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有的人可能會說,當然是因爲有諸葛亮在他身邊盡心輔佐的緣故,可是大家不要忘了,諸葛亮是二三四年去世的,而蜀漢是二六三年亡圌國的,這中間將近三十年的時間,可沒有諸葛亮什麼事,即便是諸葛亮死前做了一定的安排,但是,如果劉禪真的是個白圌癡廢物,在沒有諸葛亮的輔佐下,別說三十年了,可能連三年的皇位都保不住。說到三國,大家總會爲蜀漢成爲魏蜀吳三家之中最早出局的那一個而惋惜,因此,很多人便把劉禪這個“罪魁禍首”罵到狗血淋頭,既枉費了相父諸葛亮“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忠心赤膽,也更對不起老爹劉備歷經千辛萬苦爲他打下的大好江山,而一句 “此間樂,不思蜀”,似乎也印證了劉禪的缺心眼。

說到三國,大家總會爲蜀漢成爲魏蜀吳三家之中最早出局的那一個而惋惜,因此,很多人便把劉禪這個“罪魁禍首”罵到狗血淋頭,既枉費了相父諸葛亮“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忠心赤膽,也更對不起老爹劉備歷經千辛萬苦爲他打下的大好江山,而一句 “此間樂,不思蜀”,似乎也印證了劉禪的缺心眼。
然而,縱觀整個三國時期,我們會發現,就是這個被所有人稱爲“扶不起的阿斗”的劉禪,居然是在位時間最長的一個皇帝,從他繼位那天開始到蜀漢亡圌國,足足有四十一年之久,這就不得不讓人發出一個疑問,如果劉禪真的是個昏圌庸無能之輩,那他又是如何做到這一點的呢?
有的人可能會說,當然是因爲有諸葛亮在他身邊盡心輔佐的緣故,可是大家不要忘了,諸葛亮是二三四年去世的,而蜀漢是二六三年亡圌國的,這中間將近三十年的時間,可沒有諸葛亮什麼事,即便是諸葛亮死前做了一定的安排,但是,如果劉禪真的是個白圌癡廢物,在沒有諸葛亮的輔佐下,別說三十年了,可能連三年的皇位都保不住。
單就從這點來看,無論如何劉禪也都和白圌癡廢物沾不上邊,雖然不能因此說劉禪是個明君,但至少說明一件事,他並非是個一無是處的人,對比東吳的孫皓,劉禪做的顯然要好太多了,可是爲什麼沒人責罵孫皓,反而一直對劉禪依依不饒呢?究其原因,恐怕也是因爲劉備、諸葛亮等人的光芒太過耀眼了,以至於所有人對劉禪都有種恨鐵不成鋼的心理。
其實,翻開史書可以看到,劉禪處理朝政還是很有一套的,就在諸葛亮死後,劉禪很快廢除了丞相制度,任命費禕爲尚書令、大將軍,以管軍事爲主,兼管政務,任命蔣琬爲大司馬,以管政務爲主,兼管軍事,如此一來,既使得兩人的權力相互交叉,相互牽制,卻又各有側重點,等到蔣琬病死之後,劉禪則開始親攝國政,時間長達十九年。
除了能比較輕鬆的駕馭政事,劉禪還很善於拉攏人心,曹爽因爲和司馬懿爭權被殺,而備受曹爽寵信的夏侯霸擔心受到牽連逃到了蜀漢,要知道,夏侯霸的老爹可是夏侯淵,夏侯淵怎麼死的想必不用多說了吧,於定軍山上被黃忠斬殺,如此說來,夏侯淵也算是間接因劉備而死。
不過,當劉禪見到夏侯霸之後,只用一句“你父親死於兩軍陣前,非我先人所爲。”便輕輕帶了過去,很快又和夏侯霸攀起了關係:“我的兒子可還是你外甥呢。”劉禪爲什麼會這麼說呢?皆因劉禪的皇后是張飛的女兒,而張飛的妻子是夏侯淵的堂圌妹,短短兩句話,不但輕鬆化解了夏侯霸心裏的疙瘩,更是一下子拉近了兩人的關係,之後劉禪對夏侯霸也是極盡厚待和看重,任命他爲車騎將軍。
如此手段,想必劉備在世也不過如此吧,如果這樣一個人還被說成是白圌癡廢物,真就有些說不過去了,而作爲劉禪父親的劉備和相父諸葛亮的話似乎更有說服力,諸葛亮在《與杜微書》說道:“朝廷年方十八,天資仁敏,愛德下士。”,而劉備則在遺詔中提道:“丞相嘆卿智量,甚大增修,過於所望,審能如此,吾復何憂!勉之,勉之!”
雖然這裏不排除有長輩對後輩的期許和厚望的因素,但至少說明了他們對劉禪的一種認可,當然,說了這麼多,並不是要證明劉禪如何的英明,事實上,他和明君聖主扯不上任何關係,不然,最後也不會走到亡圌國這一步。
但是,如果換個角度看,一個能夠於亂世中在位四十一年的皇帝,即便他沒有特別突出的功績流傳後世,卻也絕非大家口中的那個“扶不起的阿斗”,而蜀漢滅亡的因有很多,似乎全都歸咎於劉禪一人身上也有所不妥。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