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們的用智能引領快樂走進新的領域又來了,今天起我們一起來分享歷史知識,也許你可以得到意想不到的收穫哦。
東漢獻帝建安十二年,公元二零七年,在荊州依附劉表達七年時間,表面受到重視,但實際處處受限的劉備,在司馬徽和徐庶的共同舉薦下,三顧茅廬,請出了諸葛亮,一場《隆中對》便三分了天下。在《隆中對》裏,諸葛亮提出了劉備應該趁劉表、劉璋、張魯等人柔弱昏庸,先控制荊州,再佔領益州,圖漢中。將這三個地方佔領之後,便西和諸戎、南撫夷越,結好孫權,壯大實力後便向北進攻,恢復漢室。但在這其中,控制荊州、佔領益州和漢中,都比較順利,而當時已經非常繁華富庶的南越交州,從劉備到諸葛亮,都沒有能佔據。這是爲什麼?又對蜀漢的發展造成什麼影響呢?
一、南越交州始終沒有被忽視
諸葛亮毫無疑問是戰略大師,他雖然躬耕南陽,卻胸懷天下,在劉備未請他出山之前,其實對天下形勢便已經有了自己的規劃,只待遇到明主,一展抱負。在《隆中對》中,便已提及南邊夷越,這說明包括交州在內的內部地方,其實早就被諸葛亮盯上了。
然而,劉備在三國雄主中,是最爲悲催的一位,遇到諸葛亮之前,他一直像個喪家犬一樣,沒有自己的地盤。在曹操打敗袁紹之後,一度投靠袁紹的劉備,跑到了南邊,依附劉表。厲害的人到哪裏,都會收穫朋友,但卻會遭遇無能的當權者嫉妒,投靠劉表後,“荊州豪傑歸先主者日益多,表疑其心,陰御之。使拒夏侯惇、于禁等於博望。”[1]。相關的故事在《三國演義》裏講得很清楚,就不多說了,這一段話透露出了一個關鍵消息,就是劉表因爲不信任劉備,一直把他安置在北邊擋住曹操,其實也有驅狼御虎,讓曹操替自己除掉劉備的想法。
《三國演義》中隆中對場景
被劉表困在北部的劉備,雖然有心往南,但卻沒有足夠實力。北邊曹操一直苦苦相逼,南邊劉表不論從情感上,還是從能力上,都難以去奪權。不過,這一階段,有一個信息卻透露出,劉備有往南方走的打算。在曹操準備大規模南下,赤壁之戰發生之前,魯肅曾經去拜訪劉備,欲促成孫劉聯盟對抗曹操。在見面時,魯肅問被曹操追得倉皇逃跑的劉備, “豫州今欲何至?”備曰:“與蒼梧太守吳巨有舊,欲往投之。”[2]魯肅勸他不要去投吳巨,而是與孫權聯盟,共抗曹操。
吳巨和劉備早先關係就不錯,在劉表未死之前,被劉表任命爲蒼梧太守,鄰近交州。史書記載,吳巨是一個粗鄙武夫,沒有什麼戰略頭腦,但所領蒼梧郡,卻統轄現在廣西中部、北部地方。可以想見,如果劉備、諸葛亮等人帶着精兵良將和幾萬百姓南遷蒼梧,那麼不只是蒼梧的吳巨要邊緣化,而且更南邊的交州士燮,肯定也要面臨壓力,極大概率要歸附劉備。《三國演義》中有這麼一段對話,孔明曰:“吳臣處雖不足久居,今且暫依之,別有良圖。”這一句話史書上未載,不過以諸葛亮的聰明,到了蒼梧,不圖交州那是不可能的。而劉備一旦往南去,北邊就變成孫權一個人獨擋曹操,整個三分天下的形勢將發生根本性轉變。
劉備被曹操趕得丟妻棄子
二、赤壁戰後孫劉鬥爭失去了南下機會
讀《三國演義》的人,都知道魯肅是個“老好人”,促成孫劉聯盟,勸說孫權借荊州給劉備,在劉備取了益州卻不還荊州的土地後,還勸阻孫權不要和劉備鬧翻,以免破壞孫劉聯盟共抗曹操的大計。可是,卻很少有人知道,在《隆中對》之前大概四年,建安八年公元二百零三年,初次被周瑜推薦給孫權的魯肅,就已經跟孫權建議,要吞併劉表的荊州,依託長江天險,趁北方曹操、袁紹對峙,將長江以南,包括嶺南地方佔據。“因北方多務,剿除黃祖,進伐劉表,竟長江所極,據而有之,此王業也”[3]。也就是說,《隆中對》之前,吳國便有一個魯肅版《隆中對》,在魯肅的規劃中,並不是三足鼎立,而是南北劃江而治,和未來的南北朝一樣。
赤壁之戰形勢圖
有這樣規劃的魯肅,當然不會眼睜睜看着劉備、諸葛亮這樣的梟雄,越過荊州往南去。本來劉備就在荊州樹立了威望,還引來曹操大規模南征,使得魯肅當初的規劃難以完全實現,如果再讓劉備逃到更南方,孫權就面臨着獨立對抗曹操的局面,劉備肯定會趁着曹、孫兩家爭鬥,將南邊、西邊大片地方佔據。所以,我們看《三國演義》中魯肅促成孫劉聯盟這一段,千萬不要被魯肅的表面“忠厚”給矇蔽了。魯肅是一個智謀不遜於諸葛亮和周瑜的戰略規劃師,他以自己的循循善誘,穩住了劉備,不但給孫權爭得了一個大幫手共抗曹操,而且也爲孫權免去了未來一個致命的禍患,暫時拖住了劉備往南去經略的步伐。
建安十三年,公元二零八年冬天,孫劉聯盟共抗曹操,著名的赤壁之戰打響。這場戰爭,《三國演義》寫得非常精彩,就不多說了。但大家一定要搞清楚一點,赤壁之戰,孫吳-周瑜是主角,劉備-諸葛亮只是配角,不要被小說誤導了。在孫權、周瑜於北線排兵佈陣,和曹操全面對抗的時候,劉備卻做了一件很陰的事,這進一步說明,劉備諸葛亮,其實心心念念地想要打通往南通道,佔下蒼梧、交州一帶。當週瑜率軍進攻夷陵(現在湖北宜昌),與曹仁對峙,孫權本人在長江中下游合肥一帶,與張遼對峙,重兵難以抽調時,劉備“引兵南徇四郡,武陵太守金旋、長沙太守韓玄、桂陽太守趙範、零陵太守劉度皆降”[4]。武陵就是現在的湖南常德、張家界武陵山區一帶,長沙不用說,桂陽則是現在湖南東南部(郴州市下面現在還有桂陽縣),零陵則是現在湖南永州(正南部)。這三個地方,與蒼梧、交州已經連接了。
《三國演義》趙雲攻佔桂陽場景
這時,發生了三件事情,最終讓劉備沒有能繼續南下,經略蒼梧和交州。第一件事情:周瑜在北方曹操威脅稍緩和之後,將越來越多的精力用於防範劉備和諸葛亮,使得剛剛擴充了四個郡的劉備,擴張的步子不敢太快,以免兵力分散,被周瑜喫掉。相關事件《三國演義》裏說了許多,如三氣周瑜、劉備娶孫尚香等情節,這一耽擱便是一年多。
第二件事情,步鷺誘斬吳巨佔據蒼梧,士燮徹底倒向孫吳。這件事發生於建安十五年,公元二一十年底,主要原因是吳巨這個粗鄙武夫,與自己人賴恭爭鬥了起來,從而使得步鷺有了可趁之機,“吳巨陰懷異心,外附內違。騭降意懷誘,請與相見,因斬徇之,威聲大震”[5]。沒有詳細資料說吳巨爲什麼和賴恭鬧矛盾,以及陰懷異心是否與劉備有關係。不過,鑑於劉備本來和吳巨關係就很好,又已經將勢力擴充到了吳巨統轄的蒼梧郡旁邊,可以合理推測,吳巨對吳國的“外附內違”,應該和劉備有很大關係。步鷺誘斬吳巨,使得蒼梧落入了孫吳手中,孫劉聯盟正在蜜月期的劉備,估計見這狀況,也只能哭暈在廁所,無法採取什麼反制措施。
第三件事,在步鷺斬殺吳巨,讓劉備南下之路暫時被堵住之後,曹操恢復了因赤壁之戰而受到嚴重損失的實力,但曹丞相學聰明瞭,在孫劉聯盟還未破裂的情況下,他不敢去招惹,便開始去西北方向攻打張魯。張魯向劉璋求救,劉璋闇弱,覺得自己救不了,便派法正去請劉備出兵救張魯。此事發生在建安十六年,公元二一一年。由於進佔益州、漢中,是《隆中對》的優先方向,此前之所以沒實施,主要是因爲劉備顧慮與劉璋同爲漢朝宗室,不方便吞併他。現在劉璋自己引狼入室,劉備當然不客氣。
劉備西去,對於孫權來講,簡直是再好不過的一件事,這樣一來,孫劉聯盟也不會破,荊州這邊養虎爲患的壓力大大減少,也不用擔心南邊越人地方,被劉備、諸葛亮煽動,難以控制。所以,當時孫吳爲了寬劉備的心,對於劉備趁赤壁之戰吳軍在北之機,佔領的湖南地方,算是部分默認了,兩邊重申盟好,以湘江爲界劃定雙方領土疆界。
三、交州依附孫權給蜀國以致命性影響
劉備的一生,是悲催的一生,起步晚,起點低。等到他終於在諸葛亮等人的支持下,於荊州獲得立足之地時,卻遭遇了曹魏和孫吳兩家共同擠壓,曹操是攻打,要致劉備於死地;孫權是聯盟,臉上帶着笑,嘴上說着合作,可是卻處處設防。最要命的是,這兩家的實力,都比剛起步的劉備強多了,誰也不敢輕易去招惹,只能對着地圖尋找曹操和孫權都顧不上的弱者去捏。
在步鷺經略蒼梧後,劉備南下的機會被扼殺,這時西進的大門卻打開,《隆中對》設想的最優先機遇到來,劉備毫不猶豫選擇了西進。可是,饒是諸葛亮號稱聰明,也防不住人心的險惡,防不住豬隊友的拆臺。西進事業整體是順利的,但劉備的猶猶豫豫使得西征折損了龐統,讓鎮守荊州的諸葛亮必須離開荊州,去坐鎮成都。荊州交給了名聲很大,但縱觀其一生,能力比名望差許多的關羽。
劉備以龐統爲軍師西征
一直對荊襄地方虎視眈眈的曹操,笑裏藏刀的盟友孫吳,遇上了剛愎自用的關羽,導致《隆中對》的“跨有荊、益,保其巖阻,西和諸戎,南撫夷越”的謀劃,止步於益州和漢中。關羽失荊州的事,在《三國演義》裏,也說得很多了。這裏只說一件《三國演義》裏忽視的情節:關羽因爲驕傲自大,盛氣凌人,導致本來依附於劉備的一個重要人物反叛,不但讓關羽坐鎮的荊州北部丟失,而且讓對劉備比較忠心的武陵一帶少數民族(蠻)地方也丟失了,從而使得劉備東進、南下的路,都被阻滯,後來劉備東征也失去了強援。這個人叫潘浚(也作“濬”),本是劉表手下治中從事(相當於劉表的高級助手),是一個治理政事,綏撫地方的非常優秀的官員。潘浚在劉表手下,就長期處理武陵一帶少數民族地方治理事宜,所以對這些地方很是熟悉。
潘浚本人,是一個忠於職守,不願輕易反叛的人。劉備繼承了劉表的大部分地方,潘浚歸附劉備,繼續得到重用,“劉備領荊州,以浚爲治中從事。備入蜀,留典州事”[6]。但潘浚與關羽不和睦,這相當於劉備留守荊州最重要的文臣武將之間,鬧矛盾。雖然史書沒有記載誰對誰錯,不過以關羽那性格,估計錯的可能性要大得多。在孫權偷襲荊州,殺害關羽後,曾經勸降潘浚,但潘浚的表現是,“權克荊州,將吏悉皆歸附,而濬獨稱疾不見”。在孫權派人強行將他抬到自己身邊後,“濬伏面著牀蓆不起,涕泣交橫,哀咽不能自勝”[7]。後來經過孫權百般勸說,潘浚才歸降孫權。
關羽丟的不只是荊州而是戰略機遇
潘浚歸降之後,“五溪蠻”反叛孫吳,想要投靠劉備。熟悉這一帶“蠻”人情況的潘浚,只向孫權要了五千兵馬,就平定了叛亂。而且在留駐武陵地區,治理地方時,潘浚“信賞必行,法不可幹,斬首獲生,蓋以萬數,自是郡蠻衰弱,一方寧靜”[8]。由於武陵扼住了四川盆地從南部東出荊襄之路,而孫權主力佔據夷陵扼住了四川盆地從北部東出荊襄的路,所以潘浚投降孫權並幫助孫權平定武陵,可以說是徹底將劉備困在四川出不來了。
當武陵丟失,長沙、零陵等地,自然而然也就守不住了,更南的地方就想都不用想。諸葛亮心心念唸的“跨有荊、益,保其巖阻,西和諸戎,南撫夷越” ,整合整個西南、百越之地,發展壯大,“天下有變,則命一上將將荊州之軍以向宛、洛,將軍身率益州之衆出於秦川…….霸業可成,漢室可興”的夢想,徹底破滅。
喜歡的小朋友一定要多多說說自己的意見,我們一起來討論,分享自己的觀點,說的不對的也要指出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