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陸抑非作品。▲陸抑非作品。

藍鷹書畫專注於文化領域,書畫傳播推廣領先品牌。

陸抑非:一生潛心作畫,終成一代花鳥畫名家

圖/陸抑非 文/文涓

陸抑非,江蘇常熟人,曾經師從張大千,是我國近代以來20世紀最傑出花鳥畫大家之一,同時,陸抑非也爲我國美術事業和教育事業做出了傑出貢獻。

1.幼年才華嶄露,青年甘守寂寞

他出生在書香世家,祖父是晚清時的秀才,因爲祖父癡迷於書畫,因此陸抑非從小就耳濡目染的接受書畫藝術的薰陶,這也爲他將來成爲一代名家奠定了基礎。

▲陸抑非作品

陸抑非很小時候就才華出衆,同時期著名的學者李西山看過他的作品後就斷言:陸家要出畫狀元了。這句話也在小陸抑非的心裏慢慢的生髮芽。

▲陸抑非作品

1930年,22歲的陸抑非隻身一人遠赴上海希望能一展宏圖,先後做過簿記、繪圖員,還在醫學院做過兼職,這樣的經歷也極大豐富了他的思想,爲以後的創作提供了不可多得的素材。

2.機會總是青睞有準備的人

陸抑非的遠房表舅來探親,在得知他的才華以後,便認爲他是一個不可多得的人才,就立刻把他介紹給時任上海美專校長的劉海粟。

▲陸抑非作品

劉海粟一見陸抑非就十分喜歡這個有才華的年輕人,並且對陸抑非的工筆花鳥畫十分喜愛,大爲激賞。

陸抑非在上海美專任教十五載,也在杏壇兢兢業業的躬耕了十五載,在此期間他再來時任圖畫系主任的潘天壽一見如故,上演了一段俞伯牙和鍾子期的佳話。

▲陸抑非作品

抗日戰爭期間,孫伯淵苦心經營的“集寶齋”爲了躲避戰亂,被迫遷往上海,因此陸抑非有幸拜讀數以萬計的稀世珍品,這樣的經歷也極大的豐富了他的視野。

▲陸抑非作品

經過內兄孫伯淵的引見,陸抑非拜時下名家吳湖帆爲師,成了當時著名的梅景書屋的第一批八大弟子之一,後來他師傅吳湖帆幫他改字,從“一飛”改爲“抑非”,希望他能抑非揚善。

3.不拘泥於教條,畫風多變,勇於創新

陸抑非先師古人,後法造化,在臨摹名家畫作的時候,又十分注重寫生,注重創新。

▲陸抑非作品

年輕時候擅長做花鳥畫,中年長於沒骨,晚年畫風求變。後來他和唐雲張大壯,江寒灑,並稱海上花鳥畫“四大名家”

1958年,已經51歲的陸抑非下沉到生活最基層,著名的《春到農村》也是在這個時期創作而成,作品描繪了上海市交區的一片桃林。

▲陸抑非作品

陸抑非以工業生產的熱情襯以桃花的盎然生機,化平淡爲神妙,具有強烈的時代特色。

▲陸抑非作品

回首陸抑非的一生,幼年時候就表現出了高出同齡人的才華,青年能甘守寂寞潛心學習,壯年時期勇於抓住機會,晚上本來可以安穩度過,卻又能再次突破自我,勇於創新。

▲陸抑非作品

一代名家陸抑非,用他一生的努力,爲我國的書畫藝術的畫布增添了濃重的一筆靚麗色。

—END—

本平臺所發佈的圖片均蒐集自網絡公開資料,編輯並不確定作品之真僞,不作爲投資收藏的依據,僅供書畫愛好者參考,如有侵權請聯繫作者刪除。本文由藍鷹書畫原創,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以上爲嘉賓觀點言論,不代表本館立場。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