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座城市

都有屬於老街的記憶

巷子裏飄起的炊煙

破碎的紅磚和下水管

爬滿藤蔓的石牆

都承載着厚重的百年曆史

阜陽這條有故事的老街——建設街

你知道多少呢?

藏在建設街的記憶光影

這條封存着老阜陽動人的故事和記憶的老巷,據傳已經有800多年曆史了。

原本因街中有一座岳飛廟而得名,如今岳飛廟雖早已消失在歷史的塵埃中,而這條老街卻因留有不少歷史遺蹟,顯得那麼與衆不同。

據史料記載,明朝時候阜陽稱“潁州衛”,而當時“潁州衛”的衛隊人馬駐在“後衛”裏,也就是部隊駐紮的地方。

潁州衛往北不過幾十米遠,斜對面就是是義倉,儲糧以用於荒年賑災,義倉又名“老倉”。

相傳在北宋元祐六年冬天,蘇東坡出任潁州太守,由於當年災荒,政府開倉放糧,賑濟難民,老百姓爲了紀念他的功德,爲他立了一塊石碑。

潘氏公館是民國時期阜陽商界大亨、安徽省商會主席潘慎伍的公館。

曾經輝煌一時的公館已經褪盡鉛華,靜靜地盤踞在一片民房中,見證着這條老街千年以來的繁榮和變遷。

明代的衛所舊址、民國的富商大宅和江西督軍的公館小院,街道旁邊的劉公祠和潁州古城牆,還有全國唯一受過皇封的城隍廟……這條老街,古往今來,承載着沉甸甸的歷史。

收藏歲月的痕跡與故事

這些比我們年紀還大的老房子,經過歲月的洗禮,外牆有着或深或淺的裂紋,磚牆上的痕跡沿着窗臺生長。雖看似破敗,但生活氣息清晰可見。

時間常常如猛獸,不停地向前奔騰,但總有些片刻,會在這裏被定格。而這些紅木門,青瓦朱窗也都被溫柔地加了一層“舊時光”濾鏡。

斑駁的老牆,透出牆的鬱鬱蔥蔥的樹木,沒有擁擠的遊客,只有偶爾路過的行人,沒有時髦的裝潢,卻有更自然的景緻,可以盡情在曲曲折折的巷子中隨意穿行。

住在一樓的住戶,似乎家家都有“私人花園”。門前種花、屋旁種草,再養幾隻小貓小狗,聽清風細語,如飲清茶...這些攝人心魄的綠意美景。

鐵皮鉚釘大門口有兩個栩栩如生的獅頭模樣石像,在斑駁的歲月裏身上的紋路清晰可見,仍然神采依然。

老式理髮鋪、修理鋪、小藤椅……這些承載着歲月的事物,散落在老街的每一個角落。

滾燙的市井生活

穿梭在充滿年代感的老巷裏,那種原汁原味的煙火氣撲面而來。

牆上歲月的斑駁,懸在兩幢樓之間的電線,曬在路邊的衣服,老舊的窗臺,老街的這一切卻都顯得那麼美好和諧。

小時候,我們沒有手機。科技也沒這麼發達,沒有這麼多高科技設備讓我們玩。零食鋪就是我們的天堂,喫着5角1塊的零食,玩着最原始的遊戲。仍是我現在最羨慕的時光。

在這裏,生活變得信手拈來。每個人都在老街裏穿梭,自在地做着自己的事情。推開門走兩步就遇見熟人,跟熟人一聊就是一下午。

孩子們攀爬、歡笑,玩得不亦樂乎。這些似曾相識的場景,彷彿一下子把人拉回到幾十年前。一個大院裏的小夥伴們,玩鬧的時間永遠不嫌夠,大家一起玩彈珠、打方片、看漫畫...

幾個老夥計、老姐們相約樓下嘮家常,時而大笑時而收聲,整個老街裏的家長裏短,都成爲了彼此消磨時光的談資。

在這裏很多人家的大門都是敞開着的,好像在迎接着隨時會來串門的鄰居...所有的快樂,都顯得那麼簡單又真實,而這無憂無慮的時光多半隨着時間,消散在老街老巷裏了。

老街幽長,但每一條街都有自己的終點。這條老街,是卷帙浩繁的阜城“檔案”,也是城市發展最爲珍貴的文化記憶。

一條老街藏着的卻是整個阜城從前生活的縮影,回想那時的生活,搖椅下悠閒等日落,一花一葉亦生活。

如果給你一天的時間

你會到老街老巷回望過去嗎?

來源:喫喝玩樂在阜陽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