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擁有漫長的封建歷史,自秦朝統一六國,到末代皇帝溥儀退位,兩千餘年的封建時代中先後出現過494位帝王。在這些皇帝之中,最負盛名之一的恐怕就是始皇帝嬴政了。

衆所周知,秦始皇年少即位,勵精圖治,先後打敗韓、魏、趙等國,最終統一六國。在他的治下,歷史上第一個中央集權制國家建立起來,各民族開始大融合。這位歷史的開創者,有北擊匈奴、南伐南越、修建長城等不世之功;也有焚書坑儒、大興土木、制定殘酷刑罰等令人詬病的事實。無論功過如何,秦始皇確實有十分複雜的一面,然而由於他殘暴的統治方式,使他成爲那個時代的暴君。

▲秦始皇劇照

就在世人紛紛將秦始皇看作是暴君的典型代表時,我國山東地區發現了一塊秦朝刻字石碑,這將秦始皇最真實的一面展示了出來。在該石碑上所刻着的447個字更是令人驚訝,許多西方歷史學家在得知石碑上的內容後,都紛紛大喊:“我們需要秦始皇!”即使是秦朝時期的石刻,也不至於有如此巨大的後世影響力,石碑上究竟鐫刻的是何種內容,讓西方專家們都大爲感慨呢?原來,在山東出土的秦朝石碑,就是1921年問世的琅琊石刻。據相關史料記載,秦始皇在統一六國後,多次外出巡視,想要看盡廣闊無垠的大秦帝國,他先後登上琅邪臺、嶧山、東觀、泰山、碣石等地,並在這裏留下許多記錄秦朝功績的刻石。

▲琅琊石刻拓本近照

斗轉星移,歲月變遷,由於朝代更迭及年代久遠等諸多原因,秦王朝當年所留下的刻石,現今十分罕見。即使偶爾發現一塊,已是在歷史的進程中損壞殆盡的,幾乎沒有太大的文物價值。發現秦朝刻石,成爲歷代考古學者、文化專家們殷切所盼的想法,然而距今日久,我國發現帶有文字的刻石,僅有琅琊刻石和泰山刻石。由於泰山刻石在兩千餘年裏遭受風化,如今只遺存下了十個字,但即使是僅有十字的殘史,泰山刻石依然有極高的藝術價值。然而,想要更好的研究秦朝歷史,保存完整性更高,字數更多的琅琊刻石更加受到專家們的關注。

▲秦泰山刻石故宮拓本

?經過對該刻石的一系列科學檢測與分析,考古專家們在上面一共發現了447個字,這對秦史的研究無疑有巨大作用。考古學家們對刻石上的文字進行仔細覽閱,發現上面記載的就是秦始皇統一天下後,頒佈郡縣制和制定統一律法的相關內容。這從根本上證實了秦始皇確實是一位文治武功都有輝煌成就的帝王,也確切說明了秦始皇對封建王朝的體質以及社會的穩定性所做出的巨大貢獻。在碑文的後半部分,還有關於秦始皇統一度量衡的相關記載,所載內容之豐富,極爲珍貴。

▲焚書坑儒繪畫還原

從碑文內容上來分析,秦始皇書同文、車同軌的執政措施是毋庸置疑的,他對歷史所做出的積極貢獻也是毋庸置疑的。實際上,秦始皇爲後世所詬病,使其成爲暴君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他當年焚書坑儒,殺害許多無辜讀書人。其實仔細回顧這段歷史,秦始皇所殺害的根本不是信奉孔子的文人,而是曾欺騙過他的方士。秦始皇因其個人性格,在執政方式上確實會有一些果斷,暴虐的成分存在,但不可否認的是,他和他所創建的封建王朝中央集權制度一直影響中國兩千餘年,歷朝歷代從未改變過該制度。

▲秦始皇畫像

許多西方歷史學家認爲,秦始皇是一個偉大的皇帝,他不僅建立了統一的大國,更開創了沿用千年之久的政治體制。秦始皇之後的中國,在數個世紀裏都是世界上最繁華和強盛的國家。人無完人,擁有傑出才能的秦始皇並不代表他的人生也是完美的,由於他在位時期,社會上出現的各種負面影響,這位始皇帝的錯誤被無限放大。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