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在快節奏的生活中,父母能給孩子的最奢華的禮物,就是它

有一天晚上, 3歲的小兔子突然宣佈:“我最愛爸爸了!”

兔媽媽問:“爲什麼呀?”

“因爲爸爸陪我最多了,爸爸每天都來幼兒園接我。”

兔爸爸心中竊喜:自己天天接送小兔子上學放學,週末兩天也是陪孩子玩,現在在小兔子心裏就是No.1啦!

不料小兔子又接着說:“我也最愛媽媽!媽媽也陪我最多了!媽媽天天都跟我看書。”

呵呵,小兔子最愛爸爸媽媽,是因爲爸爸媽媽陪伴他的時間最多。無論是他最愛玩的車車,還是最愛喫的食物,都比不上爸爸媽媽的陪伴。

小兔子從出生以後,就一直和爸爸媽媽在一起。晚上哭了鬧了,是爸爸抱着哄着;餓了渴了,是媽媽餵奶喂水;拉屎拉尿了,也是爸爸媽媽一起給他洗澡換尿片。

兔爸爸白天要上班,晚上還要帶小兔子,累得夠嗆,可是從未想過要把孩子送回鄉下給爺爺奶奶帶。兔媽媽寧可自己帶大小兔子,也不願意把小兔子交給保姆或者全託機構。

在快節奏的都市生活中,作爲父母,所能給孩子的最奢華的禮物,可能就是時間了。無論多昂貴的玩具,多高規格的全託機構,都比不上爸爸媽媽的陪伴。

所以,在小兔子3歲之前,媽媽把所有的時間用來陪伴小兔子:

春天,小兔子跟媽媽去池塘邊撈小蝌蚪;

夏天,小兔子跟媽媽在樹蔭下玩沙;

秋天,小兔子跟媽媽去山上摘野果子;

冬天,小兔子跟媽媽在花園裏撿落葉。

同樣,爸爸也放棄了下班後打球的習慣,把所有的業餘時間留給了小兔子。小兔子每一天都是在爸爸媽媽的陪伴下快樂的度過的。

早晨太陽昇起來的時候,小兔子睜開眼就能看到媽媽。傍晚太陽還未下山,小兔子就能看到下班回來的爸爸。他每天跟爸爸媽媽有說不完的話,玩不停的遊戲。就這樣,小兔子在爸爸媽媽溫暖的懷抱中長大,在爸爸媽媽溫柔的陪伴中長大。

外公外婆會遺憾兔媽媽失去的工作機會,爺爺奶奶也會感嘆兔爸爸週末也沒得休息。可是,兔爸爸兔媽媽都覺得這一切都是值得的。

因爲,親情並不僅在於血脈相連,更在於日日夜夜的陪伴。正是這一千多個日夜的陪伴守護,形成了小兔子和爸爸媽媽之間無話不說的親密和安全型的依戀

2.安全型依戀是什麼?

小兔子在害怕的時候會馬上跑到媽媽的懷裏,“因爲你就是我的家。”玩過家家的時候會說:“等我長大了,變成一個叔叔了,我每天都會回到我們這個家,煮一大鍋飯給你和爸爸喫。”

“以後我長大了,去辦公室工作了,我也會回來陪你和爸爸的,陪29天那麼多。” (29是3歲的小兔子所能數到的最大的數字,代表了一個最大的數量。)

呵呵,親愛的小兔子,爸爸媽媽所能送給你的最珍貴的禮物,就是在你幼小時日夜的陪伴,溫柔的守護。在遙遠的未來,你所能送給爸爸媽媽的最珍貴的禮物,也是在父母年老時不離不棄的陪伴。

陪伴,就是我們所能送給彼此的最好的禮物。

3.從心理學角度看陪伴對孩子的影響

現在回首去看那三年的時間,雖然不免感慨那三年的辛苦付出以及失去難得工作機會的代價。可是,種瓜得瓜,種豆得豆,自己一把屎一把尿親自拉扯大的孩子,確實和自己很親密。

因爲我知道,在生命的頭三年,是父母和孩子建立親子關係的重要時期。尤其是第一年,是孩子形成對父母的依戀的關鍵時期。這個時期如果錯過了,是很難彌補的。

很多父母因爲工作等多方面的原因,在孩子的嬰兒期無法陪伴,從而選擇把孩子送到鄉下給爺爺奶奶帶,或者是交給保姆或者全託機構,想着小孩子不懂事沒關係,等長大了再接回身邊。

可是,他們往往會發現,對長大了的孩子付出再多金錢與精力,也沒辦法讓孩子和自己他們親近了。爲什麼?錯過了親子關係建立的關鍵期

在心理諮詢的臨牀實踐中,我會看到,許多有嚴重心理問題或者心理障礙的來訪者,追溯其童年,或者是被寄養,或者是缺乏父母的陪伴。

所以,在他們的心中,埋藏着害怕被父母拋棄的恐懼,或者壓抑着對父母離開自己的憤怒和悲傷。生命早期中父母的缺席,可能會給孩子的心理發展造成了難以彌補的缺憾,也給親子關係的建立豎起了難以攀越的障礙。

所以,愛孩子,就陪伴他/她吧。“太忙,沒時間”往往是個藉口,只是表明了孩子在你的時間表裏不是排在最重要的位置。

在孩子的幼年時期,願意花時間陪伴他,就是最寶貴的付出。3歲之前,父母就是孩子的全部世界。父母溫柔的耐心的陪伴和養育,會讓孩子感受到這個世界是溫暖的,可以信任的。這個世界在溫柔的對待他,他也將學會溫柔的對待這個世界。

因爲愛你,所以願意陪伴你。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