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晚年葛洪,選擇了洪川龍潭山砌竈煉丹,並行醫傳道。期間,旌德之地第一次吸引葛洪到了黃山腳下的小山村,那是因爲竇子明煉丹成仙的故事。

方光華

第725期

中國五千年的文明史,孕育了燦爛的硯文化。硯的興起大約在戰國、秦漢間。

上古之人,書契作字,使用毛筆濡墨,必然會使用到類似的研墨器材。東漢李尤《墨研銘》中說:“書契既造,研墨乃陳,煙石附筆,以流以申。”所以,同是漢代的劉熙在《釋名》中這樣說“硯”,“硯者研也,可研墨使之濡也。”許慎《說文解字》上的註解是“石滑也,從石,見聲。”清人段玉裁註釋爲:“謂石性滑利也……石滑不澀。今人研墨者淤曰硯,其引申之義也。”“亦謂以石磨物曰研也。”

古時之“研”,通假於硯。

在漫長的硯發展史上,曾經出現過不可計數的硯種,唐代見之經傳的硯就有120多種。如果再加上那些名不見經傳的,總數多達300餘種。它們分佈在我國大江南北不同地域,同樣爲記載、傳承和延續中華文明史立下了不可磨滅的功績!

宣州史稱“宣邑”。宣州“一府六縣”,領宣城、涇縣、南陵、寧國、旌德、太平,自北宋太平興國四年至民國元年933年。

秦代以後,宣州在歷史上一直是軍事要地、江南奧壤、上州望郡、文化名邦、山水勝境,產生了很多的歷史名產和文化派別,而且多以“宣城”和“宣州”名稱。前者有宣城派、宣城體、宣城數學派、宣城畫派、宣城詩派等;後者有宣州詩人羣、宣州地毯、宣州窯、宣紙、宣筆、宣木瓜、宣黃連、宣石硯等。“宣”既是州府治所之名,又有“顯耀”的意思,因此用“宣”命名名產和派別恰當且達意。

在中國,以事物發源地命名的情況非常普遍,既有物質的也有非物質的,如紅山文化、龍尾硯、徽劇、和田玉、普洱茶、茅臺酒等。

龍尾硯,因產自婺源縣龍尾山而得名。以後又以所在的縣和州冠名,有婺源硯、歙州硯之稱。

宣石硯或稱宣硯,顧名思義,因產自於宣州而得名。其石質結構爲板頁岩層狀,黑色,質地細膩。

2014年5月,中國文房四寶協會向旌德縣政府頒發了“中國宣硯之鄉”屬地保護銘碑,標誌着產於旌德縣白地鎮洪川龍潭山的宣硯有了國家層面的一張身份證。另一層意義上說,宣硯的恢復生產,爲宣城“中國文房四寶之鄉”填補了硯之空白。

宣硯礦石

《旌德縣誌》載:“礦點位於白地鎮洪川村,礦區中心地理座標:東經118°19′27″,北緯30°11′11″。區域上出露地層主要爲寒武系荷塘組、楊柳崗組、華嚴寺組、西陽山組及奧陶系印渚埠組、寧國組、胡樂組、黃泥崗組、新嶺組等,分青黑色含炭泥質絹雲板巖和青黑色斑點狀泥質板岩,主要礦物組成爲絹雲母、白雲母、黑雲母、石英、鈉長石、綠泥石和少量磁黃鐵礦、石榴子石等,適合於雕刻制硯。礦點發現有古代採硯石老坑,老坑硯石經鑑定爲古宣州石硯硯材。”

因天災人禍諸因,歷史上宣硯生產時斷時續,使得宣硯史撲朔迷離。不過,宣硯在重要的歷史節點均神光閃現,背影清晰,不容後人忽視。

葛洪始創宣硯

論及宣硯的起源,繞不開一個歷史人物——葛洪。相傳第一方宣州石硯爲葛洪所創。

要說葛洪與宣州石硯的淵源,有必要對其身世作些必要的交待。

葛洪,字稚川,自號抱朴子,丹陽郡句容人。生活於西晉與東晉相交之時。是著名的道教思想家、煉丹學和道教神學的奠基人。著有《神仙傳》《抱朴子》《肘後備急方》《西京雜記》等。

葛洪家族,是魏晉時期丹陽郡百年官宦世家。祖父葛奚是三國東吳重臣,歷任吏部侍郎、御史中丞、廬陵太守、吏部尚書、輔吳將軍,封吳壽縣侯。父親葛悌,東吳要員,歷任會稽太守、郎中、太中大夫、大中正、肥鄉令、邵陵太守。在肥鄉令上爲官清廉,“秋毫之贈,不入於門。紙筆之用,皆出於私財”,把隸屬於司州廣平郡的肥鄉縣治理成全司州兩個郡一百個縣中最好的地方。

出身名門望族的葛洪,幼年生活比較順利,“洪者,君之第三子也。生晚,爲二親所嬌饒,不早見督以書史”。13歲時父親去世,這個清廉的官吏家庭積蓄不豐,使葛洪感到飢寒之慮。早年嬌生慣養的葛洪,也得起早帶晚到田野參加勞動。家庭的變故對葛洪讀書入仕的願望給予了沉重打擊,他不得不靠砍柴賣柴以換取紙筆,甚至在田間地頭以樹枝代筆練習寫字。然而,就是這樹枝讓葛洪練就了一筆好字。北宋大書畫家米芾在《海岳名言》中評價說:“葛洪‘天台之觀'飛白,爲大字之冠,古今第一”。

葛洪從祖父葛玄曾師從煉丹家左慈學道,號葛仙公,以煉丹祕術傳於弟子鄭隱。“從祖玄,吳時學道得仙,爲葛仙公,以煉丹祕術授弟子鄭隱。洪就隱學,悉得其法焉”。葛洪16歲時機緣所至,師從儒、道大師鄭隱,因潛心向學,深得鄭隱器重。兼學百家,習武強體的葛洪雖曾有過揚威沙場的經歷,但鄭隱的神仙、遁世思想對其一生影響很大。功成不居,無意仕途成了葛洪的人生選擇。

30多歲時葛洪結束了扶南之行,回到朝堂之上,做些經世治國之事。除繼續著書並於35歲完成《抱朴子》70篇寫作外,主要工作就是幫助朝廷與當時的隱逸之士取得聯繫,配合官方勸導隱逸之士離開山野,迴歸村落城鎮,過上安穩的清修日子,或勸有才幹者出仕任職,爲朝廷服務。葛洪常年累月地奔走於窮山僻野,足跡東至江浙,西至川陝,北上魯冀,南下兩廣,計12省一百多個郡縣。期間,旌德之地第一次吸引葛洪到了黃山腳下的小山村,那是因爲竇子明煉丹成仙的故事。

西晉太康年間,五胡亂華,晉室南渡,寄居江左。相傳沛人竇子明因避亂出遊長江中下游東南一帶,後就任陵陽主簿,因憤世嫉俗,不久棄官,與妻費氏及一對幼女來棲真山採藥煉丹。他們住在山頂石窟中,旁闢曬藥坪,砌有煉丹竈。竇子明每天披星戴月,在山崖澗邊挖掘草藥。回家後,喚妻女用水洗淨,在曬藥坪上曬乾,放進藥臼裏搗爛,用丹井之水衝浸拌勻,溶成藥湯,燃麒麟松枝煮藥煉丹。日久天長,煉得滿山雲霧升騰。不知煉了多少時日,終於煉成了仙丹。

一天,山頂瑞氣浮動,空中祥雲飄拂,有一青鳧翩然而降,馱上竇子明及其妻女,乘着瑞氣,從山頂飄搖上升,飛入縣城東面一座高聳入雲的大山。竇子明和妻女入山後,墾山闢地,飼雞養犬,耕樵度日。他們看到山下有很多貧病交加的窮人,十分憐憫,乃終年累月攀崖跨澗,爲貧病之人採藥送藥。忽一日。子明在山溪邊尋藥,遇一白髮隱者,遂相與爲友,後一道羽化昇天。不日,其二女亦一個抱雞,一個攜犬,騎青鳧昇天。正是:“一人得道,雞犬升天”。

葛洪訪隱旌德第一站,並不是石鳧山,而是黃山腳下那個山林密佈,盛產炭色岩石的小山村。那個清幽的小山村給葛洪留下了極深的印象,使之成爲晚年煉丹的首選之地。

晚年葛洪,選擇了洪川龍潭山砌竈煉丹,並行醫傳道。在幽竹嶺取石煉丹中,發現龍潭溪中的石頭,石質細膩,墨色如玉,便嘗試着將其斫成硯臺,加水研墨,滑利濡潤,十分可人。葛洪對石硯喜愛如寶,不僅用其著書立說,還將硯石向更多的讀書人介紹推廣。

龍潭水坑

葛洪在洪川煉丹行醫,修道著書,晚年大量著作就在龍潭山幽林流泉間寫就。龍潭山上“稚川丹竈”遺址尚存。葛洪最終卜居與旌德爲鄰的寧國羅灣。明嘉靖四十五年《寧西葛氏家乘》記:“公遂退丘壑,卜居羅灣居焉。夫人邵氏鮑氏,合葬萬福柳山獅形。”

因爲葛洪在當地救治百姓,居住在那裏的芮氏、呂氏後人爲紀念葛仙,就以其名呼村稱河,故有洪川村、洪溪河、洪源塔之名。

葛洪生活的時代,正值早期硯時期,優質硯石的發現,在當時爲磨墨苦惱的文人圈中一定引起了不小的影響。當地的石匠們自然會利用幽竹嶺龍潭山上的石頭制硯,通過連接徽州府、宣州府和安慶府的徽宣、徽青古道向山外傳播。

製作:童達清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