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吴有一个技能很是厉害,就是诈降,早在江东集团时期就是这样。黄盖一手诈降把曹操安排得明明白白,然后还有著名的"石亭之战",鄱阳太守周鲂诈降曹休并且取得大胜,正是借助这场战役的名望,孙权终于登基称帝,开创东吴。不过诈降这个手段也不是什么稀奇的东西,低成本高回报,大家都爱用。下面小编就来介绍一次曹魏的诈降计,姑且算是曹魏名将的文钦使用诈降计,结果被东吴新生代名将朱异识破。

文钦诈降的历史背景:"高平陵之变"后不久

文钦诈降的时间是在曹魏嘉平二年、东吴赤乌十三年、蜀汉延熙十三年,一个特别好记忆的年份。而在前年曹魏嘉平元年,或者说正始十年,爆发了一件改变三国时期历史的大事件,就是曹魏的"高平陵之变",也叫作"正始之变"。

"高平陵之变"的背景最早可以追溯到正始元年,如果采信《晋书》中司马师毒杀妻子夏侯徽的说法,还要追溯到曹魏青龙年间。当然本文的重点并不在"高平陵之变"。一言以蔽之:同为曹叡留下的辅政大臣,司马懿彻底战胜曹爽一派,开始司马氏篡权的开始。

司马懿与曹爽之间的竞争,其实很多大臣都是站在司马懿这一方的,毕竟曹爽一派挤占的政治资源实在太多,而且其主导的"正始改制"也动了太多人的蛋糕,而且他们本人也不干净。

但是司马懿对曹爽以及其党羽进行夷族,一时间人头滚滚,血流成河,"同日斩戮,名士减半,"这个做法就有非常大的负面影响。太尉蒋济直接被气死了。就是他给司马懿作保,保证曹爽的生命安全,曹爽才投降的。所以司马懿需要安抚人心,提高名望,这是一个比较重要的工作。

这个时候辽东公孙氏被消灭了,鲜卑大人轲比能被刺客韩龙干掉了,就剩下蜀汉和东吴可以刷名望。蜀汉这个时候进入一个相对蛰伏的阶段,因为是鸽派费祎在当政,顶多姜维带着小股部队来撩闲。

而且进攻蜀汉成本太大,地形限制太要命,曹丕当政后很聪明地没选择蜀汉;曹爽之前为了刷名望去找蜀汉的麻烦,结果在"兴势之战"中被王平、费祎当头一棒打回原形。司马懿当然不会重蹈曹爽的覆辙,他想取得一次对外的胜利,最好的选择就是战线长远、交通便捷的东吴了。小编认为这是文钦诈降的历史背景和动机。

文钦诈降事件中的人物

文钦诈降事件中的几个重要人物,在三国时期可以说是炙手可热的显赫人物,但是由于大多数人的目光都是在东汉末年以及三国前期,即使是中后期也是蜀汉人物更熟悉一些,而这个时候蜀汉刚好圈地自萌,可能在这件事中的人物大家不算太熟悉。所以小编花费一些笔墨简单介绍一下。

曹魏:文钦

文钦的父亲是曹操的部将,叫做文稷,感觉没什么牌面,但是却给文钦留了一张保命符。在东汉建安二十四年的"魏讽谋反案"中,文钦受到牵连当死,曹操因为文稷赦免文钦。

文钦陆续做过五营校督、淮南牙门将、庐江太守、扬州刺史。文钦整体上来说只能是略有粗勇,性格和能力并不算太好,不过他却接连受到曹爽和司马懿两派的厚待和拉拢。曹爽厚待文钦的原因很简单,因为两个人是老乡,曹爽控制朝多任用乡里为羽翼;司马懿拉拢文钦的原因也很简单,要安抚人心,不要给自己搞事情。

所以在这个时候,文钦应该算是司马懿的人。不过在曹魏正元二年文钦就与毌丘俭策划反抗司马氏的"淮南二叛",失败后走入东吴,但是死于诸葛诞策划的"淮南三叛",这是后话了。

东吴:朱异、吕据

东吴方面的两个重要人物是朱异和吕据。两个人都是东吴的将二代,朱异是东吴名将朱桓的后代,"石亭之战"中朱桓就是东吴大军的右都督。朱异也是将门虎子,参与过东吴赤乌四年、曹魏正始二年的"芍陂樊城之战",设计击破樊城外围的曹魏军队;朱异与文钦也有交战记录,文钦在庐江六安一带布置营寨招纳东吴的亡叛,朱异击破七屯,因此被拜为扬武将军。后来在支援"淮南三叛"的过程中因撤军被东吴权臣孙𬘭所杀。

吕据是吕范之子,有平定山越、五溪蛮的军事经历;在"芍陂樊城之战"中与朱异一起破樊城外围,成为偏将军。吕据的巅峰时期比朱异高一些,但是死得也更早。他是孙权留下的五个托孤大臣之一,后因为联合滕胤对抗孙𬘭失败而死。

文钦诈降的过程

在曹魏嘉平二年、东吴赤乌十三年十月,曹魏庐江太守、冠军将军文钦给东吴扬武将军朱异写密信,谎称投降请求东吴出兵接应自己。这套操作对于东吴来说是非常熟悉了,简直就是"石亭之战"的活动复刻。朱异马上看破文钦的计划,向孙权呈上密信,并且发表自己的看法——不可取。

然而孙权不太想放弃这个机会。毕竟真的拿下曹魏所置庐江郡的话,就可以越过合肥,逼近曹魏在淮南地区的军事重镇寿春,也可以做为东吴所置庐江郡的屏障,利益确实是不小。所以就像曹休忍耐不了鄱阳郡的诱惑一样,孙权也打算去接应文钦。

不过孙权也明白其中的风险,认可朱异的判断,另派吕据率领两万人与朱异一同进军,"设计网以罗之,盛重兵以防之",防备的工作比较足;加上东吴北上到曹魏所置庐江的路程相对于曹魏进入鄱阳的路线要安全得多,最后也没有出现"石亭之战"的情况,大家打个照面点到为止。在同年十二月曹魏荆州、豫州都督王昶主动进攻并且击败东吴乐乡督施绩,算是完成了刷名望的目的。

参考文献:《三国志》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