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俄羅斯肯定急,比起美軍短期175架,長期220架的龐大轟炸機羣,俄羅斯目前的轟炸機數量是很難追上的,所以俄羅斯退而求其次,採購大量的"小戰略轟炸機"蘇-34,雖然攻擊美國本土做不到,但是對付中東歐和西亞的目標,執行反艦任務還是沒問題的。但是俄軍沒錢卻還訂了76架蘇-34,考慮到兩者的用途不同,很可能俄羅斯對未來的研判比較糟糕,運輸機先往後稍一稍,先增加具有遠程打擊能力的戰鬥轟炸機。

據俄羅斯《消息報》網站2020年5月29日報道,俄羅斯國防部同意簽署購買最新的改進型蘇-34戰鬥轟炸機合同。這種改進型蘇-34叫蘇-34M或蘇-34NVO(能力提高型),該型號目前尚在研發中,預計將於2020-2021年亮相。

據稱蘇-34M配備了現代化的武器和各種偵察系統,包括更新航空電子設備,可使用新一代的精確制導武器和外掛模塊化的偵察吊艙。俄羅斯空天軍計劃到2027年前再買76架。


蘇-34"鴨嘴獸"

這可是一個大單子,尤其是對於近年來經濟不景氣,軍費比較拮据的俄羅斯來說尤其如此。2019年俄羅斯空天軍累計僅接收23架新型固定翼飛機,其中戰鬥機20架,包括蘇-35S戰鬥機10架,米格-35戰鬥機10架,蘇-34戰鬥轟炸機8架,數量少的可憐。

但是也可以看出,哪怕總體採購數量不多,蘇-34佔得比例也是相當大的,可見俄羅斯空天軍對這個型號的重視。

實際上,在2020年年初,就有俄羅斯媒體報道稱,俄羅斯航空生產聯合體及其下屬的伊爾庫特科學生產集團,打算在今年開始生產經過"深度改進"的蘇-34型前線轟炸機。現在看來,當時說的"深度改進"型蘇-34就是這款蘇-34M或蘇-34NVO。

蘇-34由新西伯利亞"契卡洛夫"飛機制造廠生產,俄空天軍在2008年和2012年分別訂購32架和92架,目前絕大多數已經交付,總共124架,是21世紀俄軍接收最多的機型。相比之下,蘇-35僅裝備了85架。而蘇-30SM是第二名,數量是110架左右。加上這76架改進型,到2027年,俄軍將有200架"鴨嘴獸"服役。


新西伯利亞飛機制造廠雖然不至於餓死(可憐的米格廠),但是畢竟沒有多少外銷訂單,比起共青城廠和伊爾庫茲克廠,日子還是沒那麼滋潤

蘇-34綽號"鴨嘴獸",是蘇霍伊家族中非常具有特色的一款戰鬥轟炸機,最初定義是"前線轟炸機",也就是單純的轟炸機,只負責對地攻擊。後來發展出多用途能力,必要時可以進行空戰(不僅僅是自衛能力,是真的能空戰)。


蘇-34的掛載,可見其機翼上攜帶着兩枚R-27中距導彈和兩枚R-73近距離導彈

由於其源自於轟炸機的底子,蘇-34戰鬥轟炸機機體足夠大航程遠,載彈量大,其最大戰鬥載荷爲8噸,12個懸掛點,最大飛行速度爲1900公里/小時,飛行距離4千公里,作戰半徑1100公里,而且還能空中加油,進一步延伸作戰半徑。其"鴨嘴獸"一般的機頭讓駕駛員有足夠的空間,還是並坐,可以承受長時間的飛行。

因此蘇-34也有着"小戰略轟炸機"的稱呼,再加上其能攜帶幾乎全部俄軍的遠程精確制導武器,包括Kh-38、Kh-59MK2空地制導導彈,Kh-31反艦/反輻射導彈,KH-41反艦導彈等等頗具威懾力的武器,如果放在一些小國確實是戰略武器,可以改變地區間的平衡。這也是爲什麼蘇-34很長一段時間以來沒有外銷訂單的一個原因。2019年年底有消息稱阿爾及利亞訂購了14架蘇-32(蘇-34出口型號)的時候,很是在北非引起了一番騷動。

在俄羅斯空天軍中,蘇-34也確實部分承擔了圖-22M3"逆火"轟炸機的職責,在敘利亞作戰中投放了大量的格洛納斯制導的KAB-500S-E、KAB-1500航空炸彈,出勤率達到70%。並且沒有一架戰損,深得俄羅斯空天軍信賴。


在敘利亞的蘇-34掛載KAB-500S精確制導炸彈

2016年6月25日,俄羅斯空天軍司令維克托·邦達列夫向記者表示,蘇-34戰機未來將取代俄空天軍裝備的蘇-24戰鬥轟炸機和蘇-25強擊機。

邦達列夫說,蘇-34戰機在部隊使用過程中的表現可圈可點,它載彈量大,精準度高,用"普通炸彈就像使用高精度武器一樣"。蘇-34性能可靠,突出的優點是飛行員對它沒有任何負面評價。他還指出:"該戰機目前幾乎已經達到空天軍所執行的戰術任務的全部要求。"

這也可以解釋爲何俄羅斯大量採購蘇-34戰鬥轟炸機作爲其遠程打擊力量,並且還進行了改進,蘇-34的改進肯定有敘利亞的實戰經驗。同樣參加敘利亞作戰的蘇-30SM也有改進型蘇-30SM1,基本上去了敘利亞的俄軍武器都有或多或少的改進,有實戰檢驗就是不一樣。

俄軍大量採購蘇-34也是看上了這一點,"小戰略轟炸機"的身子,性能相對先進且可靠,而且什麼都能掛。

說起來可能很多人不信,俄羅斯目前缺戰略轟炸機用。

俄羅斯目前有着僅次於美國的第二大戰略轟炸機羣,型號包括圖-22M3"逆火",圖-160"白天鵝"和圖-95MS"熊",統稱俄羅斯轟炸機"三駕馬車",總數110架,看起來數量也不少。

但是在俄羅斯四面環敵(西,西南,北,東)的情況下,這些轟炸機就不夠用了。

而且這些轟炸機很多是研發製造於蘇聯時代,機齡較長,而且航電系統落後,武器系統也不能掛在俄羅斯最新的武器,比如作爲"殺手鐧"武器的"鋯石"和"匕首"超高音速導彈,目前有圖可證的只有米格-31截擊機可以使用。


發射Kh-47M2"匕首"的米格-31,米格是機體足夠大,但是其本身是截擊機,定位特殊,在俄軍中算不上主力機型,而且一次只能發射一枚,效率不夠高。

換句話說,俄軍不是缺遠程打擊武器,缺的是發射平臺。

俄軍自己也知道,所以近年來對"三駕馬車"進行現代化升級改造,型號包括圖-22M3M,圖-160M2和圖-95MSM,升機後都能掛發射"鋯石"、"匕首"、Kh-101等等新型武器,目前已知圖-22M3M是能打"匕首"的,其他的問題也不大。

但是現代化改裝不能完全解決俄軍轟炸機機隊數量問題,甚至在一段時間裏還會有所減少——因爲轟炸機需要返廠升級。俄軍確實也在造新的轟炸機,包括新的圖-160M2和PAK-DA隱身轟炸機,但是一來戰略轟炸機價格昂貴,二來俄羅斯"喀山"廠的產能很成問題。PAK-DA隱身戰略轟炸機的首飛時間多次更改,目前最新的說法是各部件已經開始生產,2021年就能首飛。這個時間表明顯是和美軍的B-21轟炸機"槓"上了,美軍的B-21首飛時間是2021年12月3日。


PAK-DA想象圖,和B-21不一樣,B-21好歹知道長什麼樣,PAK-DA具體什麼樣目前並不知道。


左邊是B-2,右邊是B-21

俄羅斯肯定急,比起美軍短期175架,長期220架的龐大轟炸機羣,俄羅斯目前的轟炸機數量是很難追上的,所以俄羅斯退而求其次,採購大量的"小戰略轟炸機"蘇-34,雖然攻擊美國本土做不到,但是對付中東歐和西亞的目標,執行反艦任務還是沒問題的。

而且蘇-34M的升級中點明瞭有"可使用新一代的精確制導武器",估計說的就是"鋯石"和"匕首",以蘇-34的體型,帶倆筆者覺得應該是沒問題的。另外Kh-555,Kh-101這種巡航導彈也應該可以帶。蘇-34就成了一個俄羅斯空天軍的"萬能武器發射平臺"。


蘇-34(前)與蘇-30SM,未來俄軍多用途戰機的主力

除了俄羅斯空天軍,俄軍海軍航空兵應該對蘇-34M也有興趣,作爲遠程對海攻擊機也是頗爲合適的。

另外,同期還有個新聞是俄國防部砍掉12架伊爾-76MD-90A訂單,明年(2021年)起每年買2架 。

目前的說法是由於價格問題和廠家重新簽訂合同,但是說到底還是俄軍沒錢。但是俄軍沒錢卻還訂了76架蘇-34,考慮到兩者的用途不同,很可能俄羅斯對未來的研判比較糟糕,運輸機先往後稍一稍,先增加具有遠程打擊能力的戰鬥轟炸機。

2020年的國際局勢真是不好說啊……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