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孩子在不同的年齡階段,會受到不同的人的影響,小時候以父母、家人和老師爲榜樣。孩子是很敏感的,父母如果區別對待,他們也會爲了引起關注,會根據父母的態度而調整自己的行爲。

曾經有心理學家研究過出生順序對人格的影響,認爲出生順序會影響人們的心理發展,特別是人格的形成。因爲出生順序的不同,孩子們在家裏的地位也不一樣,最終會導致他們形成不同的風格。

其實孩子之所以要佔據父母更多的愛,主要是潛意識裏有求生的慾望。對於還沒有經濟收入、生存能力弱的他們而言,只有引起父母的關注,擁有父母的愛,他們的生存幾率纔會更高。

因此,在許多二胎家庭裏,我們都會發現這樣的現象:

長子/長女更愛發號施令?

家裏的老大在長輩面前會表現得乖巧聽話,但私下裏也許會這樣的年齡的優勢,對弟弟妹妹發號施令,甚至欺負他們。

對於老大來說,他們曾經擁有父母完整的愛,但在弟弟妹妹出生後,父母不再以他們爲唯一的中心,這種落差會讓他們缺乏安全感,害怕因爲自己的犯錯而得不到父母的愛。

所以老大會表現出更高的服從性。也會擁有較低的自我效能感,這往往體現在長大之後,他們更傾向選擇更有成就感的工作,來尋找存在感。

老幺缺乏責任心?

而家裏的小兒子跟小女兒,性格往往活潑鬼馬,在被哥哥姐姐欺負時會採取迂迴的策略,習慣用哭鬧來引起家人的關注,保護自己,避免被欺負。

在老幺的眼裏,他們一出生就跟哥哥姐姐共享父母的愛和家人的關心,所以不會出現心理危機,但是隻要闖禍就有哥哥姐姐頂包,這會削弱他們的擔當意識和責任心。

其實孩子表現出來的性格差異,是爲了獲取父母的愛,只不過採用的方法不同而已。

爲什麼出生順序會影響人格?

1.父母對孩子的區別待遇。

孩子是很敏感的,父母如果區別對待,他們也會爲了引起關注,會根據父母的態度而調整自己的行爲。

比如如果父母對於老大比較嚴格,而對幼子比較寵溺時,老大會不斷要求自己取得更好的成績,和幼子會經常吵鬧,以此來取得父母的關注。

2.孩子之間有年齡差。

研究發現,兩個孩子的年齡差距越小,他們之間的競爭會越大,往往較早能自己解決問題,也會養成共同的興趣愛好。

如果兩個孩子的年齡差距在4歲以上,彼此之間的競爭會比較少,老大會照顧幼子,而幼子也常常老大爲榜樣。

3.受他人的影響。

孩子在不同的年齡階段,會受到不同的人的影響,小時候以父母、家人和老師爲榜樣。到了學齡期,則會受到同輩羣體的影響,這樣能讓自己更好的融入集體。

對於長輩而言,讓以身作則,讓自己成爲孩子學習的榜樣。

對同輩人而言,別干涉孩子交友,但要讓孩子知道是非善惡,要一步步的來引導孩子。

如何削弱出生順序對人格的影響?

出生順序對人格的影響,實際上大多數由人爲因素造成的。因此,父母更需要注意的是自己對孩子的教育方式:

1.別給孩子貼標籤。

父母很容易因爲孩子某些行爲,推斷出他是一個怎樣的人,其實孩子每天都在成長,父母所瞭解到的往往是孩子的某個片面。在養育的過程中,父母要平和客觀的看待孩子的問題,別輕易下結論。

2.根據孩子個性因材施教。

孩子的人格不能用簡單的“好”、“壞”來衡量,不同的人格,只是他們認識事物的方法不同而已,父母要多聽聽孩子的意見,別隨便否定他的感覺,要通過聽取孩子的表達,來了解他們行爲後面的原因,而且站在他們角度,來耐心的引導他們。

3.創造和諧的家庭氛圍。

在孩子成長過程中,很容易模仿家長的行爲。所以父母要約束自己的行爲,比如禮貌待人,別輕易發脾氣。同時,父母之間也要保持和睦的夫妻關係,讓孩子能夠正確的對待人際交往,更好的去跟別人打交道。

上面的方法您學會了嗎,每個寶寶的成長期間避免不了一些小的問題,正確的引導和教育可以使他們領先再起跑線上,那麼本期就暫時到這裏啦,關注我,下期同一時間不見不散!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