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这样一篇小说,它发表于一九一八年,是现代中国新文学史上第一篇广为人知的杰出作品。

它揭露了封建礼教和封建家族的弊害,开创了中国新文学中革命现实主义的先河,以其深切的表现和特殊的形式直击广大青年读者的心。

这篇小说就是《狂人日记》,鲁迅先生送给广大深受封建礼教迫害的中国人民的礼物。

《狂人日记》写于1918年4月,他是鲁迅先生创造的众多白话小说中的第一篇。

鲁迅先生在长期对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旧中国进行深刻的观察的情况下,清醒地意识到了当时封建礼教封建思想等糟粕对中国广大人民的荼毒和迫害。

在一片黑暗和寂静中,鲁迅先生发出了振聋发聩的呐喊:“封建主义吃人!”

这声音虽然激进且缺少足够的呼应,但也让相当一部分中国青年感到震撼人心。《狂人日记》并没有像一些更著名的小说那样,在文坛上掀起显著的风波或者引起一场文艺论战。但是它开拓了现代小说的写作思路,且在批判封建礼教的弊病方面,它的影响是巨大而深远的。

“救救孩子……”这是《狂人日记》的结尾,也是鲁迅对人们发出的呐喊和深切的希望。封建礼教中的糟粕一日不除,受其毒害的人就世世代代无穷尽也。

无论是为了自己也好,为了后世无辜的孩子们也好,装睡的人们都应该起来了,大家应该成为“奔驰的勇士”,在无边的黑暗中勇敢地前进,去追寻那一点光明,直至光明代替黑暗。

《狂人日记》通过主人公“狂人”的视角来观察旧中国的社会环境。

在“狂人”的眼里,周围皆是“吃人”之人,且“吃人”这个行为已经不是只存在于少数人身上了,他是旧中国大家共有的群体特征。每个人都是“吃人的人”,每个人也都面临“被人吃”的风险。

在“狂人”的身边,无论是与他有仇的赵贵翁,还是与他素不相识的路人、狗、小孩,甚至是他的亲哥哥,都朝着他露出了凶狠的獠牙。

有人认为鲁迅塑造出的“狂人”不过是有被害妄想症的精神病人而已,从“狂人”的口中说出的话不具备真实性。然而,历史告诉我们,当社会陷入矛盾、不安与绝望时,最先清醒的往往是被世俗眼光认定为“疯子”的那一批人。

今天就让我们来浅析一下《狂人日记》中鲁迅先生想揭示的那些旧中国封建礼教压迫下蔓延的群体疾病。

吃人恶疾之欺善怕恶

当狂人出门走在路上时,路人皆是脸色铁青,且对他议论纷纷,有的甚至面色凶狠。狂人对此感到很纳闷,为什么这些人对他如此凶狠?

他们明明无冤无仇。再仔细回想这些人平时的所作所为:他们有的被人当街掌过嘴,有的被知县打过板子,有的家里爹娘被债主逼死过,有的甚至连妻子都让衙役占了去。

但是这些人面对欺辱他们的人时,无不是低头哈腰,脸色和缓,大气都不敢出一声。当面对着性格温和且从未伤害过他们的狂人时他们却露出了凶狠的嘴脸。

这个场景放到现实中,就是众人皆对有权有势或凶狠蛮横之辈卑躬屈膝,极尽讨好。却对那些善良温和,轻易不与他人作对的人恶言相向,争锋相对。

就连孩子们也在不知不觉中将这种本领学了去,他们的书上写着扶贫扶弱,嘴里念着仁义道德,可身体却本能的欺软怕硬。这或许就是校园暴力频发的原因。

吃人恶疾之自私重利

在《狂人日记》中,狂人的大哥先是在教他作论时,告诉他要趋善避恶,宽宏大量。可一旦到了现实场景他便推翻了自己之前说的所有话,瞬间变成了另一个人。

村中的人可以在莫名其妙的情况下就被大家翻脸认定为“恶人”,而这个“恶人”不仅没有得到大哥他们的原谅,反而被他们活生生打死,他们甚至将他的心肝“油煎炒了吃”。

除此以外狂人身边的人都十分擅长明哲保身之道,每个人都能做到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

大家都想“吃人”,却又担心自己动手会有祸祟。于是众人联手,逼迫着那些有清醒迹象的人“最好是解下腰带,挂在梁上,自己紧紧勒死”。这样他们即可以摆脱杀人的罪名,又可以满足自己的私欲。

这放到现实生活中,就是人为了满足自己的私欲,而去随意的侵犯他人的利益。比如偷盗,抢劫等行为,还有众多无良商家,为了自己的利益而不顾众多消费者的健康和生命安全。他们也只是为了满足自己,而去“吃人”的人中的冰山一角罢了,我们的生活中还有许多藏在暗处的自私重利的“吃人者”。

吃人恶疾之群体裹挟

在《狂人日记》中,除了“吃人”的人和“被吃”的人,还有众多的围观群众。他们中的许多人明知“吃人”这种行为是不对的,却只是沉默地看着这种行为发生。

他们不敢向众人呐喊这种行为是不对的,也不敢为那些无端被认定为恶人的人说话,更不敢向那些即将被吃的人伸出援手。因为他们害怕,害怕成为下一个“被吃的人”。

在群体裹挟之下,个人是无法发出不一样的声音的。一旦你发出了不一样的声音,你就有可能成为下一个遭受迫害的人。

狂人搞不懂,为什么很多街上与他无冤无仇的人会恶狠狠地看着他,当今社会的人也搞不懂,为什么网络上的人会莫名其妙地对陌生人散发恶意。

在狂人的世界中,这些人在群体的裹挟下,失去了判断是非的能力,也成为了“吃人的人”,甚至将“吃掉了恶人”当成了正义。

而在当今网络群体的裹挟下,也有很多人失去了独立思考的能力,他们人云亦云,将人数多的那一方认定为正义。在不清楚事实的情况下,就随意地批判他人,甚至进行不堪入目的辱骂。

在一个冰冷黑暗的社会中,当你想着“吃人”时,你就必须担心“被人吃”。每个人都只能小心翼翼地生活着,用极深的眼光面面相觑。

唯有将“吃人”的心思去了。和自己相识或不相识,相亲或不相亲的人都结伴同行,互相劝勉,不跨出损人利己的那一步。众人才有可能放心的吃饭睡觉,走路做事,而不用担心受他人迫害。

社会上既然能有“狂人”的出现,就说明清醒的人会越来越多。鲁迅先生最害怕的就是“狂人”又陷入了沉睡,或者是被群体裹挟着成为“吃人”的人中的一员。

所以作为当代希望的我们,一定要坚持住。控制自己心中的私欲,摒弃欺善怕恶的恶习,不畏群体的裹挟和道德绑架,成为一个真正清醒的中国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