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報訊 記者梁燕芬報道 刑偵劇《燃燒》目前正在東方衛視熱播,近日該劇導演陳育新接受媒體微信採訪,他表示,相比於之前自己操刀的電視劇《湄公河大案》和《破冰行動》,《燃燒》不是側重於一個大案要案,而是通過三代警察來折射出近30多年來中國司法的改革進程。

  《燃燒》通過30年前的一起陳年疑案,牽扯出三個家族、三代人之間錯綜複雜的恩怨糾葛。在該劇的多線故事中,主人公高風一家三代人接力般地尋求正義是最爲深刻的一條主線。高家三代人承受三十年的誤解與委屈,但始終如一地堅持對真相和正義的求索。該劇導演陳育新可謂是涉案劇的能手,他參與編劇或執導的涉案題材影視作品均是經典之作,諸如1994年《9·18大案偵破紀實》、1999年《紅蜘蛛》、2003年《征服》、2014年《湄公河大案》、2019年《破冰行動》……他幾乎見證了國內涉案劇近30年的發展和變化。導演陳育新透露,《燃燒》原名《新警察世家》,其實早在7年前,該劇便提上日程,遠遠早於《湄公河大案》和《破冰行動》,“這幾年一直在醞釀這部劇的人物,創作《湄公河大案》和《破冰行動》的過程中,通過接觸大量的公安幹警,慢慢形成了我們目前想要表達的內核。”

  作爲操盤涉案題材的能手,導演陳育新認爲,涉案劇可以分緝毒、經偵、網偵、反恐還有反黑這些類別,而刑偵劇相比於其他涉案劇種更難操作,“刑偵劇涉及到大量的社會問題,這裏面的尺度就比較難把握。還有就是大量的血腥和暴力不可避免地展示,以及警方技偵手段的表現。這也是刑偵劇比別的涉案劇種難的一個原因。”陳育新表示,現在很多觀衆看涉案劇,可能是因爲劇中的烈度和曲折程度,而且當下越來越多的涉案劇爲了迎合觀衆以至於套路化了:爲反轉而反轉,爲懸疑而懸疑,最後爲了這些往往放棄了人物的塑造。在他看來,涉案劇一定要寫人物、展示人性,比如人犯罪,很多是因爲慾望造成的,所有的墮落都是因爲一個很小的動機和慾望,“就像尼采所說:當你凝視深淵的時候,深淵也在凝視着你。”《燃燒》也拒絕懸疑套路化,側重塑造人物和人性,即使這樣看起來讓整部劇的節奏有點慢,讓喜歡涉案劇“暴烈”、“懸疑”的觀衆有些失望,“因爲它表達人性的難度,所以它的進入相對來說可能就會緩慢一點。但是隨着後面劇情的展開,案件的複雜程度和人性的複雜程度,會慢慢展現出來。”

  追看《燃燒》的觀衆會發現,該劇有大量非常專業的法醫知識。導演陳育新表示,某種意義上來說,《燃燒》是一個行業劇,“行業劇很大的難度,就是要有一定的專業知識。我們在拍攝《燃燒》的過程中,每涉及到一些具體現場的戲的時候,我們都是請專業的法醫、公安民警來做指導,努力不要給觀衆留下很多的槽點和笑點。別讓觀衆覺得因爲一個細節的不真實,導致對整個劇的一些橋段和人物的,發生吐槽。”另外,《燃燒》邀請的都是演技過硬的實力派演員出演,經超、張佳寧、奚美娟、譚凱、鄔君梅,林籽,崔紹涵,張峻鳴、劉敏濤、張志堅,馮雷、湯鎮宗、杜志國、公磊、林樂炫等。導演陳育新認爲,演員的演繹也非常重要,拍攝該劇的時候,一衆主演在臺詞上、甚至在人物的行爲方面,提出了很多建設性的意見,因此這部戲的創作過程非常愉快,“奚美娟、劉敏濤、張志堅等等實力派演員,都認爲這個劇本的人物非常好。當初張志堅老師的戲份並不是很多,但他跟我說,這個人物的雖然出場不多,戲份不多,但這個人物感動她,他也能對這個人物有充分的表達和發揮的空間。”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