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們要說的這個歷史人物,實在是了不得的,是四朝國丈,由於他的三個女兒,成爲三個不同朝代的皇后,繁衍了三朝皇帝的血脈,他就是獨孤郎,按照今天的話說的就是帥哥一枚的獨孤信。
獨孤信(公元502年——557年)本名如願,北周時期雲中(今山西大同)人,史稱“美容儀,善騎射”。少年時代喜愛修飾,講究穿戴,故在軍營之中享有“獨孤郎”之美稱。獨孤信風度翩翩,雅有奇謀大略。太祖初啓霸業之時,他鎮守隴右之地,史稱“及信在州,事無擁滯。示以禮教,勸以耕桑,數年之中,公私富實,流人願附者數萬家。”“信在秦州,嘗因獵日暮,馳馬入城,其帽微側,詰旦而吏人有戴帽者,鹹慕信而側帽焉。其爲鄰境及士庶所重如此。”實際上也是當時的帥哥的模仿。
獨孤如願兼通文武之道,不僅是一名英勇善戰的武將,也是一位長於治理地方的官員。在坐鎮隴右,任秦州刺史的近十年中,“事無擁滯。示以禮教,勸以耕桑,數年之中,公私富實,流人願附者數萬家(遠近跑來歸附的流民有數萬家之多。)” 某日到郊外打獵,等到晚霞滿天,策馬回城,迎風急馳,帽子無意中偏到一邊。第二天起來一看滿城人都學他側戴帽子,獨孤如願名聲大噪,“信著遐邇”。宇文泰見他信著遐邇,能服衆心,特給他賜名爲“信”。這就是獨孤信的由來。
剛纔說了,獨孤信兼通文武,長於治理地方,因而他的官職也是多之甚多,這也成了他的煩惱,每次回覆官文都要在一堆印章中尋找需要的那一個章。他便想了一個辦法,把所有的印章內容刻在一枚印章上,於是就有了這枚有26面,14個有字印面、印文47字的煤精印。這枚印高4.5釐米,寬4.35釐米,呈球體8棱26面,其中正方形印面18個,三角形印面8個。有14個正方形印面鐫刻印文,分別爲''臣信上疏''、''臣信上章''、''臣信上表''、''臣信啓事''、''大司馬印''、''大都督印''、''刺史之印''、''柱國之印''、''獨孤信白書''、''信白箋''、''信啓事''、''耶敕''、''令''、''密''等。印文爲楷書陰文,書法遒挺拔,有濃厚的魏書意趣。它的發現將楷書入印的歷史提前了400多年。估計這個印章也是天下少有的印章。可謂天下第一印。
實際上獨孤信留給世人的不僅僅是這個刻了有26面,14個有字印面、印文47字的奇特的印章,更重要的是他生育了六子七女。兒女們自然能也繼承了父親高貴的血統和俊美的長相,個個出落得像模像樣,特別是七個女兒簡直是一羣鳳雛天仙,女婿當然不能是凡夫俗子。且看這些女兒所嫁之丈夫的情況,你就知道爲何將其稱爲天下第一岳父了。
長女嫁於宇文泰的長子宇文毓,就是後來的周明帝,長女就是“周明敬皇后”,生周宣帝宇文贇;四女嫁給大野虎的兒子大野昞(即李昞),生唐高祖李淵,李淵稱帝后,封母親爲“元貞皇后”;七女嫁給普六如堅(即楊堅),楊堅建立隋朝,他就是開國皇后“文獻後”,生隋煬帝楊廣。獨孤信的三個女兒,成爲三個不同朝代的皇后,繁衍了三朝皇帝的血脈。後世大家都知道的楊廣,李淵,全是他親外孫。
《周書·獨孤信傳》贊雲:“(獨孤)信長女,周明敬後;第四女,元貞皇后;第七女,隋文獻後。周、隋及皇家,三代皆爲外戚,自古以來,未之有也。”
這就說明獨孤信是三朝國丈了,可是那麼爲何獨孤信有被人稱爲“四朝國丈呢”? 這裏有個小故事,獨孤信的第五個女兒嫁給了北周的上柱國(大概相當於今天大元帥)宇文述,入隋,拜左衛大將軍,改封許國公。宇文述的長子隋護衛大將軍宇文化及,在揚州縊殺隋煬帝,立楊浩。公元618年(唐武德元年)九月,曰:“人生固當死,豈不一日爲帝乎!”於是毒殺楊浩,即帝位於魏縣,國號許,改元天壽,署置百官,封弟弟智及爲齊王,封弟弟士及爲蜀王。既然置百官,封弟爲王,必定先尊封父母,獨孤信的第五個女兒被封爲“皇后”定而無疑的,只是史書沒有記載下來,因爲“許國”數月之後就滅亡了,且被定性爲“賊寇”,所以就不能名正言順立傳了。
獨孤信後來被晉公宇文護逼迫在家中自盡,時年五十五歲。結束了自己的戎馬生涯的一生。
看了上文之後,你是不是感覺到獨孤信是天下第一岳父呢?
如您喜歡歷史與文化,請關注譚論古今,讓歷史與現實爲您照亮人生前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