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愛你,絕不做攀援的凌霄花。我必須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作爲樹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根緊握在地下,葉相觸在雲裏。每一陣風過,我們都互相致意,但沒有人聽懂我們的言語。(舒婷)

很喜歡舒婷的句子,愛一個人不能做攀援的凌霄花,而是要做並排在一起的兩棵大樹,一起沐浴陽光雨露一起努力向上生長。這應該就是我們說的勢均力敵的愛情吧。文學大師錢鍾書與才華橫溢的楊絳相遇、相戀後不離不棄攜手一生,用細水長流的幸福婚姻生活向我們詮釋了勢均力敵的愛情是很美好的。

其實王小波與李銀河兩人之間也是勢均力敵的愛情:王小波辭職後是特立獨行的自由撰稿人 ,寫了很多文字,可是很多人都把他的小說視爲“黃色小說”,因爲作品裏面有很多大膽的性描寫,獲獎的《黃金時代》更是被當作黃色小說刊登;再看看他的遺孀李銀河吧,她是我國第一位研究性的女社會學家,是性學大師,思想大膽前衛,常常語出驚人,甚至還爲“一夜情”、“羣居愛情”,“多邊戀”正名。

物以類聚,人以羣分,王小波和李銀河兩人其實也是勢均力敵的愛情了,兩人靈魂相通給了彼此深入骨髓的愛,纔會攜手走過幸福的17年。不過這都是我們的看法覺得兩個人是勢均力敵,而寫黃色小說的王小波本人估計是怎麼都沒有想到,自己去世後,遺孀李銀河會徹底衝破世俗成爲性學大師吧。

五線譜是偶然來的,你也是偶然來的。不過我給你的信值得寫在五線譜裏呢。但願我和你,是一支唱不完的歌。(王小波情書)

1977年,王小波認識了李銀河。當時王小波是一個纔讀完初中的普通工人,而李銀河是《光明日報》的編輯,兩個人是很不般配的。只是王小波愛寫小說,朋友圈還在傳閱他的小說手稿《綠毛水怪》。李銀河也看到了這篇小說,覺得這個人有才氣也覺得和小說投緣,自己早晚一定會跟這個人發生點什麼。

偶然有一次,王小波和李銀河見面了。王小波對李銀河是一見鍾情,第二次見面的時候就問她,“你有男朋友嗎”?銀河搖搖頭說,“沒有”,王小波大喜道,“你看我怎麼樣”?面對王小波的直白和深情,李銀河卻沒當一回事還覺得他長得太醜了,但是王小波卻還是死皮賴臉追李銀河,還說李銀河也不好看。

王小波這樣追人的方式的確很奇葩,但是李銀河卻覺得王小波很直率,王小波還寫得一手好情書:

我把我的整個靈魂都給你,連同他的怪癖,耍小脾氣,忽明忽暗,一千八百種壞毛病。他真討厭,只有一點好,愛你。我記得有這麼一支歌:“在門前清泉旁邊,有一顆菩提樹,在它的樹蔭下面,我做過甜蜜的夢……在它的樹蔭下面,我做過甜蜜的夢,無論是歡樂和悲傷,我總到那裏去。”我願做你的菩提樹,你也來做我的吧。愛情愛情,燦爛如雲不管我本人多麼平庸,我總覺得對你的愛很美。(王小波情書)

在王小波的強大愛情攻勢之下,李銀河和王小波確立了戀人關係。

1978年,26歲的王小波參加高考,考取中國人民大學,他迫切想和李銀河組建家庭,兩個人就在1980年元月21日結婚了,因爲這個時候王小波還是大二的學生,所以沒有舉行婚禮,只是兩家各請了一桌。不過兩個人都不注重形式,覺得只要兩個人能在一起就好了。

很多人說,沒有李銀河,就沒有後來的王小波。因爲李銀河雖然最初沒有看上王小波,但是婚後17年一直不離不棄支持他寫作肯定他的才華,鼓勵他一定不要放棄,最窘迫的時候都是李銀河來貼補家用。

1982年,李銀河去美國美國匹茲堡大學攻讀社會學博士學位,王小波兩年後也赴妻子就讀的美國匹茲堡大學,在東亞研究中心做研究生。在美國的王小波沒有什麼經濟來源,兩人生活全靠李銀河一人的獎學金。爲了兩人的生活,拿着獎學金的李銀河省喫儉用,但是卻不讓王小波出去打工,因爲會耽誤寫作。李銀河說:“我堅持小波必須寫小說,因爲他的文學才能荒廢太可惜了。生計所需的那點兒物質太容易滿足,實在不行,我一個人工作也夠用了。”

1988年,王小波和李銀河回國,王小波先後在北京大學社會學所和中國人民大學會計系做講師。1992年,在家人都反對,李銀河卻強烈支持下,王小波辭去工作做了一名自由撰稿人。

但是王小波的寫作路並不順利,他在逼仄的小屋子裏寫作,卻很久都沒有在文壇上激起一點浪花。王小波很滿意的《黃金時代》終於在臺灣獲獎了,卻被人在香港改名《王二風流史》當作黃色小說刊登因爲書中有大量關於性的描寫。

王小波經常被退稿,作品也滯銷。王小波的書因爲有很多“不合時宜的描寫”曾經在內地都不被出版。華夏出版社的編輯趙潔平頂着壓力出版了《黃金時代》,但是書店又不讓賣。王小波和李銀河兩個人常常推着自行車,後座綁着兩捆書,到小書攤去推銷,還白送給別人。在這樣的努力下,這本定價12.80元的《黃金時代》直到王小波去世前,都還沒有賣完。

王小波和李銀河是丁克家庭,選擇不要孩子。也有人說要是有孩子也許王小波還不會慘死。

1997年4月11日,李銀河遠在美國,王小波一個人在家因爲心臟病悽慘離世。要是有孩子在邊上,也許還能幫着喊人或者打一個急救電話。但是隻有王小波一個人在家,鄰居聽到了他悽慘的叫聲但是都沒有過去看。人們發現王小波的時候,他全身僵硬蜷縮在地板上,臉抵着牆,牆上留着牙印與抓痕,他的嘴裏全是牆上的石灰,王小波都痛到啃石灰了,他是掙扎了幾個小時纔在痛苦中死去。

以我有限的閱讀量,王小波在我讀過的白話文作家中絕對排第一,並且甩開第二名非常遠,他在我心裏是神一般的存在。(高曉松)

令人諷刺的是,王小波生前沒什麼名氣活得寂寞,“時代三部曲”還因爲各種原因無法出版,但是死後卻爆紅被封神了。訂單卻如雪花般飄來,他的書一再出版,再也不愁沒有銷路了。王小波被讚譽爲“中國的喬依斯兼卡夫卡”,很多人還誇他有獲得諾貝爾獎的潛能。

但願一人心,白首不相離,可是很多時候都是幻想。王小波還是沒有和自己的女神李銀河相伴到老,但是寫黃色小說的他估計是怎麼都沒有想到,自己去世後,遺孀李銀河會徹底衝破世俗成爲性學大師吧。

李銀河被冠以“先鋒女權主義女知識分子”頭銜,提出了一些爆炸性的性學觀點。

2006年7月,李銀河爲一夜情正名憧憬“多邊戀”正名。2010年4月,李銀河爲“教授換妻案”辯解,提出“自願,隱私,成人”。2011年2月26日,李銀河在網易微博提出“同性戀婚姻合法化”提案。2014年04月,李銀河呼籲廢除對賣淫嫖娼者實行的收容教育制度。2017年07月,李銀河強調“世界上沒有錯誤的愛”。

李銀河後來還和一個(跨性別者)大俠同居17年,李銀河表示自己的伴侶是一位生理女性、心理男性的人,自己很喜歡這個人,還直言道:“就算小波還活着,我也可能會愛上別人,人完全可以愛了一次又一次,這不是很正常的事情嗎?”

很多人都說王小波當初愛錯人了。但是也有人說王小波喜歡自由,討厭被禁錮和被束縛。王小波和李銀河的靈魂相通給了彼此深入骨髓的愛,兩個人是勢均力敵的。這樣的李銀河正是王小波喜歡的。

李銀河多年後說自己還仍然愛着王小波。

我愛過你,我仍然愛着你。你一生浸淫在愛之中,這是生命最美好的狀態。我也將終生浸淫在愛之中,直到最後時刻。直到生命消失在浩瀚的宇宙之中,消失得無影無蹤。萬一靈魂存在,但願我們還會相遇。(2018年,李銀河隔空回信去世21年的王小波)

王小波曾經說過,李銀河敢於坦誠地面對世俗。其實李銀河就是王小波的女神,他的寫作中,有着太多李銀河的影子。大家可以在王小波的作品中尋找他深邃的思想和飛揚的文采,也可以在作品中尋找他和李銀河兩個人的愛情,因爲李銀河的愛給了王小波寫作的動力,李銀河追求個性、熱愛自由、虐戀和同性戀等等思想也都貫穿在王小波的作品中。因此纔有人說李銀河孕育了王小波的作品。

王小波和李銀河也是勢均力敵的愛情吧。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