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也正因此,作爲一本高級教材,新概念英語4對自身的定位並不是一本英語美文選,而是一本能啓迪學生心智,啓發學生進行深度思考的讀物。甚至還有人認爲教材裏面很多文章晦澀難懂,脫離實際,並不值得學習。

  新概念教材在中國的英語學習者中一直享有盛譽,它的一個突出優點是難度體系編排非常合理,從第一冊的英語初階到最後一冊的流利英語,幾乎所有層次的學習者都可以找到適合自己的材料。有意思的一點是,在新概念英語全部4冊的銷量中,從新概念1到3銷量逐級上升,而到了新概念4則出現了明顯下滑——從各個電商網站給出的數據來看,新概念4的銷量還不到新概念3的三分之一。

  造成這一情況的原因不難理解:新概念4的難度要遠遠高於前面幾冊,這導致很多人望而卻步。曾經有不止一名學生向我反映新概念4難度實在太高了,花了很大力氣都讀不懂。甚至還有人認爲教材裏面很多文章晦澀難懂,脫離實際,並不值得學習。那麼,新概念4究竟是一本什麼樣的教材,它值得我們學習嗎?

  在回答上面的問題之前,我們不妨先思考一名中級水平的英語學習者要提升到高級階段會遇到哪些障礙。詞彙量?語法水平?新概念英語的主編亞歷山大(L.G.Alexander)在序言中給出了答案:

  The student who has successfully completed an intermediate course in English often has good reason to feel disheartened when he embarks on an advanced course. The reason for this is not so much that he has at his command only a fair limited vocabulary, but that he is suddenly thrust into the world of ideas. The biggest barrier, particularly with younger students, is not language as such, but mental maturity.

  成功地學完中級教程的學生進而學習高級教程時,有時會感到信心不足,產生這種感覺是有理由的。出現這種情況的主要原因不是因爲學生掌握的詞彙量有限,而是因爲他突然被拋入思想的海洋。最大的障礙不是語言問題,而是心智尚不成熟,對於年輕的學生來說尤其如此。

  亞歷山大認爲,制約我們英語水平進階的最大障礙並不是語言本身,而是心智的成熟程度。認真練習過口語和寫作的同學相信對這句話心有慼慼。如果你面對一個話題感到無話可說,很多時候並不是因爲你詞彙量不夠,而是因爲你沒有想法。而想法來源於你對這個話題的認識和對整個世界的理解,這與一個人的心智成熟程度是息息相關的。

  也正因此,作爲一本高級教材,新概念英語4對自身的定位並不是一本英語美文選,而是一本能啓迪學生心智,啓發學生進行深度思考的讀物。如果說新概念2和3是授人以魚,那麼新概念4在此基礎上還做到了授人以漁。它不僅僅教學生單詞和語法這些基本知識,還教學生如何思考——這也是這本教材的最大價值所在。

  新概念4的48篇課文都是經過精挑細選而來,有不少出自大師之手。這些文章涉及教育、哲學和文化等多個領域,具有很強的思辨性和人文關懷。語言可能會過時,但思想不會。新4裏面很多文章雖然寫於上百年前,但放在今天仍然振聾發聵,具有很強的現實意義。

  舉個例子,很多人都認爲體育能帶來國家之間的和平,但在新4第六課裏面,你會看到這樣的觀點:

  At the international level sport is frankly mimic warfare. But the significant thing is not the behaviour of the players but the attitude of the spectators: and, behind the spectators, of the nations. who work themselves into furies over these absurd contests, and seriously believe--at any rate for short periods--that running, jumping and kicking a ball are tests of national virtue. (George Orwell, The sporting spirit)

  作者認爲,在國際賽場上,運動員的表現關乎國家臉面,表面的輸贏之爭其實是國家榮譽之爭,由競技體育引發的衝突並不少。

  又比如,幾乎全世界都存在一種“一代不如一代”的思想風氣,人們經常指責當今的年輕人是“垮掉的一代”,但菲爾登·休斯(Fielden Hughes)在他的文章Youth裏對年輕人進行了辯護:

  People are always talking about ‘the problem of youth’. If there is one—which I take leave to doubt—then it is older people who create it, not the young themselves…There is only one difference between an old man and a young one: the young man has a glorious future before him and the old one has a splendid future behind him: and maybe that is where the rub is.

  作者認爲年輕人雖然可能會狂妄自負,但他們朝氣蓬勃,無拘無束,代表了新的生命和希望,這與成年世界的卑鄙虛僞形成了鮮明對比。年輕人應該是值得鼓勵和尊重的。

  除了思辨性之外,新4的文章還涉及到大量文化背景知識,如果不提前做一些功課,這些文章讀起來會比較費勁。舉個例子,在講美國西部電影的文章 Williams S. Hart and the early ‘Western’ film (威廉·S.哈特和早期的“西部”影片)裏面有這樣一個句子:

  Men accustomed to struggling for survival against the elements and Indians were bewildered by politicians, bankers and businessmen, and unhorsed by fences, laws and alien taboos.

  習慣與大自然和印第安人做鬥爭以求生存的拓荒者被政客、銀行家和商人搞得暈頭轉向,最後被圈地、法律和外來的清規戒律所擊敗。

  理解這句話需要結合文章時代背景:19世紀初期美國西部處於開拓時期,牛仔們騎馬放牧畜羣,廣闊天地任他們馳騁。爲了生存,他們與大自然(the elements原意是“惡劣的天氣”,在這裏引申爲“大自然”)和印第安人鬥爭。但隨着文明的逐漸滲入以及經濟的發展,開始出現了政治家、商人、銀行家等,同時也出現了劃分疆界的藩籬(fences)以及法律和各種清規戒律。所有這些使牛仔們失去了以往自由自在的生活,所以文章中才有unhorsed by fences(被藩籬趕下馬,引申爲被擊敗)這樣的說法。

  又比如,第44課Patterns of culture這篇文章對文化進行了很有深度的討論,其中有一些類似這樣的句子:

  The life history of the individual is first and foremost an accommodation to the patterns and standards traditionally handed down in his community…Every child that is born into his group will share them with him, and no child born into one on the opposite side of the globe can ever achieve the thousandth part.

  個人的生活史首先就是適應他的社會世代相傳形成的生活方式和準則……每一個和他誕生在同一個社會中的孩子和他一樣具有相同的習俗;而在地球的另一邊,誕生在另一個社會的孩子與他就很少有相同的風俗。

  深入理解這篇文章需要我們對作者的學術背景以及主張有所瞭解。文章作者本尼迪克特(Ruth Benedict)是美國二十世紀著名的人類學家以及詩人,同時她也是《菊與刀》(The Chrysanthemum and the Sword)的作者。她推崇“文化相對主義”(cultural relativism),該主義認爲,研究某個社會的文化必須考慮這個社會特有的背景,文化之間雖然有所差別,但卻沒有優劣之分。因爲生活在不同文化中的人們具有不同的心理素質,所以他們對生活會有不同的心理反應。而這篇Patterns of culture即是對這種“文化相對主義”的一個闡述。(關於cultural relativism的更多說明,可以參考:https://en.wikipedia.org/wiki/Cultural_relativism)

  正因爲以上這些特點,新概念4的學習方法與前面的幾冊應該有所區別。新概念2和新概念3的學習側重於積累單詞和語法等語言知識點,但如果到了新概念4還只停留在背單詞和長難句分析這些細枝末節上,就有點因小失大了。新概念4的學習應該注重培養思辨能力。爲了真正讀懂一篇文章,我們需要查閱大量的背景資料,深入分析作者的言外之意,在這個過程中我們能夠培養獨立探索與思考的能力,而這種能力纔是讓我們實現英文水平進階的關鍵。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