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根據美國媒體援引船舶經紀商和船隻追蹤數據,6月1日當天,中國東海岸的碼頭有至少24艘載有原油的油輪正在等待卸貨。環球外匯網5月21日的報道指出,中國獨立煉油廠的原油加工產能已達到了約75%,遠高於一年前的60%。

原標題:24艘油輪等待卸貨,中國油儲不斷“擴容”!印度原油卻無處安放

本文爲「金十數據」原創文章,未經許可,禁止轉載,違者必究。

不得不說,近期國際原油價格的波動,對中國、印度等原油買家產生了重大利好。有消息傳出,印度在擴大購買低價原油之際,卻發現儲備設施有限,甚至還打算請求美國借地儲油。而作爲數一數二的原油消費國,中國在擴大購買量的同時,已經爲增加原油儲備做出相應的調整。

數據顯示,今年1-4月中國共進口原油16761萬噸,進口額爲698.8億美元,同比下降10%。央視此前報道指出,按照油價降低20美元/桶算,預計全年我國可以直接減少700多億美元的原油進口費用。因此,此時加大原油購買規模對我國來說是非常划算的。

不過,在買油的同時,我國也在爲原油的儲備與加工做好相應的規劃。據新浪財經6月2日最新報道,中國已批准在山東石油樞紐建設200億美元的大型石油化工綜合體。據悉,6月1日當天,我國有關部門明確提出,將穩步推進石油儲備基地建設。

此外,澎拜新聞的報道指出,今年4月,上期能源已先後4次對原油期貨指定交割倉進行擴容。根據上期能源發佈的公告,5月該機構也同意了6起包括大連中石油國際儲運、中石化等石油商業儲備公司在內的擴容申請。上述的舉動,恰恰說明了我國在爲擴大原油儲備積蓄力量。

環球外匯網5月21日的報道指出,中國獨立煉油廠的原油加工產能已達到了約75%,遠高於一年前的60%。這些煉油企業總煉油規模約爲400萬桶/天,佔中國總煉油能力的25%。此外,導航公司(TomTomInternationalBV)的數據也顯示,中國多個城市的高峯時段交通流量激增,很多情況下都達到甚至超過了一年前的水平。

而在我國強勁的原油消費需求下,多國也在盼望着對華擴大原油出口。根據美國媒體援引船舶經紀商和船隻追蹤數據,6月1日當天,中國東海岸的碼頭有至少24艘載有原油的油輪正在等待卸貨。此外,還有報道指出,俄羅斯打算在6月對華出口約220萬噸的中質含硫烏拉爾原油。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