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爱你,绝不做攀援的凌霄花。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根紧握在地下,叶相触在云里。每一阵风过,我们都互相致意,但没有人听懂我们的言语。(舒婷)

很喜欢舒婷的句子,爱一个人不能做攀援的凌霄花,而是要做并排在一起的两棵大树,一起沐浴阳光雨露一起努力向上生长。这应该就是我们说的势均力敌的爱情吧。文学大师钱钟书与才华横溢的杨绛相遇、相恋后不离不弃携手一生,用细水长流的幸福婚姻生活向我们诠释了势均力敌的爱情是很美好的。

其实王小波与李银河两人之间也是势均力敌的爱情:王小波辞职后是特立独行的自由撰稿人 ,写了很多文字,可是很多人都把他的小说视为“黄色小说”,因为作品里面有很多大胆的性描写,获奖的《黄金时代》更是被当作黄色小说刊登;再看看他的遗孀李银河吧,她是我国第一位研究性的女社会学家,是性学大师,思想大胆前卫,常常语出惊人,甚至还为“一夜情”、“群居爱情”,“多边恋”正名。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王小波和李银河两人其实也是势均力敌的爱情了,两人灵魂相通给了彼此深入骨髓的爱,才会携手走过幸福的17年。不过这都是我们的看法觉得两个人是势均力敌,而写黄色小说的王小波本人估计是怎么都没有想到,自己去世后,遗孀李银河会彻底冲破世俗成为性学大师吧。

五线谱是偶然来的,你也是偶然来的。不过我给你的信值得写在五线谱里呢。但愿我和你,是一支唱不完的歌。(王小波情书)

1977年,王小波认识了李银河。当时王小波是一个才读完初中的普通工人,而李银河是《光明日报》的编辑,两个人是很不般配的。只是王小波爱写小说,朋友圈还在传阅他的小说手稿《绿毛水怪》。李银河也看到了这篇小说,觉得这个人有才气也觉得和小说投缘,自己早晚一定会跟这个人发生点什么。

偶然有一次,王小波和李银河见面了。王小波对李银河是一见钟情,第二次见面的时候就问她,“你有男朋友吗”?银河摇摇头说,“没有”,王小波大喜道,“你看我怎么样”?面对王小波的直白和深情,李银河却没当一回事还觉得他长得太丑了,但是王小波却还是死皮赖脸追李银河,还说李银河也不好看。

王小波这样追人的方式的确很奇葩,但是李银河却觉得王小波很直率,王小波还写得一手好情书:

我把我的整个灵魂都给你,连同他的怪癖,耍小脾气,忽明忽暗,一千八百种坏毛病。他真讨厌,只有一点好,爱你。我记得有这么一支歌:“在门前清泉旁边,有一颗菩提树,在它的树荫下面,我做过甜蜜的梦……在它的树荫下面,我做过甜蜜的梦,无论是欢乐和悲伤,我总到那里去。”我愿做你的菩提树,你也来做我的吧。爱情爱情,灿烂如云不管我本人多么平庸,我总觉得对你的爱很美。(王小波情书)

在王小波的强大爱情攻势之下,李银河和王小波确立了恋人关系。

1978年,26岁的王小波参加高考,考取中国人民大学,他迫切想和李银河组建家庭,两个人就在1980年元月21日结婚了,因为这个时候王小波还是大二的学生,所以没有举行婚礼,只是两家各请了一桌。不过两个人都不注重形式,觉得只要两个人能在一起就好了。

很多人说,没有李银河,就没有后来的王小波。因为李银河虽然最初没有看上王小波,但是婚后17年一直不离不弃支持他写作肯定他的才华,鼓励他一定不要放弃,最窘迫的时候都是李银河来贴补家用。

1982年,李银河去美国美国匹兹堡大学攻读社会学博士学位,王小波两年后也赴妻子就读的美国匹兹堡大学,在东亚研究中心做研究生。在美国的王小波没有什么经济来源,两人生活全靠李银河一人的奖学金。为了两人的生活,拿着奖学金的李银河省吃俭用,但是却不让王小波出去打工,因为会耽误写作。李银河说:“我坚持小波必须写小说,因为他的文学才能荒废太可惜了。生计所需的那点儿物质太容易满足,实在不行,我一个人工作也够用了。”

1988年,王小波和李银河回国,王小波先后在北京大学社会学所和中国人民大学会计系做讲师。1992年,在家人都反对,李银河却强烈支持下,王小波辞去工作做了一名自由撰稿人。

但是王小波的写作路并不顺利,他在逼仄的小屋子里写作,却很久都没有在文坛上激起一点浪花。王小波很满意的《黄金时代》终于在台湾获奖了,却被人在香港改名《王二风流史》当作黄色小说刊登因为书中有大量关于性的描写。

王小波经常被退稿,作品也滞销。王小波的书因为有很多“不合时宜的描写”曾经在内地都不被出版。华夏出版社的编辑赵洁平顶着压力出版了《黄金时代》,但是书店又不让卖。王小波和李银河两个人常常推着自行车,后座绑着两捆书,到小书摊去推销,还白送给别人。在这样的努力下,这本定价12.80元的《黄金时代》直到王小波去世前,都还没有卖完。

王小波和李银河是丁克家庭,选择不要孩子。也有人说要是有孩子也许王小波还不会惨死。

1997年4月11日,李银河远在美国,王小波一个人在家因为心脏病凄惨离世。要是有孩子在边上,也许还能帮着喊人或者打一个急救电话。但是只有王小波一个人在家,邻居听到了他凄惨的叫声但是都没有过去看。人们发现王小波的时候,他全身僵硬蜷缩在地板上,脸抵着墙,墙上留着牙印与抓痕,他的嘴里全是墙上的石灰,王小波都痛到啃石灰了,他是挣扎了几个小时才在痛苦中死去。

以我有限的阅读量,王小波在我读过的白话文作家中绝对排第一,并且甩开第二名非常远,他在我心里是神一般的存在。(高晓松)

令人讽刺的是,王小波生前没什么名气活得寂寞,“时代三部曲”还因为各种原因无法出版,但是死后却爆红被封神了。订单却如雪花般飘来,他的书一再出版,再也不愁没有销路了。王小波被赞誉为“中国的乔依斯兼卡夫卡”,很多人还夸他有获得诺贝尔奖的潜能。

但愿一人心,白首不相离,可是很多时候都是幻想。王小波还是没有和自己的女神李银河相伴到老,但是写黄色小说的他估计是怎么都没有想到,自己去世后,遗孀李银河会彻底冲破世俗成为性学大师吧。

李银河被冠以“先锋女权主义女知识分子”头衔,提出了一些爆炸性的性学观点。

2006年7月,李银河为一夜情正名憧憬“多边恋”正名。2010年4月,李银河为“教授换妻案”辩解,提出“自愿,隐私,成人”。2011年2月26日,李银河在网易微博提出“同性恋婚姻合法化”提案。2014年04月,李银河呼吁废除对卖淫嫖娼者实行的收容教育制度。2017年07月,李银河强调“世界上没有错误的爱”。

李银河后来还和一个(跨性别者)大侠同居17年,李银河表示自己的伴侣是一位生理女性、心理男性的人,自己很喜欢这个人,还直言道:“就算小波还活着,我也可能会爱上别人,人完全可以爱了一次又一次,这不是很正常的事情吗?”

很多人都说王小波当初爱错人了。但是也有人说王小波喜欢自由,讨厌被禁锢和被束缚。王小波和李银河的灵魂相通给了彼此深入骨髓的爱,两个人是势均力敌的。这样的李银河正是王小波喜欢的。

李银河多年后说自己还仍然爱着王小波。

我爱过你,我仍然爱着你。你一生浸淫在爱之中,这是生命最美好的状态。我也将终生浸淫在爱之中,直到最后时刻。直到生命消失在浩瀚的宇宙之中,消失得无影无踪。万一灵魂存在,但愿我们还会相遇。(2018年,李银河隔空回信去世21年的王小波)

王小波曾经说过,李银河敢于坦诚地面对世俗。其实李银河就是王小波的女神,他的写作中,有着太多李银河的影子。大家可以在王小波的作品中寻找他深邃的思想和飞扬的文采,也可以在作品中寻找他和李银河两个人的爱情,因为李银河的爱给了王小波写作的动力,李银河追求个性、热爱自由、虐恋和同性恋等等思想也都贯穿在王小波的作品中。因此才有人说李银河孕育了王小波的作品。

王小波和李银河也是势均力敌的爱情吧。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