衆所周知,劉邦的皇位並非是從自己的父輩那裏繼承來的,而是他自己給自己掙來的。所以說,若論勵志,他也稱得上是我國曆史上較爲勵志的一個皇帝了。不過,勵志歸勵志,劉邦也有過比較不堪的過去。尤其是在他年輕的時候,爲人處世的方式頗受別人嫌惡。

甚至有不少人在瞭解了他的過去後,憤憤然地將他稱爲“流氓皇帝”。那麼,以“流氓”著稱的劉邦,“流氓”的程度到底有多嚴重呢?可以來了解下,或許實情會讓你大跌眼鏡。

雖然劉邦後來當上了大漢的皇帝,但是說到他的出身,那可就沒有大家想得那麼高貴了。要知道,他出身於普通農戶人家,其父劉太公是個本分的務農者。按理來說,出生在這樣的人家,劉邦理應既勤快又頗精通農務。但是實際上,情況恰恰與此相反,他不但不精通農務,反而還整天就知道蹭喫蹭喝。

每每到了該喫飯的時候,劉邦總會非常準時地光顧自己哥哥的家。因此,他的嫂子非常討厭他,有一次還故意提前讓家裏喫完飯,然後等劉邦到了以後,再告訴他說家裏沒有飯了。劉邦自己也明白嫂子的意思,便也只能灰溜溜地離開了。

我們現代人都很注重名聲,古代人就更注重名聲了。尤其是那些尚未婚配的男女,若不注重名聲,稍有不慎就有可能連婚事都順遂不了了。按說那時劉邦也尚未婚配,但是他卻因爲貪戀美色而膽大包天地跟同村的一個寡婦勾搭在了一起,最後甚至還讓對方給他生下了一個孩子。

也正因爲如此,坊間評價劉邦的時候,纔會給他貼上流氓而非君子的標籤。即便他後來當上了皇帝,人們在私底下偷偷提及他的時候,也會忍不住奚落或者嘲笑他一番。

既然劉邦這麼不顧及自己的名聲,那倒不如干脆大大方方直接娶了人家寡婦爲妻。起碼人家還給他生下了一個兒子,他給人家一個名分也不爲過。可劉邦不但沒有這麼做,反而趁機將自己的黑手伸向了一個比他年紀小上十幾歲的姑娘。而此人,其實就是呂雉。

當時正巧呂雉一家搬到劉邦所在的地方沒多久,所以呂老爺子對劉邦這個人還不是很熟悉。就因劉邦在其面前表現出了一副很好的樣子,所以呂老爺子纔會執意要將自己的女兒嫁給劉邦。雖然後來呂雉當上了劉邦的皇后,但劉邦卻並未如當初承諾的那般寵愛呂雉。

劉邦跟項羽爭奪地盤期間,曾趁項羽不備,攻佔了項羽的大本營。結果人家項羽在得知這一消息後,立馬掉頭來將他打了個屁滾尿流,嚇得劉邦只能立即逃跑。要知道當時他的父親和妻子可都還在項羽的大本營內,劉邦竟然管都不管他們,直接就先自行逃跑了,簡直把項羽等人都看呆了。

後來在逃亡的途中,劉邦還曾多次將自己的一對兒女踢下車去,並美其名曰爲了護他們周全。幸好這倆孩子後來爲人所救,不然的話,那後果可就比較嚴重了。估計這倆孩子也沒想到,自己的親爹竟然會這麼狠心的對待自己吧!

如果劉邦只有上述劣跡,那姑且還可以用年輕不懂事來做一番辯解。可估計誰也想不到,他在成了皇帝后,行爲舉止依然過分隨性。尤其是當他跟文人相處時,總會因爲看不上人家的酸腐而對這些人做出一些過分的舉動。

比如說有一次,他嫌一文臣說話說得太多,便直接將人家頭上戴的帽子給拿下來。在衆人都不解其意之際,他竟然往人家帽子裏撒了尿再將帽子返還給人家。弄得那位文臣當場就氣到面紅耳赤,其他臣子也對劉邦的這一舉動頗有微詞。

有人認爲,得虧劉邦後來當上了皇帝,不然以他這些流氓做派,估計很難在晚年的時候得到個好下場。也有人認爲,正因爲劉邦不拘小節,所以才能成爲當時天下的大人物。

對此,大家有什麼樣的看法呢?是覺得劉邦如此流氓應該遭到後世之人抨擊呢?還是覺得他符合成大事不拘小節的定律,不該被後世之人加以指責呢?趕緊來發表一下你的觀點吧!

圖片來源於網絡,若有侵權,請聯繫作者刪除。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