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一方面,爲新人讓位,相比郭艾倫來說,於德豪更加年輕,這也是姚明當時將中國隊一分爲二的初衷。最後一點,就是戰術要求,由於陣容已經有吳前,所以在替補席上,需要一個進攻強點去帶動隊伍,最佳人選便是郭艾倫。

在姚明上任中國籃協主席之後,大刀闊斧做出了一系列的改變,這最有代表性的便是將中國男籃一分爲二。在當時很多人的眼裏看來,這個做法並不可取,因爲一個隊伍的實力就被其他國家隊吊打,分成兩隊豈不是自討沒趣。然而事實證明,姚明的做法取得了重大的成功,像趙睿、阿不都這些新人就在國家隊時期閃閃發光。

一批是由新人位置的男籃紅隊,主教練是李楠,另一批則是老將爲主的男籃藍隊,主教練是杜鋒。從成績上來說,紅隊表現更佳,不僅如此還在亞運會上奪得了冠軍,相比之下藍隊的處境有些慘。不僅在世界盃預選賽上連翻失利,還在比賽中跟其他隊伍發生了大規模的衝突。

當然這主要原因,就是三大主力球員未歸,易建聯、郭艾倫、李根這可是上屆奧運會上的主力陣容,他們的缺席給球隊的實力帶來了巨大下滑。不過在之後,郭艾倫傷勢痊癒重新復出,教練杜鋒卻讓他給於德豪打替補,那麼問題來了,這究竟是出於怎樣的原因呢?一方面,爲新人讓位,相比郭艾倫來說,於德豪更加年輕,這也是姚明當時將中國隊一分爲二的初衷。

目的就是讓更多充滿潛力的苗子能夠擁有更多的表現機會。在藍隊中,杜鋒就將吳前打造成了頂尖後衛,而於德豪在隊伍更多的作用是在防守端,杜鋒最喜歡這種態度積極的新人。另一方面,郭艾倫剛復出,需要時間過度,由於很長時期沒有經歷高強度的比賽,郭艾倫需要打替補進行調整。最後一點,就是戰術要求,由於陣容已經有吳前,所以在替補席上,需要一個進攻強點去帶動隊伍,最佳人選便是郭艾倫。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