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如劉姥姥一般,許多人提到王夫人,都會交口稱讚,說她菩薩心腸,謙恭慈善,對賈母也極爲孝順。如此,黛玉如果真的嫁給了賈寶玉,有這麼一位好婆婆,豈不是就一點都不用操心未來的日子是好是壞呢?這顯然是一廂情願的歲月靜好,更是一種異想天開。

因爲,王夫人從來都缺少包容心,她的手上早已沾滿了鮮血。賈珠死後,賈政從此不理她,可見她有責任;金釧兒,晴雯的死,也是因爲她致命性的一擊;林黛玉在榮國府,感嘆“一年三百六十日,風霜刀劍嚴相逼迫”,這刀這劍,大抵也是王夫人所發出。人們贊她,只不過是她將自己隱藏得很深很深。她又擁有着高高在上的地位,許多人更是隻會爲她唱讚歌。只要你細細地追查一番她的所作所爲,也一定不會感到意外。

一,犧牲元春,貪慕榮華

大家只猜測賈珠的悲劇與王夫人大有干係,元春的悲劇,又何嘗不是王夫人造成的。

想來,賈元春打小的時候也當是才貌雙全。迎春探春惜春寶玉個個氣質不俗,元春也當如此。元春教三四歲的寶玉讀書識字,成效斐然,可見其才華卓越。

面對這麼優秀的女兒,王夫人只想着把她往宮裏,想拿女兒的一生的幸福,換一點家族的榮耀,或自己的一副顏面。

或許,大家都以爲這都是賈政所爲。但是,大家只要看看薛姨媽,就不會這麼認爲了。她丈夫剛一去世,她就迫不及待地把寶釵往宮裏送,可見她們姐妹到底是心狠。而且,紅樓夢裏王家的人,個個都狠辣無比。王夫人自然也不例外。

進宮後的元春甚是不快樂,說皇宮是“不得見人的去處”。可見,她在皇宮是多麼的孤獨,悲慼。皇宮內的鬥爭之外,王夫人或許還不斷地讓她介入寶玉的婚姻,這更是會讓她無比憔悴。

設若元春的命運沒有被如此安排,而是像李紈一樣,嫁入一個榮國府門當戶對的家庭,相信,她的一生一定會幸福許多。說不定,對榮國府更加有益處。

二、疼愛寶玉,只是長期投資

元春那裏如此,王夫人在賈寶玉這裏也沒有親情可言。記得賈政在打賈寶玉之後,她說出了一句最狠的話。她說要是賈珠沒去世,死一百個賈寶玉她也願意。

原來她的愛是如此殘酷,是如此失了重心,她只愛有出息,只愛能夠給她帶來好處的兒女。這已經不叫愛了吧。她如此偏心,而且還是偏向功利,只會讓她的人生一步步走入到痛苦的深淵。

王夫人說出的話語,是如此的讓人覺得可怕,真不知道賈寶玉聽了之後,內心是否會留下陰影。她在賈寶玉面前感嘆說:“要他死了,豈不是有意要絕我。”她不知道,她如此作爲,又怎麼能夠贏得兒女的孝心呢?賈寶玉最後毅然決然地出家,也就可以看作是“你無情,我也無義”的一種選擇。只有林黛玉對她有情,她就爲林黛玉出家。

王夫人的教子方法,實在是失敗到家了。早已抹滅了親情與人性,也醜陋到家了。

三、警告黛玉,錯誤都是人家的

說來王夫人也真是好笑,黛玉剛一進榮國府,她就警告黛玉,讓她別去沾惹賈寶玉。

林黛玉覺得王夫人言語不妥,果斷回懟過去,說哪有女兒家去沾惹男孩子的道理。且看林黛玉的原話,說得十分明白:況我來了,自然只和姊妹同處,兄弟們自是別院另室的,豈得去沾惹!

王夫人就是這麼樣地不信任他人,只是一味縱容自己的兒子。事先想到的是別人帶壞了她的兒子,而不是想到自己沒有教育好兒子。往後,面對寶黛之間的爭吵,王夫人自是都會將錯處怪到黛玉頭上,讓黛玉揹負罵名。

只因王夫人一時還奈何不了林黛玉,看她攆走金釧兒是那麼樣的決絕,就可以猜到她將來對黛玉的狠心。那一回,明明是賈寶玉調戲金釧兒,是賈寶玉不對,王夫人卻之罵金釧兒。直到出了人命,她才記得要跟賈寶玉說些什麼。

王夫人不知道,金釧死了,賈寶玉原諒了她。往後,黛玉去世,賈寶玉是不會原諒她的。

四、利用王熙鳳,鉗制邢夫人

賈母也偏心,喜歡賈政這一房,讓王夫人當家,可謂是有些名不正,言不順。封建社會長幼有序,賈母應讓賈赦那邊的人主持榮國府的大局纔是。

對此,王夫人也有自知之明。但是,她卻聰明得很,讓自己的侄女王熙鳳嫁給賈璉,在讓王熙鳳過來當家,一下子就堵塞了悠悠之口。這一方面可以讓人覺得她不貪戀權位,注重培養“後浪”,另一方面,王熙鳳代表的是賈赦那一邊,邢夫人再有不滿,則是違背了“家和萬事興”的古訓。

其實,這一切只不過是王夫人在玩弄權術,牽着衆人的鼻子走吧。王熙鳳是她侄女,邢夫人的出身又登不上臺面,王夫人這是早就算到了王熙鳳必定會成爲自己的棋子。

而且,王夫人並沒有真正放權,王熙鳳只不過是在榮國府打打雜。王熙鳳在榮國府處理稍微大一點的事情前,都要請示王夫人。王夫人要乾的事情,王熙鳳必須言聽計從。王夫人收到秀春囊後審問王熙鳳,又逼迫王熙鳳抄檢大觀園,就是最爲明顯了例子了。

邢夫人終究是小門小戶的格局,算計不過王夫人。最終是賠了司棋又丟了面子。

五、打壓寶黛姻緣,只爲鞏固自身地位

王夫人心底,林黛玉不是不好,不是不適合做寶二奶奶,只不過是不符合她的利益罷了。賈母有意培養黛玉,讓黛玉嫁給寶玉,只不過是爲了讓王夫人早日出局。賈母的主持下,林黛玉嫁給了寶玉,當家立事了,王夫人就只能唱《涼涼》了。

相反,王夫人如果成就了金玉良緣,她自是能很好地掌控住薛寶釵。榮國府的未來就是她的未來。

基於此,我們完全可以說,寶釵進京待選無果而終,很有可能是王夫人勸薛姨媽放棄的結果。之後寶釵嫁了寶玉,也一直不外嫁,也定是王夫人給了他們承諾。賈母一旦仙逝,王夫人立馬就可成全寶釵。

只是可惜黛玉寶釵兩位女子,成爲了賈母王夫人之間鬥爭的犧牲品。只要王夫人稍微溫和一點,退讓一點,或者像賈母一樣爽朗一點,亦或真有一顆菩薩心腸,不那麼注重功利,大家的命運也不至於都那麼樣悲慘。

王夫人看起來老實巴交,不會說話,木頭人一般,都只不過是她最善於隱藏自己的企圖罷了。她沒有劉姥姥所說的菩薩心腸,是紅樓夢裏最冷血的一位。大家身邊如有王夫人這樣的老實人,無論是上司,還是朋友,都要遠離。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