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最瘮人通緝照”嚇翻網友,憑老照片能抓到人嗎?浙江警方回答了這個問題)

5月29日,內蒙古烏蘭察布警方發佈的通緝令引來網友熱議。當地警方懸賞25名命案在逃嫌疑人,其中李大寬和閆二召的照片看起來“十分瘮人”,有網友稱被嚇到,懷疑是畫像,而不是真的照片。當地警方回應,這是兩人多年前的照片。

平時,警方發佈的通緝令上,一些逃亡多年的嫌疑人照片用的是他們年輕時的,有的還是模糊不清的黑白照,這麼多年過去,嫌疑人面貌或許會有很大變化,警方還能抓到他們嗎?

昨天,浙江警方公佈了5起命案積案的偵破情況,就回答了這個問題。

未滿16歲少女家中被害

鄰居不知所終

2000年3月12日,浦江不到16歲的少女小蘭在家中被害。失蹤的鄰居陶某成了嫌疑人,但他下落不明。

案發當年,趙如珍24歲,剛入警3年。和老刑警一起勘查現場,這一條追兇之路,一追就是20年。

他還清楚地記得,當時案發的種種。小蘭還有個姐姐和弟弟,父母帶着大女兒在外地做服裝生意,小蘭姐弟倆就拜託給親戚照顧。案發當天,正好是星期天,學校放假,在親戚家喫過晚飯,小蘭先回到家,弟弟在外面玩了一會,回家看到姐姐躺在牀上,臉上有血……趕來的親戚喊來了120,發現小蘭已沒了呼吸。

爲求生存,逃犯會把身份漂白。今年年初,如今已是浦江縣公安局刑偵大隊大隊長的趙如珍帶着隊員們開始新一輪調查。

“漂白身份不可怕,難的是那些沒有身份的人。” 趙如珍說,“這些人藏在茫茫人海里,與家人朋友斷絕聯繫”,尋找他們,有點像大海撈針。

3月30日,經過比對,他們發現江西一個偏僻山村一個叫“陳勇明”的人有嫌疑。

第二天,趙如珍帶領3個民警,驅車1000多公里,翻越深山老林,來到江西大餘縣一個偏遠山村,找到正在房間裏休息的“陳勇明”。一看本人,趙如珍就確定他就是陶某,他鼻樑上有一道凹陷,當年,案發後,警方找到了他的生活照,趙如珍一直把他的樣子刻在心裏。

潛逃20年的嫌疑人陶某

陶某交代,作案後,他輾轉到這個山村,以前他在這裏打過工,環境比較熟悉,就在農場找了份活,老闆對他還不錯。這些年,他不敢和家人聯繫,他把老闆當成了親人,去年年底,老闆生病去世,他到老闆墓地坐了會,冥冥中“感覺自己要被抓了”。

浦江警方抓獲陶某

“以圖識人”

追緝滅門慘案嫌疑人

現在,在科學技術支持下,警方可以看老照片識人。東陽警方這次抓獲逃亡18年的安徽廬江滅門慘案的犯罪嫌疑人,就是靠“以圖識人”。

2002年8月4日15時許,廬江縣湯池鎮桂崗村小圩村民組張某一家五口(其妻及其四個女兒)在家中被人殺害。當地警方偵查發現,華某有重大作案嫌疑,但案發後去向不明。2018年,當地警方懸賞10萬元通緝華某。

今年5月25日上午7點多,東陽市公安局刑事科學技術室教導員杜亮發現了線索,在義烏有個外地打工的“黃某”和華某相似。

雖然兩人從照片上看起來一點也不像,但杜亮捕捉到細微的相似點,比如從人的體態上,發現他們都有點聳肩……

當然這只是第一步,杜亮說,現在的視頻偵查,還要和大數據結合起來,多個元素碰撞後,最後只剩下一個選項,“黃某”就是華某。

潛逃18年的滅門慘案嫌疑人華某

隨後,東陽警方在義烏抓到了他。

經審查,華某作案是因爲想退彩禮不成行兇,作案後,他先後流竄江蘇海門、杭州富陽等地,後逃到義烏打零工,居無定所,經常藏身野外、拆遷地帶躲避警方……

對擅長體察入微的刑警來說,他們覺得,無論人怎麼變,身份怎麼變,哪怕整容,人面部五官的一些特徵還是在的,有些體態也不會改變,“眼神好”其實就是需要耐心和細心。

今年以來,金華警方共偵破命案積案19起,抓獲涉案逃犯18人。

金華市公安局相關負責人說,當地警方通過不斷加強科學技術應用,緊盯物聯網、人工智能、生物科技等現代化革新,強化大數據精準分析研判,牢牢織起一張科技追逃大網。

通緝的老照片上他長相稚氣

18年追兇,警方靠什麼抓到他?

2002年10月23日傍晚,湖州南潯善璉鎮的養鴨大戶回家,看到妻子倒在血泊中,一隻黑色皮包內5000元現金不知所終。

警方很快抓住一個22歲的嫌疑人,他身上攜帶着3300元現金。據他交代,他跟老鄉搶劫殺人了,這些錢是他分到的。問同夥在哪,他只說他們跑散了,也沒約定在哪碰頭。

當地警方對另一個犯罪嫌疑人王某的全部印象來自一張老照片,作案時,他也是22歲,照片上的他長相稚氣。

老照片上,王某長相稚氣

今年4月,南潯警方鎖定廣東有個姓謝的男子,雖然兩人乍一看不怎麼像,“下巴原來是方的,現在有點尖尖的”,但架不住警方專業眼光的仔細比對,他們發現兩人的鼻子嘴巴等地方的骨架相似。

專案組民警經過多日蹲守和追蹤,4月27日傍晚,在東莞某工廠邊的檯球室內,將王某攔下。經查,王某作案後,潛逃到廣東打零工,這些年,他曾冒用過4個人的身份,說了這麼多年的謊,他自己都覺得已經成了別人,警方不會再找到他了……

據瞭解,現在大數據時代,日益發展的刑事科學技術加上生物科技、人工智能等,哪怕是逃犯整容變臉、漂白身份,依然還是可以在茫茫人海中找到他們的蛛絲馬跡。

相關推薦
  • "最瘮人通緝照"嚇翻網友 內蒙古警方:本來就長那樣
  • 懸賞110萬元!江西警方公開通緝這3人!照片曝光!
史建磊 本文來源:都市快報 作者:楊麗 責任編輯:史建磊_NBJ11331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