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我又拿起躲在書櫃一角的《黃金時代》,距上次看大概也有五六年了,當時只是隨便翻翻,但是對小說裏面關於性的正面描寫,我還是感到很驚訝的,這也太直白了吧。這也是我第一次看的真實感受。當我第二次看時,我發現當初看得還是非常膚淺的,沒有看到作品對現實的批判和嘲諷,更沒有看到對人性自由的追求和嚮往。不知道有沒有朋友跟我一樣,第一次看的時候簡單地認爲《黃金時代》是一本應該拒而遠之的書呢? 事實證明:有的。

有個網友說,他第一次看這本書的時候是在高二,當他看到文中大量的大膽描述之後,頓感面紅耳赤,趕緊把書藏起來,不要讓前後女生看到。他覺得,要是讓女生髮現他看這種書,會是一件讓人非常羞恥的事情。

“高中的時候買的,第一次看就兩個字形容:生猛。它對性的描寫是如此不顧一切,對那時的我還是很有衝擊力的。”

有的網友在第一次看《黃金時代》時 , 沒有一點點防備,原本不可描述的內容,被王小波描述得細緻入微,一度導致他們不能好好看這本書。

還有朋友的經歷更有趣,原本是買來自己看的,放在房間裏一直沒時間看,直到他爸閒來無聊拿着看了,看完劈頭蓋臉地說了他一通,說他不學好,都看的什麼書這是。他一臉懵,後來才知道原因,可把他笑岔氣了。

“在一次偶然的機會,聽到王小波這個名字,而後買了一本《黃金時代》來看。我當時真是紅着臉看了開頭,它讓我小小的世界突然打開了新大門。”可以說,《黃金時代》打開了很多男生新世界的大門。

其實,看王小波的書有一種前所未有的自由感,酣暢淋漓,像壓抑很久的感情被釋放。我們沒有必要把小說裏關於性愛的描寫過於放大,只要看書的時候不走神,這本書讓你收穫的絕不是一丁半點。

所以有個網友說:接觸到這本書的時候,真的很驚喜,像是冰冷的雪原上,看見了即將升起的陽光。看完王小波的《黃金時代》後,他發現原來小說還可以寫成這樣來引人思考,特別嚮往王小波筆下的那種自由和狂野。

“他的小說表達方式非常喜歡,一氣呵成,像聊天一樣的流暢。”

“就是痛快。就像翹課一樣爽,看完全書,先是沉默,然後翻到第一頁再來一遍。”是的,對不少人來說,這是一本能讓人一口氣讀完,讀完之後又想再讀一遍的書,《黃金時代》是少有的在那個時代背景中寫出了野性與自由的書,有的人第一眼看就愛上書裏面的王二了,喜歡他的直接與肆意。

“我看這本書的感受。真的清風拂山崗,明月照大江。感覺自己來了次精神之旅,王小波的文風簡直太合我胃口了,儘管有大量情事的描寫,讓人浮想聯翩,卻絲毫不骯髒。”這是難得的明白人啊!其實,書中雖然描寫得細緻,但是並不猥瑣,他只是在寫性。性就是生活中很正常的一種需求,沒有什麼難以啓齒的。讀《黃金時代》就像窺探到那個不敢正視內心的自己,渴望享受性愛,渴望享受自由。

還有很多讀者,看到的絕不僅僅是性,他們還發現王小波真的是一個有趣又浪漫的人,一個很懂女人的人。有的人“看的時候止不住笑,看完之後止不住淚。”“狂野,反抗,肆無忌憚的性描寫,露骨,卻包含着一種默默的平靜,或者說是憂傷。”一本書遇到知音,那是作者最開心的事情。王小波說過這本書,是他在二十多歲時就開始寫的,斷斷續續寫了二十多年,傾注了許多心血。如果有些人簡單地把它定義爲不堪的書,那對作者來說,是很不公平的。

很多人在第一次讀到《黃金時代》時,內心是翻騰過的,驚訝於王小波居然能夠這樣毫無避諱地去描寫這一切。有人說,如果能夠把這部小說拍成電影,那一定很轟動。可惜到現在還沒有拍成。不如,在電影拍成之前,再好好地把王小波讀一遍,在《黃金時代》裏尋找他那生動有趣的靈魂。35元,一張電影片都可能買不到,卻能讓你與這個生動有趣的靈魂相遇。喜歡的朋友,可以點擊以下鏈接購買哦!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