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苦难时代的漫画记忆:85岁“三毛”的背后故事

1947年的一个冬日,漫画家张乐平在回家的路上,看到三个身形瘦弱的流浪儿,挤在一个小火炉前烤火,衣衫单薄的他们冻得瑟瑟发抖。第二天一大早又经过那里时,三个小孩中的两个已经被冻死了。


在垃圾箱里翻食物的三毛

如此悲惨的场景,在张乐平的心里留下深刻印象,彼时的上海受到战乱影响,每天都有人或流落街头,或在贫病交加中死去,其中不乏年龄幼小的孩童。

后来,张乐平用画笔记录下了这一切,于是就有了我们耳熟能详的漫画经典《三毛流浪记》。

那个“圆鼻光头三根毛,贫困凌辱一身扛”的小男孩,成为几代人的童年记忆。

其实很多人不知道的是,“三毛”形象第一次出现不是在1947年,而是在1935年。这样算来,说三毛是85岁的“老头子”并不为过。


张乐平先生与小读者们

从1935年7月开始,《晨报》副刊《图画晨报》上,陆续刊登了张乐平以“三毛”为主角的漫画故事。到了抗战时期,张乐平到南京、武汉、长沙等地,进行“漫画抗战”活动,三毛系列的创作一度停摆。

1946年,张乐平重新在《申报》等报纸上连载“三毛从军记”,其后的《三毛流浪记》更是让这个苦命又善良的小男孩,成为家喻户晓的明星。

02 让人牵肠挂肚的孤儿“三毛”,是暗夜中的点点星辰

20世纪4、50年代的“三毛”,到底有多火呢?

据张乐平先生之子回忆,上海市民每天都盼着三毛故事的发展,为他的命运走向而忧心。许多读者纷纷寄信件、衣服鞋子、食物到报社,希望三毛能吃得好一点,穿得暖一点,还有人提出想要领养小三毛。


三毛的悲惨命运让读者心酸不已

人们对三毛的遭遇投注了无限的同情,就像当年狄更斯的《远大前程》发表后,很多伦敦人每天都会到码头上,看到靠岸的船只就要问上一句:“小皮普回来了吗?”

虽然是虚构的人物形象,但三毛的经历,折射出一个真实时代的影子。

“三毛之父”张乐平同样有过凄惨的少年时代。

9岁那年,母亲去世,小学刚上完,父亲已无力供他继续读书,只能早早到一家木行做学徒,每天从早忙到晚。

难得的空闲时间里,他偷偷地在吸水烟用的纸媒上画画,被老板发现后,又是一顿拳打脚踢,整个人都晕了过去。

故事里的三毛有时在街头捡烟屁股卖钱,有时给人擦皮鞋、推黄包车,他居无定所,晚上只能靠把旧报纸盖在身上御寒。即便如此,他还是经常遭到各种恶霸的欺凌。

最令人心酸的一段问话,是这样的:

--你的家呢?

--我没有家了。

--你的父母呢?

--已经不在了。

--他们什么时候过世的?

--我不知道。


孤儿三毛

张乐平借由三毛这一形象,展示出旧社会底层人民的生活情状,以写实的笔触对那个时代进行无情的批判。

与此同时,“三毛”虽然受尽欺辱,但他一直保持着正直、善良、温暖的性情,宛若黑暗中的点点星光。

在车水马龙、灯红酒绿的旧上海,三毛们身处社会的最底层,他经常受到无缘无故的怀疑、谩骂和殴打。但他不仅没有对苦难屈服,还用自己微弱的力量与之对抗,保护比自己更弱小的人。

有一次,他好不容易捡了一桶烟头,在排队等着出售的时候,看到一个小男孩在抹眼泪。原来他半夜过来排队,不小心睡着了,烟头被人偷了个精光。

三毛见状,就把自己所有的烟头都倒进了小男孩的桶里,尽管这一天他都没有钱没吃的,看到热腾腾的烧饼只能干吞口水。

三毛把自己辛苦捡来的烟头,送给了更苦的小朋友

还有一次,他看到有人落水,周围的人都在看热闹,只有三毛奋不顾身跳了下去,把落水儿童救了上来。他所具备的勇气和力量,是许多成年人都无法做到的。


救人之后,被救儿童的妈妈给三毛盖被子,这是他难得的温暖时刻

身处深渊,却不忘凝望星空,三毛的悲惨遭遇和善良本心之间的强烈对比,让每个读者都深深为之触动。

03 累计销量超千万册的“三毛”,堪称真正的国漫之光

在过去的几十年间,“三毛”的形象早已深入人心。它被多次改编为电视剧、电影和动漫作品,还被翻译成多种语言,在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出版发行。据不完全统计,“三毛”系列作品的累积销量已经超过千万册。

张乐平先生之子张慰军曾说:他曾带“三毛”到过韩国、比利时、毛里求斯、澳大利亚等国,当地华人对三毛的热情之高远超过他的想象。他感慨道:或许,三毛身上那种屡败屡战的乐天精神,以及乐于助人的善良本性,在这个时代还是很容易引发共鸣的。

在20世纪80年代,“三毛”还促成了一段奇妙的“父女情缘”。

一天,张乐平先生收到一封信件,寄信人自称“三毛”。原来,她是台湾女作家陈平,三毛是她的笔名。

她小时候在父亲的书架上无意间翻到了《三毛流浪记》,对书中人物的故事爱不释手,后来就用“三毛”做了自己的笔名。作家三毛还专门拜访过张乐平先生,两人相谈甚欢,更以“义父女”相称。


张乐平先生和他的三毛,在不知不觉间产生了如此深远的影响力。到了今天,有人说:“三毛已经被遗忘了”,还会笑称其是“时代的眼泪”。

诚然,三毛的故事发生在半个多世纪之前,故事里的生活环境和今天相比,早已不可同日而语。但是作为一部经典漫画,三毛仍然值得一次次被阅读。

从画风来看,三毛和今天流行的日式动漫不同,它没有夸张的大眼睛特效,线条简单流畅却能捕捉生动的人物形态,足以看出作者张乐平深厚的绘画功底。


三毛的经历虽然不乏冷酷悲惨,但他在那么糟糕的环境下,依然能够有一颗温暖善良的心,陪伴孩子阅读“三毛”的过程,也不失为一堂生动的教育课。

就像三毛动画版开头所说:

你幸福的每一天,是三毛最渴望拥有的。当你从幸福中走来,不应该忘记三毛的苦难和期盼。

你的童年记忆里,是否有听过三毛的故事?或者有哪些印象深刻的动漫形象呢?期待在评论区多多分享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