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天津天海解散以來,包括天海在內的一共16家職業足球俱樂部宣告退出中國職業足球聯賽的舞臺,這也意味着這16傢俱樂部正式解散,而俱樂部的球員也面臨着重新的選擇,他們需要到轉會市場尋找新的下家。而值得一提的是,這麼大批量的球員湧入了轉會市場,究竟有多少隊能夠籤他們呢?這麼多的球員又能被消化多少呢?找不到下家的球員就業如何解決?


當然也正是在天海解散之後,似乎已經有的俱樂部先知先覺,他們率先發出邀請,讓天海的球員進行試訓,尤其是以深足最爲積極,因爲目前深足的總經理就是前天海俱樂部的總經理丁勇,他跟天海球員關係非常好,所以也是冬窗簽下了王永珀、裴帥和鄭達倫,其實如果能再等等的話,他們或許可以不需要支付4000萬轉會費就可以得到裴帥和鄭達倫,與此同時他們還邀請糜昊倫、劉越、張源、張鷺、孫可等球員先後前往球隊試訓,所以整體來看,天海解散之後有名氣的球員裏面,絕大多數都已經來到深足。


但是此後也有消息傳出,足協爲了保持聯賽的公平競爭,不讓聯賽失衡,所以決定限制各支球隊簽下解散球隊球員的人數,但是傳出了這樣的消息只是說明足協有這樣的計劃,但是沒有最終公佈,如果這樣的計劃是真的,那麼估計深足就無法一口氣喫下這麼多的球員,他們的計劃也將落空,要知道這麼多的球員同時加盟一傢俱樂部,可以幫助這傢俱樂部實力快速提升不說,對於其他中超俱樂部來說本身就不公平,畢竟這麼多球員加盟同一家俱樂部也都是因爲丁勇在,所以其他俱樂部也無法參與競爭。


最近幾天大家也一直在等待關於足協規定球隊簽約解散隊球員人數的消息,但是等來等去似乎沒有等來這個消息,而就在昨天下午,


其實就算是放開了引援,對於這些俱樂部來說他們簽下的也都是一些優秀的球員,對於那些處於中下水平的球員就算足協再怎麼放開政策,也肯定無人問津,所以說看上去一個比較美好的政策,實際意義卻不是很大。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