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林达眼中,路遥是一个心中只有文学,没有正常生活的人。后来他的养母回忆说:“路遥上大学是林达供的,林达是北京人,家庭条件好。

  路遥在人生最低谷的时候,认识了同为知青的林达,也成了他生命中最重要的女人。

  林达出身在北京一个知识分子家庭,才华横溢又知书达理。

  而且家境条件要比路遥好多了,两人的缘分也从这里悄然开始。

  在相处的过程中,林达被路遥的才气深深吸引,路遥则对温婉聪慧的林达充满了爱慕。

  相互欣赏的两人,最终步入了爱河,相伴相爱。

  林达的出现,确实改变了路遥的人生轨迹,甚至让他看见了光明的未来。

  1973年,路遥进入了延安大学中文系读书,圆了自己的大学梦。

  而林达不仅与他书信传情,还成了路遥上大学的资助者。

  林达为了支持路遥上大学,工资的一大半都用来给他上学。

  当时林达每个月只拿38元的最低工资,自己只留一点基本日常开销,其余全都给了路遥。

  后来他的养母回忆说:“路遥上大学是林达供的,林达是北京人,家庭条件好!”

  这份恩情与爱意,也让路遥铭记了一生,也决定非她不娶。

  后来有人问路遥,为何不去娶一个当地女子成婚?

  路遥说:“哪一个本地女子有能力供我上大学?不上大学怎么出去?就这样一辈子在农村沤着吗?”

  1978年,在一片祝福声中,路遥和林达如愿步入了婚姻殿堂。

  路遥娶了林达,让朋友和老乡极其羡慕,认为这是路遥最值得骄傲的事。

  而林达更是满心憧憬着两人结婚后的诗意生活,幸福洋溢脸上。

  但现实总会与理想相差甚远,两人结婚后的日子也难逃世俗的羁绊。

  两人的婚姻,最终还是以分散告终。

  结婚一年后,幸福的两人就有了爱的结晶,女儿路茗茗出生。

  女儿的出生让两人对未来生活给予了无限希望,但同时也让这段婚姻出现了危机。

  结婚后,路遥一心扑在写作中,家中所有的大小事情几乎都是林达一人操心。

  而且家庭的开销,基本都要靠林达做编辑工作赚的钱来维持。

  一个充满了满腔的理想主义,一个则被现实压的没了激情。

  两人的婚姻矛盾,也就此彻底展开。

  我们知道,路遥的一生都在用生命写作,也让他完全脱离了正常的家庭生活。

  可以说,为了文学,路遥既“牺牲”了自己,也“牺牲”了妻子林达。

  完全醉心于写作的路遥,从中午开始就一头扎进工作室,有时候连晚饭都不吃。

  而且为了保持创作灵感,经常会熬夜到三四点才休息。

  然后一觉睡到第二天中午起床继续写作,过着黑白颠倒的不规律生活。

  就像他在《早晨从中午开始》中所写的一般:

  “写作整个地进入狂热状态,身体几乎不存在,生命似乎就是一种纯粹的精神形式,日常生活变为机器人性质!”

  这样没日没夜发疯式的写作生活,让妻子林达感受到了一种无奈和脆弱。

  因为路遥忽略了家庭,更忽略了自己。

  结婚前,林达崇拜和欣赏路遥的才华,结婚后因为家庭而开始厌倦路遥的写作。

  再加上女儿的出生,林达的家庭重担与日俱增,变得心力憔悴。

  林达除了每天正常上班,回家后还要照顾女儿,操持家务。

  有时候林达早上起来开始忙碌,路遥还躺在床上呼呼大睡。

  而且她不在家时,不会做饭的路遥就会随便对付一下肚子,甚至会去邻居家蹭饭。

  在林达眼中,路遥是一个心中只有文学,没有正常生活的人。

  除了无心照顾家庭,路遥花钱也相当大方。

  必须吸好烟,喝好咖啡。

  路遥对于女儿也是宠爱到了极点,曾为了给她买西餐跑遍全城,最后花60块钱买了两块三明治。

  而那时他的工资也不过100块钱,成了十足的“宠女狂魔”。

  夫妻俩的生活状态对立久了,林达觉得自己已经撑不下去,也不再对婚姻抱有任何期望。

  而且两人的交流也越来越少,感情疏远,话题变少。

  只有一方苦苦支撑的婚姻,终究是不会长久。

  这场婚姻危机到了一触即破的境地,摇摇欲坠。

  林达本身也是一个有自己思想的新时代女性,看不到正常生活希望的她不愿再将就下去。

  面对这个名存实亡的婚姻,林达曾向路遥多次提出离婚,但都被拒绝了。

  因为,路遥此时正在潜心创作自己的旷世巨作《平凡的世界》,对离婚之事根本漠不关心。

  而且路遥觉得两人已经凑合十几年,为什么不能继续下去?

  所以那时候,也经常会有人劝说林达不要离婚。

  林达说:“你们都说我不好,你们谁知道我这些年是怎么过来的,谁替我想过?”

  林达提出离婚的事情,也彻底导致两人关系出现了裂痕,彼此变得熟悉又陌生。

  为了完成《平凡的世界》,路遥耗尽了毕生心血。

  他是以时间、金钱、家庭幸福为代价换来的,甚至为之奉献了自己的生命。

  《平凡的世界》从1982年开始,一直写到1989年5月第三部结束。

  这部百万字的长篇巨著,路遥整整耗费了7年时间,全靠生命和意志在支撑着。

  写这本书的时候,路遥喝了上百副中药来调理身体,但病根已经彻底落下。

  对于这一切变化,林达依然不改离婚的决心,心如铁石。

  1992年,路遥彻底病倒,住进了医院治疗。

  本来打算直接离婚的林达特意嘱咐航宇说:

  “如果病情严重就赶紧回西安治疗,他这个人死要面子活受罪!”

  从这件事可以看出,林达内心还是牵挂着路遥的。

  在路遥病重期间,林达总共去医院看望了他两次,最后一次送来了一份离婚协议。

  面对林达的离婚决心,病重的路遥不再选择逃避和拒绝。

  在病榻上,奄奄一息的路遥含泪签下了离婚协议,结婚了长达14年的纠缠婚姻。

  签完离婚协议之后,林达就离开了西安,去了北京上班。

  至此之后,两人姻缘结束,分道扬镳。

  那一年,女儿才13岁,成了一个在失败婚姻中无辜受伤的孩子。

  离婚后,林达将女儿和自己的户口迁到北京,还把女儿的名字从路远改成了路茗茗。

  两人离婚3个月后,路遥的人生便落下了帷幕。

  1992年11月17日上午8时20分,路遥因肝硬化腹水医治无效在西安逝世,年仅42岁。

  对于路遥的突然离世,林达深感震惊,因为噩耗来的猝不及防。

  在路遥的葬礼上,13岁的女儿路茗茗悲痛欲绝,让人唏嘘。

  林达也匆忙从北京赶回来参加路遥的葬礼,并且献上了一个挽联:

  “路遥,倘若你灵魂有知,能否听听我们的哀诉?”

  而3个月前与病重的路遥离婚,让林达瞬间成了众矢之的,被指责冷漠无情。

  但后来路遥的弟弟说:

  “1992年初,我嫂子林达正式提出了和路遥协议离婚,对此,我无话可说,我也十分理解林达,她不知提出多少次要离婚了!在这一点上,我一点也不恨林达。”

  相比较他人的理解,女儿对于母亲林达的绝情离婚,开始心有怨恨。

  林达在离婚前曾在一份信中这样写道:

  这块土地给予我的苦痛和伤害远远超过它给予我的关切,我已无留意,心如止水。

  我过好的估计了对方,以致于我目前身陷进退维谷的两难之境,我别无选择,只有对家人先斩后奏地不辞而别。

  而路遥在临终前曾说了这样一句话来感谢林达:

  “婆姨很关键,一个人的人生事业成败和婆姨的好坏有很大的关系。”

  所以,在外界看来林达似乎很是绝情,但她为路遥付出的心血远远超乎我们想象。

  但离婚的事情,终究还是令世人对她一直颇有微词,甚至是自己的女儿。

  后来林达在北京再婚嫁给了一位教授,过着平静如水的生活。

  没想到,长大成人的女儿,第一件事就与母亲林达对簿公堂,针锋相对。

  路遥在临终前,曾将自己的著作权留给了女儿和林达两个人共同继承。

  2004年8月,女儿路茗茗因为版权问题将母亲和出版社一起告上了法庭。

  原因是,她觉得出版社没有经过她的允许擅自出版了父亲的书。

  而自己的母亲林达没有经过她的同意,私自和出版社签订合同,双方都侵犯了自己的著作权。

  而且一心想要维护父亲声誉的路茗茗,也已经完全不在乎母亲的感受。

  不过,法院最终驳回了路茗茗的诉讼请求。

  不甘心的路茗茗,选择继续上诉,整整历经了3年之久,可结果还是以失败告终。

  后来因为亲情原因,双方私下达成一个协议,将路遥所有的版权,都归于女儿路茗茗的名下。

  由于这场官司,路茗茗也因此遭到了一些流言蜚语。

  但她不在乎也不畏惧,因为她觉得这是对父亲爱的报答。

  此后的路,路茗茗也一直在维护父亲的路上坚持着,奔波着。

  人生从来没有完美的世界,只有平凡的得失与枷锁。

  路遥将自己的一生都奉献给了文学事业,但也因此失去了人生的家庭幸福。

  但他在书中留给世人的精神财富,却超越了平凡的世界,永放光芒。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