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長沙晚報6月2日訊(全媒體記者 王斌)一碗臭豆腐10元6片,一碗又一碗,一晚又一晚,天心區太傅殿小喫城“臭豆腐娘子”劉豔不記得自己的夜宵攤賣了多少碗臭豆腐,只記得夫妻二人20年來基本沒有休過節假日,幾乎每天都工作到晚上12時。劉豔今年46歲,益陽人,是典型的湖南“辣利婆”,什麼事情都親力親爲,豬油是自己煎的,餛飩水餃是自己包的,韭菜辣椒也是自己種的——她在長沙近郊一棟宿舍樓置業安家,每天上午都要伺候養在樓頂的“盆栽”——盆養的蔬菜。

  長沙晚報6月2日訊(全媒體記者 王斌)一碗臭豆腐10元6片,一碗又一碗,一晚又一晚,天心區太傅殿小喫城“臭豆腐娘子”劉豔不記得自己的夜宵攤賣了多少碗臭豆腐,只記得夫妻二人20年來基本沒有休過節假日,幾乎每天都工作到晚上12時。“疫情防控期間有一段時間停業,有一段時間開了業也沒什麼生意,晚上8點不到就要收攤,心情很差,睡都睡不好。現在生意慢慢回來了,辛是辛苦了些,但睡得香。”劉豔笑着說。

  2日下午6時,記者走訪了黃興路步行街與坡子街交會處的太傅殿小喫城。36個小喫攤點散發出的各種香氣飄散到步行街上,吸引着人們往小喫城內鑽。烤生蠔、花甲粉、海鮮鍋……最吸引人的,還是老長沙特色的臭豆腐。“臭豆腐娘子”劉豔將一片片焦黑的臭豆腐炸出油亮色,撈到碗裏,澆上特製的湯汁,配上紅的辣椒蘿蔔、綠的蔥花香菜,熱騰騰端上來,讓食客們食指大動。她還會做糖油粑粑、豬油拌粉、甜酒衝蛋……“老長沙特色的小喫她都會做,用料真,手藝好。她的攤位有個特點,長沙主顧多、回頭客多,反倒是遊客比較少。”太傅殿運營經理任淼介紹說。

  “我這裏沒有隔夜的菜品,也沒有冷凍食品,從來都是當天的原料當天做,唯一例外是湯汁。”劉豔說,有的商販賣臭豆腐靠所謂的祕製香料,她靠的是豬骨雞湯。這種湯汁要提前一天用豬骨和雞肉文火熬製,類似於高湯,起到提味的作用。

  劉豔今年46歲,益陽人,是典型的湖南“辣利婆”,什麼事情都親力親爲,豬油是自己煎的,餛飩水餃是自己包的,韭菜辣椒也是自己種的——她在長沙近郊一棟宿舍樓置業安家,每天上午都要伺候養在樓頂的“盆栽”——盆養的蔬菜。由於她待人實在、做事幹淨,鄰居們倒也沒挑過毛病。

  疫情隱退,生意好轉,夏季是夜宵的旺季,劉豔目前請了一位幫工,還準備盤下隔壁40平方米的鋪面擴大經營。這些年來,劉豔不僅和丈夫在長沙買了房安了家,而且培養大了兩個孩子,大兒子目前在深圳大學讀光電工程碩士,小兒子在湖南信息職業技術學院學無人機專業。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