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网上流传出一个段子,说马未都当年被“逐出”琉璃厂。按理说,马未都明明是收藏名家,就是在琉璃厂摆一个小摊,那也是相当厉害的。无论对提高琉璃厂知名度,还是加强文化传播,都是大有裨益的。那么,圣明如马未都这般的收藏名家,为何会传出被“逐出”琉璃厂的绯闻?这里边的原因现实而无奈。

清时期.青花釉里红鱼草纹梅瓶

在这里很有必要说一下琉璃厂,在中国历史上是“文化圣地”。琉璃厂发源于清朝顺治年间,经过百年发展,逐渐成为了一个集收藏、文房四宝的地方。清末民初,我国大量皇家御藏文物流向民间,基本上都流向了琉璃厂。整个民国时期,文人墨客汇聚于此。齐白石、张大千等书画名家,要想得到当年画坛的认可,就首先要在琉璃厂得到认可。琉璃厂究竟有多厉害?根据马未都的说法,建国后的文物鉴定名家,都是当年的琉璃厂学徒。

微拍堂
描金珐琅彩花鸟四方瓶

这就是琉璃厂的文化影响力,然而建国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琉璃厂相当的低迷。改革开放后,琉璃厂的文玩事业逐渐恢复。马未都的理论知识,正是在琉璃厂打下了深厚的基础。马未都在琉璃厂结识了不少老先生,这是他人生中最大的财富。马未都是个老北京,最大的幸福就是逛琉璃厂。这里有好东西,在当年基本上都是真东西,官窑遍地都是。

微拍堂
元青花龙纹梅瓶

琉璃厂可以毫不夸张的说是马未都的“吉祥地”,也是他私人博物馆事业的起点。根据观复博物馆官方公开资料来看,1997年,马未都在琉璃厂办了观复古典艺术博物馆。这是目前已知马未都最早在琉璃厂开店的信息,再往前就没有听说过他在琉璃厂开文玩店。既然如此,马未都明明是收藏名家,为何却被“逐出”琉璃厂?这里边的原因是现实而无奈的。

微拍堂
【蓝本】传承元青花牡丹鱼藻纹罐

首先,马未都被“逐出”琉璃厂的说法是彻彻底底的谣言。无论在网络评论区还是相关论坛,基本上都能看到马未都被“逐出”琉璃厂的说法。其实,这一说法根本没有得到马未都的个人认可。其次,这一说法的流出地是一个叫“金侬”的书法家。文章末尾不忘强调自己的书法如何如何的好,把马未都被“逐出”琉璃厂的事情说得神乎其神。他的原因也很牵强,表示马未都在琉璃厂被人骗惨了,最后不得已退出琉璃厂,美其名曰“自己走的”,实际上被赶出去的。

微拍堂
清早期粉彩浮观音瓶

这一说法根本站住脚,马未都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就被称为“马爷”,凭的就是过人的鉴定文物基本功。马未都名气过大遭人妒忌,这也是客观现实的原因,被人中伤也是情理之中。最后,马未都将观复博物馆迁出琉璃厂也是有无奈的原因。一则,琉璃厂土地成本太高,马未都要想扩大博物馆规模就必须离开琉璃厂。二则,琉璃厂逐渐的成为了一个旅游景点。一旦成为旅游景点,格局味道就变了。三则,马未都个人有明确的发展规划,离开琉璃厂是为了更好的生存。

微拍堂
清中期红釉古铜龙纹双耳瓶

所以,他离开琉璃厂是无奈的。然而,马未都这一做法,传着传着就变成了他被“逐出”琉璃厂。说白了,这就是一个彻头彻尾的谣言,从侧面看出当年马未都举办私人博物馆的难处。实在是不容易,马未都走到今天实在是艰难,面对的谣言多了去。当年还有个谣言说马未都去深山老林里收文物,被人家绑在树上三天三夜,最终武功高强的王朔挺身而出……马未都是真不容易,这谣言水平比被“逐出”琉璃厂更让人大跌眼镜。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