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陈育新:这部剧的故事和原型,它不像《湄公河大案》和《破冰行动》一样,是在大案要案的基础上创造出来的。陈育新:我觉得所有演员,都希望能自己能拿到一个好的剧本。

刑侦题材的影视剧一直是观众们的大爱,因为看起来烧脑、过瘾,又时常能对现实生活进行一些折射。目前,正在东方卫视热播的《燃烧》就再一次掀起了观众的追剧热潮。该剧以一起 30 年前的陈年旧案为切入点,为观众展现了公安民警的正义形象。而打造这部作品的导演陈育新,正是观众们熟悉的,曾打造出《湄公河大案》《破冰行动》《国家行动》等经典作品的著名编剧和导演。今天,陈育新通过微信接受了记者的专访,为大家解读了《燃烧》幕后的故事。

故事创作了 7 年 人物原型是采访中提炼出来的!

记者:《燃烧》是你自编自导的作品,这一次的创作的初衷是什么?

陈育新:《燃烧》是在 7 年前,当时的公安部宣传局交给我的一个任务。当年想写一个警察世家的故事。但因为当时接到这个任务以后有点无从下手,后来马上就《湄公河大案》和《破冰行动》了,所以我就先做了那两部。但是在做那两部的过程中,我采访了大量的公安干警,这中间也接触了很多的故事,后来就慢慢形成了我们目前这部作品想要表达的内核。

记者:之前的很多剧都有原型,包括《湄公河大案》、《破冰行动》等等,那《燃烧》是否也有原型?

陈育新:这部剧的故事和原型,它不像《湄公河大案》和《破冰行动》一样,是在大案要案的基础上创造出来的。但它的故事和一些人物,都是从真实生活中提炼出来的。高风和他的父亲、爷爷,这三代警察,三个人物,都是我在创作《湄公河大案》、《破冰行动》时采访了好几百个公安干警的过程中,慢慢累积起来的形象。

记者:你说这部戏对准的是人性和灵魂。所以,想要给观众什么样的启示?

陈育新:关于人性、欲望。我觉得这是任何一个影视剧创作者,都希望传达出来的价值观。我觉得这部戏的启发,就是人如何面对欲望,如何面对你在人生中,一个不起眼的选择,它可能会改变你的以后。一个非常不起眼的机会或动机,一点不能被自己压抑的欲望,可能都会让人堕落。用尼采的一句话来表达,当你凝视深渊的时候,深渊也在凝视着你。我觉得这是我想通过《燃烧》对大家所表达一种启示。

选演员不看流量和人气 剧本好演员都愿意来!

记者:这次的男女主角选用了经超和张佳宁这两位年轻演员,是如何选定的他们?

陈育新:为什么会这么选择这些演员?是因为这部戏是刻画人性的,它要有对人性的把握。所以我们希望能找一些比较实力派的演员。事实证明,我觉得像经超,还有老戏骨们,表演得非常准确,能阐释每个人物的内心,这是我们当初选演员时候的一个考量。我们并不是为了流量,为了收视率,而找一个特别火的演员。

记者:这次剧中也集结了邬君梅、奚美娟这些实力派,是如何邀请到她们的?

陈育新:我觉得所有演员,都希望能自己能拿到一个好的剧本。只要剧本好,人物刻画起来有深度,有他们发挥的空间,他们都会非常乐意来。至于我们邀请邬君梅、奚美娟、刘敏涛、张志坚这些实力派演员的时候,他们都认为这个剧本的人物非常好。当初张志坚老师的戏份并不是很多,但是他后来跟我说,他看了剧本非常感动。虽然戏份不多,但他也能对这个人物有充分的表达和发挥的空间。

记者:《燃烧》又一次掀起了观众的观剧热潮,你认为如今刑侦剧回暖的原因是?

陈育新:涉案剧当年一度有将近 10 年时间没有进入到各大卫视的黄金档。为什么?我觉得是因为当年的涉案剧涉及到大量的社会阴暗面,还有大量的过度的暴力的展现,对青少年有一定的误导作用。但这么多年过去以后,现在涉案剧重新回归到黄金档,我觉得可能是因为,涉案剧下其他剧种的大量出现。同时,大量公安干警的无私奉献,负重前行,为誓言不惜牺牲生命的英模人物的出现,也让创作者向警察表达了一种敬意。这是目前涉案剧重新回归黄金档的一个原因。

半岛晨报、39 度视频记者李洪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