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彼時,大亞聖象公告稱,控股股東大亞集團提議解除陳建軍擔任的公司董事等職務。從大亞聖象的年報來看,陳曉龍擔任公司董事長,以及大亞科技的董事。

6月1日早間,大亞聖象發佈公告稱,公司董事長陳曉龍因突發疾病,醫治無效,於5月31日不幸逝世。公司各項經營和管理活動一切正常,無其他應披露而未披露事項。

事實上,陳曉龍逝世背後,是這場母子反目、兄弟反目已經進入的尾聲。

制衡

2015年4月28日上午,大亞集團董事局主席兼總裁、大亞聖象家居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兼實控人陳興康,因意外摔倒,經搶救無效不幸逝世,走完了70年的傳奇一生。這次意外在讓大亞集團失去“領頭雁”的同時,改變了公司未來五年的走向,也爲此後陳氏家族爭論不休的內耗埋下了伏筆。

大亞集團共有四位法人股東,分別爲丹陽市意博瑞特投資管理有限公司、丹陽市卓睿投資管理有限公司、丹陽市文達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和丹陽市思赫投資管理有限公司。

其中,卓睿投資又分別持有意博瑞特16.7%的股權、文達投資100%的股權和思赫投資45.628%的股權,文達投資持有意博瑞特12.4%的股權。

原本大亞集團的創始人陳興康通過100%持股卓睿投資及持有意博瑞特51%的股權,實際控制着大亞集團。然而,陳興康不幸逝世,由於生前未立遺囑,因此戴品哎、陳建軍、陳巧玲、陳曉龍四人分別依法繼承陳興康在意博瑞特和卓睿投資的股權。

根據大亞科技2015年8月披露的公告,戴品哎持有意博瑞特31.875%的股權和卓睿投資62.5%的股權,三位子女各自持有意博瑞特6.375%的股權和卓睿投資12.5%的股權。

同年8月,四人簽署了《一致行動人協議》。《協議》約定,如果四方難以達成一致意見,則由戴品哎按照其意見決策並執行。四人成爲大亞集團、大亞聖象之共同實際控制人。

戴品哎握有大部分股權,三位子女的股權均衡,再加上協議的制衡,豪門子女奪權的戲碼應該不會上演。

但事實並非如想象中簡單,家族內訌、兄弟反目的戲碼,終究還是來了。

反目

陳興康去世後,偌大的集團也不能少了“領頭羊”。而在上述四人中,戴品哎早已退休;陳巧玲自2001年起一直在江蘇銀行丹陽支行任職。因此,候選人的範圍就縮小至陳建軍、陳曉龍兩兄弟之間。

根據《每日經濟新聞》報道,不論在大亞集團,還是在大亞聖象,陳曉龍均比他的哥哥獲得了更高的職權。

兄弟倆各自分管業務,外界將其解讀爲大亞聖象實施家族“雙頭治理”模式:長子陳建軍分管聖象地板,弟弟陳曉龍掌管大亞人造板。

根據《等深線》報道,陳曉龍曾表示:“他們兩位之前都沒有在公司工作過一天,對情況也不熟悉、不瞭解,我在公司跟老先生一起工作過11年,對公司整體情況更加了解,才推舉做接班人,擔任董事長職務。在我做董事長期間,只要經營不發生重大問題,原則上不變換,企業出現嚴重危機纔會要求更換董事長。不像有些人講的輪流坐莊,這些都沒有說過。”

上海市錦天城律師事務所律師徐一兵受戴品哎、陳建軍委託,在江蘇丹陽接受《等深線》記者獨家採訪時表示,陳興康老先生去世後,家庭內部曾召開會議,約定董事會每屆任期三年,“三年一輪換”,先由陳曉龍代表家族主持公司全面工作,陳建軍負責聖象地板業務。但在2018年的輪換節點,一些問題開始顯現,公司治理權沒能實現輪替。

面對《等深線》記者要求出示家族會議記錄的請求,陳建軍和陳曉龍雙方均未提供。

徐一兵則告訴《等深線》記者,家族股東之間發生內部矛盾的真正原因,並不是戴品哎將股權轉讓給陳建軍後造成兄弟間的股權失衡,而是公司治理權“三年一輪換”的約定沒有實現等諸多因素導致。大亞聖象董祕辦負責人也表示,矛盾紛爭主要由於陳興康老先生突然去世沒有留下遺言,太突然沒來得及安排接班人問題。

直到2018年7月,大亞聖象的一紙公告將家族內訌間接地公之於衆。

彼時,大亞聖象公告稱,控股股東大亞集團提議解除陳建軍擔任的公司董事等職務。同時,大亞集團推薦吳文新爲公司第七屆董事會董事。另外,大亞聖象還公告,公司高管吳谷華、陳鋼提出辭職。

2019年7月10日,《江蘇法制報》刊登了一則“大亞集團控股股東嚴正聲明”的文章。聲明人爲戴品哎、陳建軍。

《聲明》稱,2018年7月6日,在鎮江公證處的公證下,戴品哎將其持有的意博瑞特31.525%的股權和卓睿投資54.5%的股權依法轉讓給陳建軍。

這次股權轉讓後,權利的天平正式傾斜:陳建軍持有意博瑞特37.9%的股權、卓睿投資67%的股權,這也意味着,陳建軍和戴品哎成爲大亞集團的控股股東。

《聲明》顯示,2018年8月2日,意博瑞特召開股東會通過決議,由陳建軍擔任公司執行董事兼總經理,並擔任公司法定代表人;2018年8月27日,卓睿投資免去陳曉龍的公司職務,委派陳建軍擔任文達投資執行董事,爲公司法定代表人;同時,意博瑞特和卓睿投資均要求陳曉龍移交公司證照、公章印鑑、財務賬冊等公司財物。

值得注意的是,《聲明》中稱,因陳曉龍拒不依據意博瑞特股東會決議和文達投資股東會決議向陳建軍先生移交相關公司的證照、公章印鑑等公司財物,意博瑞特和文達投資已依法向丹陽市人民法院提起公司證照返還訴訟。

丹陽市人民法院對上述公司證照返還糾紛一案已進行了裁定,案號爲丹陽市人民法院蘇1181民初7781號。不過,陳曉龍以管轄權異議向鎮江市中級人民法院提出上訴。此後鎮江市中級人民法院審議認爲,一審法院對此案具有管轄權。上訴人的上訴理由不能成立,予以駁回。

最終經審理,丹陽市人民法院和鎮江中院均認爲,2018年8月2日意博瑞特公司臨時股東會會議的召集、表決程序及會議內容均不違反《公司法》和公司章程的規定,且表決內容不損害公司和股東利益。

記者查閱天眼查發現,目前意博瑞特、文達投資的法定代表人均是陳曉龍。對此《聲明》中則稱,意博瑞特、文達投資兩公司證照、公章印鑑等處於失控狀態,凡涉及上述兩公司用印事項時,均應附加現任公司法定代表人陳建軍的親筆簽名。

從大亞聖象的年報來看,陳曉龍擔任公司董事長,以及大亞科技的董事。陳建軍則擔任大亞科技的董事長及總裁,以及大亞聖象的董事。

尾聲

今日一則公告,似乎將大亞聖象尷尬的紛爭倏地畫上了句號。

事實上,根據《證券時報》報道,兄弟二人的矛盾在今年上半年終於化解:就在5月19日舉行的大亞聖象2019年度股東大會上,兄弟二人共同接待投資人。“當時很多投資者也能看出來,兄弟兩人冰釋前嫌。”大亞聖象人士向e公司記者表示。

5月19日晚間的公告顯示,陳曉龍被選爲公司第八屆董事會董事長,陳建軍被選爲非獨立董事。大亞聖象人士表示,“兄弟兩人已經明確,由哥哥陳建軍負責大亞集團,弟弟陳曉龍負責大亞聖象。”

知情人士介紹說,當天中午陳曉龍還在與人一起討論工作和公司的未來戰略規劃,下午坐車時也在打電話討論工作。結果就在汽車行駛到高架橋上時,陳曉龍突發異常,司機回頭發現情況不好,趕緊把車停在高架上並撥打了120,此後又將其送往醫院搶救,但最終陳曉龍因搶救無效當晚離世。據介紹,陳曉龍離世可能因心臟疾病引發。

公司相關人士表示,目前還沒來得及選舉新任董事長,“現在具體工作由哥哥陳建軍兼着,公司的運營仍然正常。”

陳曉龍:

本科經濟學學士、英國工商管理碩士學位。

2002年至2005年任大亞控股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

2006年至2011年任大亞科技集團有限公司財務總監助理;

2011年5月至今任江蘇綠源精細化工有限公司董事長;

2015年7月至2019年8月任大亞科技集團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兼總裁;

2015年7月至今任大亞科技集團有限公司董事;

2015年9月至今任公司董事長;

2018年6月至今任聖象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裁。

陳建軍:

復旦大學工商管理碩士。曾任職鎮江市對外貿易公司、丹陽市對外經濟貿易委員會,曾任公司董事、聖象集團有限公司總裁。

2015年7月至今任大亞科技集團有限公司董事;

2019年8月至今任大亞科技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總裁;

2019年12月至今任公司董事。

在陳興康去世當年,公司營收同比下滑了9.04%,爲76.77億元。大亞聖象在2015年的年報中稱,2015年對公司來說也是極不平凡的一年,公司在毫無準備的情況下,經受了突然失去陳興康董事長的各種考驗,公司在陳曉龍董事長領導下最終平穩過渡。

近幾年,儘管大亞聖象的營收每年都在同比增長,但營收增收卻越來越慢,公司2018年的營收僅比上年同期增長3.02%。木地板業務2018年營業收入爲50.47億元,佔營收的69.50%,雖然該業務的毛利率爲41.95%,但毛利率比上年同期僅增加0.71個百分點。

大亞聖象2019年報顯示,去年營業收入72.98億元,同比增幅僅爲0.51%;實現營業利潤8.59億元,同比減少4.60%;歸屬上市股東淨利潤約7.2億元,同比下降0.72%;每股收益下降0.76%至1.3元;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淨額僅爲5.49億元,下降45.28%。

這家國內地板和人造板生產銷售行業的龍頭企業,去年的利潤增幅3年來首次出現下降,同時營收增幅也在持續收窄,至今仍未達到創始人陳興康最後一年掌舵,也就是2015年的營收水平。

而時間來到2020年,截止2020年3月31日,大亞聖象營業收入7.5488億元,歸屬於母公司股東的淨利潤5552.8408萬元,較去年同比減少188.0338%,基本每股收益0.1元。

去年7月,大亞集團公告因籌劃不善,造成資金週轉困難,大亞集團及其下屬控股子公司共有3.69億元的銀行借款逾期未及時歸還。

不過值得一提的是,大亞聖象5月28日晚間發佈公告稱,大亞聖象家居股份有限公司股票於2020年5月27日、2020年5月28日連續兩個交易日收盤價漲幅偏離值累計達到20%以上。經覈實,公司、控股股東和實際控制人不存在關於本公司的應披露而未披露的重大事項,或處於籌劃階段的重大事項。

今日,大亞聖象盤中一度漲停,截至收盤,上漲7.85%,報15.80元/股。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