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坛的荒诞与恶俗,作品本身说不了话,作品再好,没有事件加持,仍然出不来。而所谓的事件加持,在女作家一定是一脱了之,在男作家一定是一死了之

中国上世纪文坛,很多作家生前享受到的名誉远不如死后得到的名气大,路遥如此,王小波更是如此。

相比而言,王小波更加凄凉一些,路遥至少在生前也是全国有名气的作家,可王小波生前,除了圈内,圈外很少有人知道他的存在。

但意想不到的是,一场非正常的死亡,让王小波的作品得以多次出版,生前处处碰壁,意外猝死四年后,他的《时代三部曲》加印十多次,销售出20 多万本,王小波这个名字也成为特立独行的文艺青年的座右铭。

他的直白和裸露的文字曾被主流界批判,代表作《黄金时代》被国内出版社无数次拒绝,只有香港出版社愿意为他出版,出版后名字却改成为了《王二风流史》,从书名来看就不是什么高雅的著作。

而在内地,他的书一直无法出版,只能在圈内流传,所有编辑看完后都说:“小说很精彩,但现在不敢发行。”

王小波去世前九天,好友李静与他相遇,王小波就给她看了刚办下来的货车驾驶执照,王小波笑着说:“写书赚不了钱,实在混不下去了,以后我就干这个

说完王小波转身说:“再见,我去打水了”。他提着一只破旧的暖水瓶,这个画面也永远定格在李静的脑海里。

01

那一天我二十一岁,在我一生的黄金时代。我有好多奢望。我想爱,想吃,还想在一瞬间变成天上半明半暗的云。------王小波《黄金时代》

王小波生于1952年,父母生了五个孩子,他排行老二,小时候的王小波没什么特别的,他长相普通甚至有点丑,和同龄人唯一不同的点是王小波敢想敢做,喜欢闯荡。

1969年上山下乡热潮开始,17的王小波一点都没有犹豫,登上了临时列车,前往云南陇川插队,横跨大半个中国,王小波觉得自己能干一番大事业。

王小波小时候

事实证明年轻时的热血冲动往往不会带来什么好事,在云南插队的生活,王小波没干成什么大事业,反而落下了一身病,由于插队生活比较辛苦,王小波吃不饱睡不好,他本身就患有先天性心脏病,很快就倒下了,被送入医院紧急医治,

李银河在回忆录里写到:“16岁时他在云南,常常在夜里爬起来,借着月光用蓝墨水在一面镜子上写啊写,写了涂,涂了写,直到整面镜子变成蓝色。”

插队的生活也并非没有任何收获,感受到了生活的苦难,体会到愚昧和贫穷后,激发了王小波的创作热情,云南插队生活结束后,他写下了《绿毛水怪》,让他在文学界有了一点名气。

而在往后的许多作品里,云南插队的经历也融入了王小波的作品中,文学总是在苦难中滋生,这些经历为他的创作提供了很多灵感。

02

我把我整个灵魂都给你,连同它的怪癖,耍小脾气,忽明忽暗,一千八百种坏毛病。它真讨厌,只有一点好,爱你。------王小波写给李银河的情书

1977年,随着《绿毛水怪》的出版,25岁的王小波遇到了一生的挚爱,也就是当时担任《光明日报》编辑的李银河。

李银河在遇到王小波之前是十足的颜控,看完《绿毛水怪》后她被王小波的才华折服,便有了两人的第一次见面。

李银河对王小波的第一印象就是丑,但王小波却对李银河一见钟情了。

特立独行的王小波从来不按套路出牌,两人第二次相见时王小波直接问:“你有男朋友吗?”

李银河摇头:“没有“

“那你觉得我怎样?”王小波追问

丑!

王小波继续说:“那你也没那么好看啊”

如此的直男表白,李银河也没有生气,因为她刚刚失恋,前男友是大学同学,长相帅气,但思想观念很保守,最终因为三观不合,李银河被甩了,分手后李银河每天以泪洗面,甚至想过割腕自杀,直到遇见了王小波,李银河才从失恋阴影中走了出来。

在王小波一封封肉麻的情书轰炸下,李银河接受了王小波的追求,两人进入热恋期,并相互约定,此生如果做不了夫妻,也要做一生的朋友。

很多年后,有人说李银河与王小波在一起是为了名和利,这是完全不对的,当时的王小波虽有才华,却没有什么名气,更别说钱了,王小波当时只是一个普通的工人,而李银河已是《光明日报》的编辑。

在写给李银河的情书里,王小波说:我很自卑,我只是一个又高又瘦又丑的家伙,而你却是完美的。

李银河说:我才自卑,如果哪天你突然不爱我了咋办?

李银河也曾因为觉得王小波太丑想要分手,最终却舍不得他那热情奔放而又幽默的爱。

后来王小波考上了人民大学,两人也结婚了,求学期间,王小波的生活费完全由李银河负担,两人后来去美国留学,费用也是靠李银河的奖金支撑。

王小波生前并不出名,靠稿费也挣不了多少钱,李银河却不让王小波工作,让他安心创作,她说舍不得他去工作,他天生就该写作。

所以王小波后来才会说:没有李银河,就没有后来的王小波。

03

忽然之间心底涌起强烈的渴望,前所未有:我要爱,要生活,把眼前的一世当作一百世一样,这里的道理很明白:我思故我在,既然我存在,就不能装作不存在,无论如何,我要为自己负起责任。----王小波《三十而立》

在美国陪读期间,王小波撰写了《黄金时代》《红拂夜奔》《夜行记》等著作的初稿,1988年回国后,他完成了《黄金时代》的定稿,《黄金时代》在台湾获得了《联合报》文学大奖,之后他被安排在人民大学担任讲师。

但是这段时间他过得并不开心,四年后他辞去了教师的工作,家里人没有人支持他,只有李银河坚定支持,她说:我就觉得他写小说就行。

之后他的小说多次获奖,可也仅仅在文学圈有名气,因为他的书根本无法出版。

在王小波逝世的23年里,他的书影响了无数人,《黄金时代》也成为了经久不衰的畅销书,可在23年前,王小波这个名字,只有极少人知道并了解这个孤独的作家。

上世纪的文坛充满着荒诞,作品再好也难以出版,只有事件加持,才能够爆红,而王小波说所谓的事件加持“女作家一定是一脱了之,男作家一定是一死了之。”

这句话在王小波的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

1997年4月11日,王小波孤独地在郊外的写作屋内逝世,死因是心脏病突然发作,当时李银河还在英国担任访问学者,接到消息后她立马回国。

李银河没有哭,只是整个人虚脱了,那个对她说着肉麻情话,说出“你好哇,李银河”的挚爱不在了。

过了整整一个星期,一个不知名的报纸才刊登了他的死讯,此时依旧没有多少人知道王小波是谁。

一个月后,王小波的《时代三部曲》得以出版,之前王小波花了四五年,到处碰壁依旧没能出版,此时却一路畅通,可惜王小波看不到了。

《时代三部曲》出版一年后得到追捧,四年的时间里加印了10多次,销售出了20多万本,王小波死前无名,死后得以封神,无数人将其封为教父,终于有人站出来说懂得了他的黑色幽默。

王小波的一生阐述了什么叫怀才不遇。

《时代三部曲》之所以难出版,无法出版就是因为其中含有大量的性描写,很多读者都说读着就像看小黄书,其实每个人的理解都不同,但如果你能静下心思考,就能体会到王小波的深意了,《时代三部曲》中我最推荐的是《黄金时代》。

王小波说《黄金时代》是他的宠儿,的确,这本书语言幽默而犀利,主要讲述了王二和美女医生陈清扬曲折而又大胆的爱情故事。

书中有大量难以启齿的描写,不过这并非这本小说的全部,王小波也说《黄金时代》并不是靠着性描写来吸引读者,这只是他表达的工具,他说读者不傻,会明白他的想法。

这本书的语言实在幽默,很合适闲时静下心阅读,更重要的是可以学到很多犀利的情话表达,男读者们以后追求女生就不愁啦。

有兴趣的读者点击下方商品购买《黄金时代》,现在活动价只要24块就可以买到正版精装的《黄金时代》,读完了还可以收藏给下一代人阅读,也就是一顿饭钱,实在超值。

有兴趣的读者记得点击横栏购买。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