。於是在乾隆五十四年的時候,乾隆對他的兒子們進行了“分府”。根據功績和表現,永琰被授予嘉親王的稱號,而弟弟永璘則掛了個貝勒的頭銜。

除此之外,這永璘還額外受到了恩賜,就是多擁有了一個當鋪。這是乾隆對這個小兒子的關愛體現,以爲永璘在世人眼中永遠都是一副不成器的樣子,給他一間值錢的當鋪,是爲了保證這個兒子的日常生活

“可憐天下父母心”,乾隆對兒子的關心和疼愛由此可見。或許這也是乾隆作爲一個父親想要給兒子的特殊的愛吧。這一間當鋪,並不會引起其他哥哥的嫉妒,因爲當時的清朝還算富饒,這小小當鋪根本不值一提。但是於永璘而言,那是個不錯的經濟來源,甚至可以爲他後續花天酒地做足保障。要知道,這小小當鋪在當時可是實值四萬八千兩啊。這樣的分配正合永璘的心意。

在分府完成之後,我們可以看到,永璘永琰兩兄弟是最滿意的。畢竟權在哥哥手中,而財在弟弟手中。

朝局關係——永琰即位後,並沒有殺掉“威脅者”永璘,反而對其十分好

乾隆十六年的時候,我們翻翻歷史書就能看到一件大事,那就是永琰順利成爲皇太子,並在這之後一年,又順利登上帝位,封爲“嘉慶帝”,這永璘簡直就是躺贏,什麼都不用做就成爲了身份高貴的“皇弟”。

一般皇帝即位,多疑者都會將身邊有威脅的人處理乾淨,但這永琰卻沒有殺掉皇位威脅者——自己的弟弟。由此可見兩人關係很好,且永琰並不認爲永璘會對其有什麼威脅。對於永璘來說,自己關係好的親哥哥登上了皇位,那是自然十分高興的。正所謂一人得道雞犬升天,自己的身份也得到了提高。

他們兩人的關係從後面的歷史中我們也能看出一二。在歷史記錄中,永琰即位後,對這個親弟弟十分友好,即使永璘多次犯了錯,一般也只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在整個記錄中,永琰也只罰了這個弟弟兩次,而且都是小小的懲罰,無關痛癢。

第一次處罰是因爲永璘不報告皇帝,擅自爲自己的養母祝壽,此乃犯了大不敬。在當時觸犯龍顏可是很嚴重的,但永琰只是小小懲罰了一下,就命永璘退出乾清宮,但卻沒有趕他出內廷。第二次也差不多。就是奏事直接將走着交給太監,這跟當時的體制不符,應該就是觸犯了某條法律,也只是被罰了俸祿而已。

永璘對於永琰來說,不僅僅是親弟弟,也是心腹。從扇面的處罰也可以看出,永琰無意去“清理”永璘,一直都當他是自己的兄弟一般的存在。在這種朝局之下,永璘也還是活得比較自在的。

拿受寵貪官和珅來說:交集不多,永琰卻間接“繼承”了和珅的財富

講到和珅相信大家都很熟悉,那不就是一個大貪官嗎,跟永璘有什麼關係。確實,兩人倒是沒什麼關係,但是陰差陽錯,永璘卻間接“繼承”了這位大貪官留下的財產。這要從這乾隆皇帝那個時候說起。

和珅雖說是個貪官,但他也十分會賺錢,有一定的經濟頭腦。乾隆爲了幫助永琰順利即位,將和珅這個搖錢樹交給了他。貪的多,那如果將這個人給處置了,和珅所剩下的財產不就屬於皇帝的了嗎?這一招實在是高。所以很快,嘉慶上位後,就到了變現的時候了,隨便找個和珅的把柄就能誅殺這個人。但這和珅還留下了一座豪宅呢這要怎麼處置呢?

嘉慶皇帝思來想去,最後決定將這個府邸送給了自己的親弟弟永璘。不僅如此,還把和珅貪污得來的一半錢財都給了永璘。一個哥哥對弟弟的寵愛由此可見。哥哥對弟弟仁至義盡,而弟弟也從未背叛過自己的哥哥,這樣的兄弟情誼在皇宮之中確實很難見到,但卻在永璘和永琰身上看到了。

後來,因爲永璘本就放縱自己,很快他也爲此付出了代價。嘉慶二十五年,永璘病重。嘉慶皇帝聽到這,不僅親自看望,還將永璘的職位升了升,爲親王,永璘死後,給他諡號爲僖。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