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幾年前廣東的高等教育在全國並不出類拔萃,能叫得出名字的大學也就中山大學、暨南大學、華南理工大學、深圳大學等寥寥可數的幾所。但近年來,形勢突然發生了變化,一所所嶄新的大學如雨後春筍般冒了出來,不到十年廣東的大學數量就翻倍了,而且還在以每年3-5座的速度增加!

僅深圳這些年就新增了十多所本科以上層次大學:南方科技大學、深圳技術大學、香港中文大學(深圳)、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學、中國人民大學(深圳)、中山大學(深圳)、哈爾濱工業大學(深圳)、北京大學滙豐商學院、南開大學深圳金融工程學院、暨南大學深圳旅遊學院、中科院深圳理工大學、清華伯克利深圳學院、天津大學佐治亞理工深圳學院等。另外還有十幾所研究生院。而計劃在深圳建設校區的名牌大學也不少,如北京大學、南開大學、武漢大學等。深圳也在自籌建設一批新的大學,如深圳音樂學院、深圳創意設計學院、深圳電影學院等。深圳的高等教育正在迅速崛起!

不僅是深圳,廣東珠三角很多城市都是內地高校建設分校的首選,珠海也聚集了很多名校分校區。而香港和北京是向廣東轉移教學資源最積極的兩座城市。據深圳教育人士透露,未來二十年,香港、北京的大部分高校都將在東南沿海建設第二校區,而珠三角是首選!

從上表可以看到,廣東近年新大學的投資超過1000億元,如此大手筆世界罕見!香港的大學正扎堆在廣東建設新校區,目前香港四大高校已有三家在廣東建設校區,僅香港大學還沒行動。隨着大陸學生赴港就讀的意願降低,香港的大學爲求生存必然紛紛來內地建設校區。

高教資源迅速向廣東聚集將產生哪些影響?

1、加速廣東成爲世界科技中心的步伐。在沒有多少大學資源前,廣東的科技就已經走在了全國前列,未來有了優秀研究型大學支持,廣東的科技創新將突飛猛進!

2、未來20年,廣東有望成爲世界熱點留學目的地。隨着中國經濟和科技崛起,未來會有越來越多的外國人選擇來中國留學,教育會成爲一項龐大的盈利性產業。

3、深圳有望成爲中國重要高教中心之一。不僅國內名牌大學青睞深圳,外國知名大學也對深圳趨之若鶩,目前已有莫斯科大學、伯克利大學、佐治亞理工學院等在深圳開設了學院,未來將會有更多名牌大學雲集於此,補齊深圳的教育短板!我建議把惠州和深圳合併,以解決深圳可用土地短缺的問題,深圳可以把稔平半島建設成爲高等教育中心,吸引全球知名高校來此合作辦學、建設分校。

4、教育將進一步鞏固廣東在科技和經濟上的領先地位。廣東有望成長爲類似於美國加利福尼亞州的超級經濟中心,成爲未來驅動世界科技和創新的力量!

5、未來人口將繼續向廣東彙集,到2030年廣東人口可能會超過1.5億,不僅有中國人,外國人也將超過百萬,這讓珠三角有可能成爲中國第一個多元種族、多元文化地區。這將極大衝擊中國人的思想,對中國的社會產生深遠影響。

6、加劇中國教育不平衡現象。世界多數國家的高等教育都是不平衡的,美國最著名的高校多分佈於東西海岸,英國高校集中在牛津、劍橋兩郡。但中國人的功利性會讓教育不平衡更極端!在中國地方眼裏,大學不僅是教育機構和科研機構,更是重要的社會資源和政績表現,行政參與會讓本就隨經濟流動的師資加快向發達地區流動。可以預見,中國高教的不平衡在未來將會繼續擴大。珠三角、長三角等發達地區將以經濟優勢獲得教育優勢,未來教育優勢將鞏固其經濟優勢,從而形成馬太效應。

未來中國會形成珠三角、長三角、北京、武漢、西安和成都六大高教中心。目前中國有1200多所本科院校,而美國具備頒發學士以上學位的大學達2600多所,以中國的人口和不斷增長的留學生數量,中國大學數量完全可以再翻一番。

高等教育其實是非常賺錢的朝陽產業,留學生每年爲美國帶來的直接收入就高達500億美元,加上日常消費,留學生對美國經濟的貢獻在1500億美元以上。廣東作爲經濟強省,應該對高等教育進行周密規劃,實現一流大學崛起,將高教打造成推動經濟發展和支撐科技創新的支柱性產業!

相信隨着越來越多的外國大學進入中國,中國的高等教育也將走向世界!中國必將成爲世界學術的中心,留學生心目中的聖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