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今年5月的國風音樂盛典上,很多聽到這首歌曲的人,並沒有看過《陳情令》這部電視劇,但依然能從周深的演唱中,聽出這個人物的悲情,結局的悲慘。一個再惡的人,內心還保留最後一絲善念,一點被愛的渴望,對糖的執念就是證明,但,這樣的經歷,這樣的人生選擇,也註定了他不會像魏無羨一樣,有一個善終的結局。

2020年5月,國風音樂盛典——春暉紀,周深兩首國風音樂壓軸演唱,《大魚》一如既往地悅耳動聽,“魚尾巴”吟唱又唱出了新的味道。


更讓人驚豔的是

2019年《陳情令》在南京的演唱會上,周深一曲《荒城渡》演唱完,觀衆才恍然,這纔是一場音樂會該有的水準,這次又是一場“行走的修音師”名場面。

在今年5月的國風音樂盛典上,很多聽到這首歌曲的人,並沒有看過《陳情令》這部電視劇,但依然能從周深的演唱中,聽出這個人物的悲情,結局的悲慘。

著名的音樂人耳帝評介說,通過與唱片版的清冷縹緲相比,現場版唱得更加紮實有力,更具有感染和穿透力,重點提出這首歌的難度之大。由此也看得出,周深的唱功,這兩年進步神速。


也許人們能從音樂中聽出人物曲的悲情,但這個人物悲劇的程度,遠遠超出你的想象。

薛洋:從不被這世間善待,一顆糖成了最後的眷戀

《陳情令》重點講了魏無羨和藍忘機兩個主角的故事,而薛洋其實是其中一個反面角色,在義城篇,與曉星塵組成的CP,算是這段故事的兩個主角。

關於薛洋的人物介紹是這樣的,嗜甜如命,英俊討喜,一笑時露出一對虎牙,

從前半段的介紹,怎麼看都像個孩子。

薛洋其實更像是魏無羨的另一面,他們有着相似的經歷,魏無羨從小受欺凌,被兇狗追趕,長大後的他對狗依然有着巨大的恐懼,其實是他


但是命運讓人難以琢磨,薛洋不像魏無羨那麼幸運,有那麼照顧他的江叔叔,還有那麼疼愛他的師姐,還遇到了人生知己,頑劣亂來卻看透他內心的藍湛。

魏無羨擁有過幸福的生活,感受過愛,內心依然能夠保持善良,對這世道也能保有善意。

但是薛洋不同,人們只知道他有多壞,做過多少惡事,卻鮮有人知他受過怎樣的苦。

薛洋小時候,沒有父母,一個人流浪街頭,7歲時受櫟陽常氏常慈安哄騙,爲了一盤點心去送信,信送到了反而叫人暴打一頓,點心也沒了。

最後還被常慈安所駕牛車碾過左手,左手小指當場碾成了血泥,左手手骨全碎。

一個從小到大經常被欺負,從來沒有被善待過的人,又無從尋求到幫助,爲了保護自己,爲了生存下去,他只會用“

直到薛洋死裏逃生,重傷之下被盲眼的曉星塵發現並救助,不明真相的曉星塵,與之相伴,但一步錯,步步錯。


當曉星塵得知薛洋的身份,得知被欺騙了幾年,無法接受自己一直將仇人當做好友,善意被人踐踏,雙手沾滿了無辜之人的鮮血,還親手殺了摯友宋嵐等一系列打擊之後,選擇了自刎。

曉星塵死後數年,薛洋一直在收集曉星塵殘魂,保留曉星塵屍身,留着那一顆曉星塵送給他的糖,但曉星塵再也不可能回來了。

八年後,魏無羨等人來到義城時,被藍忘機重創斷臂,留下一條左臂,左手掌心裏,還握着曉星塵給他的最後一顆糖。

一個再惡的人,內心還保留最後一絲善念,一點被愛的渴望,對糖的執念就是證明,但,這樣的經歷,這樣的人生選擇,也註定了他不會像魏無羨一樣,有一個善終的結局。

周深:聲音太特殊,挺過“被嘲弄”的時光,依然擁抱陽光

一首被周深唱過300多遍的《大魚》,幫他度過了一個聲音被接納的時期。瞭解他的人都知道,他擁有天使吻過的嗓音,清澈空靈,甚至比女生唱歌還美。


但對於一個男生來說,卻是有些異樣的存在,初中時期處於變聲期的男生,聲音都變得粗狂低沉,但周深卻並沒有。

這也讓他在那段時間,不敢在人前唱歌,周圍充斥着很多不好聽的話,這對於一個陽光正值青春的少年來說,是段非常難熬的經歷。

雖然現在周深是個話多且密的歌手,但在此前,他只是個害羞、安靜、內向的小男孩,甚至高曉鬆起初自掏腰包給他做專輯的時候,也因爲他過於羞澀的外表而猶豫過。

過去的經歷將伴隨着我們的一生,童年也刻在我的回憶裏,它們不曾消失,只是在成長的過程中被掩藏了,一旦被激發,這些記憶裏的東西,便會在某些場景下顯現出來。

經過這幾年的歷練,周深顯然已經成爲一名唱將,颱風也非常的穩,這和他的心態和努力密不可分。


小時候,每個人都或多或少經歷過不愉快的事情,可大可小,而周深可能經歷了超出常人的磨難,他沒有被過去的“嘲弄”打敗,一蹶不振,而是保持熱愛音樂的初心,堅持做好自己熱愛的事情。

當聲音不被接納時,偶然間他發現在網絡平臺唱歌,可以不用露臉,大家只聽到他的聲音,聽他唱歌,沒人在乎他的姓別,不會對他的聲音和外形的反差而指指點點。

就這樣,默默堅守着自己的夢想,正如他所說,

也是他的勇敢和對夢想的渴望,棄牙醫從音樂了,再加上他的天賦和努力,纔有瞭如今唱歌如此動聽的歌手,也終於讓他在音樂圈有了自己的一席之地。

周深也曾被世俗的惡意傷害過,但他選擇了

以前的他會糾結別人拿他的聲音與性別做對比,而現在,他坦然地接受了自己的聲音,併發揮它的長處,還成就了他的獨特風格。


喜歡周深的人,除了年輕人,還有很多幾十歲上了年紀的人,他們有些從來不追星,周深卻成了例外。

活了幾十年,第一次這麼粉一個歌手,不僅被他的聲音吸引,更忠於他的人品,甚至這輩子買的唯一的專輯就是周深的。

如今飯圈文化氾濫,許多人對追星開始大肆批判,其實追星這個事無所謂好壞,但是要追就追像周深這樣正能量滿滿的崽。

童年之謎:破除原生家庭神話

幸運的人用童年治癒一生,不幸的人用一生治癒童年。

成年人的行爲境遇,很多時候,都能從童年中找到影子,像薛洋,從不被善待的他,還是被曉星塵的一顆糖溫暖了,到最後手裏都還攥緊那顆糖。

關於兒童的內心世界發展,以色列作家、心理學家羅尼·索蘭在《童年之謎》一書中,給了詳細的見解。


這本書不僅細緻的解讀了兒童生命初期的情緒發展,在父母教育孩子時提供指導;同時,還解讀了原生家庭是如何對人產生影響的。

書中還指出了這種影響在伴侶之間互動,及育兒過程中將會起到什麼樣的作用,同時指出應如何對原生家庭的影響進行覺察,以便能夠終止這種“原生家庭神話”,真正吸納原生家庭的資源,摒棄原生家庭的劣勢,爲孩子創設一個不同的成長環境。

有大V說:

在某種程度上,這句話是有道理的,因爲一般大學畢業之後,經過3年左右在社會上歷練的時間,也該成長了。

但是,這個歷練的過程,不是每個人都是一番風順的,他們可能還需要更多的時間,去和過去和解,去接納自己和身處的社會。

我們每個人自身都包含有源於不同發展階段的各種客體關係層層記憶痕跡。這個隱藏的孩童在我們的內心深處迴盪,影響我們對當下情景的身體感覺和情緒反應,書中如是說。

但這些記憶痕跡不全是不愉快的,相信周深從一個內向靦腆的大男孩,到現在的話多且密又超多梗的歌手,跟他的家庭環境也密不可分。

周深在採訪中提到過他的父母,因爲他喜歡唱歌,父母就給他買了卡拉OK讓他唱,逢到過年還被父母叫過來,給親戚長輩們秀一秀。

從他的口中,多多少少體現出他的父母也是十分幽默寵愛孩子的。在這樣的家庭氛圍中長大,儘管成長過程經歷了一些考驗,但破繭成蝶後,依然能夠找回自己天真爛漫的本真模樣。


不管你在成長中經歷過什麼,它們都過去了,也許還存留在你的記憶裏,但你可以

你的每一個經歷,都是人生中寶貴的經驗財富,重要的是你的心態,你怎麼去面對,它會給你一個怎樣的未來,

希望我們都能成長爲自己喜歡的樣子,擁有像花兒般美麗絢爛的人生,未來成爲更好的自己,與君共勉之。

我是@花音澈語,一個有溫度的情感主播,關注我,就能持續收穫更多精彩內容。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