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報·青春上海記者 郭穎

任天愛是上海電力大學應屆畢業生,突如其來的疫情,打亂了她求職的節奏。

“我4月中旬開始找工作,受疫情影響,春季校園招聘會推遲、招聘單位少、職務選擇面小、公開招聘公佈的工資待遇與去年10月校園招聘會同類職務提供的工資待遇相對低一些,優質崗位競爭更激烈。”這些,都成爲擺在任天愛面前的難題。

所幸的是,聚焦大學生重點羣體就業工作,自今年3月起,浦東新區2020年應屆畢業生在線就業服務月在“雲招聘”平臺展開。

抱着試一試的想法,任天愛在浦東就業“雲招聘”平臺上,填報了個人信息,並在線投遞了簡歷。沒過多久,就等到了企業回覆。經過線上和線下總共三輪面試,最終,任天愛與上海華虹(集團)有限公司達成就業意向。

“我的同學們大多都是通過線上招聘會聯繫到了單位,然後線上線下面試。”任天愛告訴青年報·青春上海記者,相比線下招聘,線上更加方便直接,比如說,對於薪資、目的、要求,同類型的單位一搜索一篩選就都有了,線上面試也比較方便,不用跑來跑去。

線上面試往往10分鐘內就能結束,如何提高成功率?任天愛支招:如果是用浦東就業微信號上的,就是企業方邀請面試,在微信上會有消息提示,點進去直接就是視頻面對面。“應聘者多的情況下,企業往往會選擇平臺上先視頻面試,面試時間會很短,面試完即刻就能收到企業是否有錄用意向的反饋信息。”

任天愛認爲,其實無論線上還是線下面試,成功率高的話還是因爲應聘者本身優秀。“履歷要提前準備好,圖文並茂可以更快讓面試官瞭解到你的過去經歷。經歷越豐富越好,可以淺談與工作崗位相匹配的部分。”

青年報·青春上海記者獲悉,浦東新區2020年應屆畢業生在線“雲招聘”平臺展開以來,已累計舉辦20餘場在線專場招聘會,涉及IT及信息服務、生物醫藥、汽車服務等多個產業專場以及張江、外高橋、臨港等多個區域專場;4月中旬,浦東國企專場的高校畢業生在線招聘會成功舉辦,共有18家集團公司下屬52家國資國企參與,提供崗位500多個,吸引到來自全球300多所高校的近5000名應屆畢業生求職,競爭最激烈的崗位應聘比達到180:1;4月下旬,聯合浦東新區團委、青聯以及工商聯分別舉行青年專場招聘會和民營企業應屆生專場招聘會,近50家企業參會,推出400餘個崗位;5月上旬,首次針對應屆生舉辦社工專場招聘,33個街鎮共推出66個崗位,招聘251人。通過跨部門協作,浦東新區將更多符合應屆畢業生特點的企業和優質崗位引入“雲招聘”平臺,鏈接各大高校,精準匹配企業發展與應屆畢業生求職的雙向需求。

下一步,浦東新區將支持事業單位加大納才力度,錄用高校畢業生比例不低於招聘總量的70%,擴大“三支一扶”等基層服務項目中的高校畢業生規模,鼓勵更多大學生到基層就業。同時,整合浦東各方資源,針對高校畢業生,深化智慧就業服務平臺,促進畢業生就業需求與用人單位崗位精準對接。

青年報·青春上海記者 郭穎

編輯:張紅葉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