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陳育新:這部劇的故事和原型,它不像《湄公河大案》和《破冰行動》一樣,是在大案要案的基礎上創造出來的。陳育新:我覺得所有演員,都希望能自己能拿到一個好的劇本。

刑偵題材的影視劇一直是觀衆們的大愛,因爲看起來燒腦、過癮,又時常能對現實生活進行一些折射。目前,正在東方衛視熱播的《燃燒》就再一次掀起了觀衆的追劇熱潮。該劇以一起 30 年前的陳年舊案爲切入點,爲觀衆展現了公安民警的正義形象。而打造這部作品的導演陳育新,正是觀衆們熟悉的,曾打造出《湄公河大案》《破冰行動》《國家行動》等經典作品的著名編劇和導演。今天,陳育新通過微信接受了記者的專訪,爲大家解讀了《燃燒》幕後的故事。

故事創作了 7 年 人物原型是採訪中提煉出來的!

記者:《燃燒》是你自編自導的作品,這一次的創作的初衷是什麼?

陳育新:《燃燒》是在 7 年前,當時的公安部宣傳局交給我的一個任務。當年想寫一個警察世家的故事。但因爲當時接到這個任務以後有點無從下手,後來馬上就《湄公河大案》和《破冰行動》了,所以我就先做了那兩部。但是在做那兩部的過程中,我採訪了大量的公安幹警,這中間也接觸了很多的故事,後來就慢慢形成了我們目前這部作品想要表達的內核。

記者:之前的很多劇都有原型,包括《湄公河大案》、《破冰行動》等等,那《燃燒》是否也有原型?

陳育新:這部劇的故事和原型,它不像《湄公河大案》和《破冰行動》一樣,是在大案要案的基礎上創造出來的。但它的故事和一些人物,都是從真實生活中提煉出來的。高風和他的父親、爺爺,這三代警察,三個人物,都是我在創作《湄公河大案》、《破冰行動》時採訪了好幾百個公安幹警的過程中,慢慢累積起來的形象。

記者:你說這部戲對準的是人性和靈魂。所以,想要給觀衆什麼樣的啓示?

陳育新:關於人性、慾望。我覺得這是任何一個影視劇創作者,都希望傳達出來的價值觀。我覺得這部戲的啓發,就是人如何面對慾望,如何面對你在人生中,一個不起眼的選擇,它可能會改變你的以後。一個非常不起眼的機會或動機,一點不能被自己壓抑的慾望,可能都會讓人墮落。用尼采的一句話來表達,當你凝視深淵的時候,深淵也在凝視着你。我覺得這是我想通過《燃燒》對大家所表達一種啓示。

選演員不看流量和人氣 劇本好演員都願意來!

記者:這次的男女主角選用了經超和張佳寧這兩位年輕演員,是如何選定的他們?

陳育新:爲什麼會這麼選擇這些演員?是因爲這部戲是刻畫人性的,它要有對人性的把握。所以我們希望能找一些比較實力派的演員。事實證明,我覺得像經超,還有老戲骨們,表演得非常準確,能闡釋每個人物的內心,這是我們當初選演員時候的一個考量。我們並不是爲了流量,爲了收視率,而找一個特別火的演員。

記者:這次劇中也集結了鄔君梅、奚美娟這些實力派,是如何邀請到她們的?

陳育新:我覺得所有演員,都希望能自己能拿到一個好的劇本。只要劇本好,人物刻畫起來有深度,有他們發揮的空間,他們都會非常樂意來。至於我們邀請鄔君梅、奚美娟、劉敏濤、張志堅這些實力派演員的時候,他們都認爲這個劇本的人物非常好。當初張志堅老師的戲份並不是很多,但是他後來跟我說,他看了劇本非常感動。雖然戲份不多,但他也能對這個人物有充分的表達和發揮的空間。

記者:《燃燒》又一次掀起了觀衆的觀劇熱潮,你認爲如今刑偵劇回暖的原因是?

陳育新:涉案劇當年一度有將近 10 年時間沒有進入到各大衛視的黃金檔。爲什麼?我覺得是因爲當年的涉案劇涉及到大量的社會陰暗面,還有大量的過度的暴力的展現,對青少年有一定的誤導作用。但這麼多年過去以後,現在涉案劇重新迴歸到黃金檔,我覺得可能是因爲,涉案劇下其他劇種的大量出現。同時,大量公安幹警的無私奉獻,負重前行,爲誓言不惜犧牲生命的英模人物的出現,也讓創作者向警察表達了一種敬意。這是目前涉案劇重新迴歸黃金檔的一個原因。

半島晨報、39 度視頻記者李洪波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