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周星馳從“功夫夢”到“電影夢”雖然形式上發生了變化,但是在本質上,卻出奇的一致,夢想是每個人來到這個世界上時,對人生最初的藍圖。在這部影片中,在“功夫夢境”和“斧頭幫現實”之間,周星馳用“豬籠城寨”中的隱世高手作爲緩衝。

1962年6月22日,在香港九龍的窮人區,有一位名叫凌寶兒的女人生下了一個男孩,爲了表達對孩子將來的希望,她依照唐朝文學家王勃的千古名篇《滕王閣序》中的“雄州霧列,俊採星馳”一句,給孩子取名星馳。這個男孩長大後,果然不負母親所望,“天賦異稟,骨骼清奇”,經過一番奮鬥,終成一代喜劇之王。他便是後來華語影壇的傳奇人物周星馳。

在周星馳7歲的時候,他的父母因爲感情不和而離異,在那個年代,生活在單親家庭,還是一個不太常見的事情,也因爲這樣的家庭出身,周星馳自小的性格比較內向和自卑。在這樣的性格影響下,周星馳在同齡人中各方面的表現並不優秀,直到有一天他在大銀幕上看到了他一生的偶像——華語功夫巨星李小龍。由於受到李小龍的影響,少年的周星馳心中種下了一個“功夫夢”。

其實很多男孩和少年周星馳一樣,都有一個“武功蓋世,拯救世界”的夢想,在少年的時候,我們便將這種夢想確立爲一生的奮鬥目標。雖然那個時候我們還不懂得這個夢想的沉重,但是我們卻過早地感受到了這個夢想的萬丈光芒。當年,我們沿着這道璀璨的光芒,只顧着看到遠處滿是榮光的風景,卻忽略了人生長路上,腳下佈滿的荊棘。

在周星馳上小學的時候,他幾乎每科成績都很差,但是因爲堅持每天練功,所以他一度認爲自己是同齡人中,世界上功夫最強的人。這種看似荒謬的想法,卻是他傳奇之路的開始。到了青春期之後,周星馳漸漸的明白自己不可能成爲像李小龍一樣的武術家,但是他經過研究之後,發現自己還有另外一個機會可以無限地接近李小龍的成就,那便是成爲一位優秀的電影明星。

周星馳從“功夫夢”到“電影夢”雖然形式上發生了變化,但是在本質上,卻出奇的一致,夢想是每個人來到這個世界上時,對人生最初的藍圖。而現實,則是這個藍圖中未曾預測到的障礙。進入娛樂圈後,命運跟周星馳又開了一個不大不小的玩笑,種種跡象表明,不夠高,不夠帥,不夠有特點的周星馳在娛樂圈的前途迷茫。而他在娛樂圈中的這種狀態一直持續了將近10年,在這10年裏,他先是主持兒童節目,又在多個電視劇和電影中擔任配角和跑龍套。

這段長達10年的跑龍套生涯雖然反覆被影迷們提及,但是很少人能夠真正體會其中的辛酸。直到多年後,已經成爲華語頭號明星的周星馳將這段經歷拍成了一部部具有自傳色彩的電影。我們才得以從他的作品中,感受那段苦澀而又迷途的人生。在2004年的時候,周星馳執導了他迄今爲止擔任主演的倒數第二部作品《功夫》。

爲了在大銀幕上完成自己的“功夫夢”,周星馳除了親自主演外,他還請來了電影界的各路高手。這其中就包括被稱爲“天下第一武指”的袁和平,以及和周星馳曾經合作過不可超越的經典之作《大話西遊系列》的導演劉鎮偉,甚至還有已經退出影壇多年的元秋。在這部電影中,周星馳雖然延續了他一貫的“無厘頭”搞笑風格,但是更多的細節上,周星馳在大銀幕上“烹飪”出了人生的況味。

影片開始時的斧頭幫細節,周星馳幾乎用一種殘忍的方式,向觀衆展現了現實生活的苦惱和無奈,巧取豪奪,利慾薰心,人性淪喪的斧頭幫,正如現實生活中,那隻人性中看不到的“自私之手”,在無時不刻的左右着我們的人生方向,改變着我們的現實處境。一番瘋狂後,周星馳用默片時代慣用的字幕,向我們交代了“豬籠城寨”這個衛生環境極差的世外桃源。結合周星馳的童年,我們很容易會發現,這個所謂的世外桃源,正是和中年周星馳漸行漸遠的童年回憶。

“豬籠城寨”生活的人們看似愚昧無知,毫無人生的方向和希望,但是他們卻有着最爲簡單的快樂。在這些粗陋的場景中,大部分觀衆會想到自己童年簡單而愉悅的時光。在這裏生活的人們,看似放棄了人生的前途,卻也遠離斧頭幫等人的世事紛爭。就在這時,周星馳飾演的小混混和林子聰飾演的跟班肥仔聰出現。

作爲導演,周星馳恰到好處的將男主角置於一個“尷尬”的位置。他雖然是一個小混混,但是卻不被斧頭幫所接納,並且因爲他們對“專業”並不熟悉,也壞的並不徹底,使得他和無惡不作的斧頭幫有着本質的區別。但是充滿虛榮心,又遊手好閒的他,也不屬於“豬籠城寨”,畢竟他還不能放下心中關於“如來神掌”的功夫夢。作爲小混混他沒有能力欺負“豬籠城寨”居民,也不被斧頭幫接納。作爲平凡人,他不能用一顆平常心過普通生活。作爲“功夫夢想家”,他又還沒有真正的練成“如來神掌”成爲萬中無一的高手。

在所有的可能之間,主角經受着來自於這個世界的各種折磨,他被得不到的“遍地的金錢,滿街的女人”所誘惑,他被邪惡的斧頭幫威脅並操縱,他同時也被自己內心深處的,已經看似漸行漸遠的“功夫夢”所召喚。

周遊君相信,在主角人生所有的潛在可能中,沒有人不願意練成“如來神掌”成爲絕世高手,除暴安良。但是正如影片中所展現的那樣,來自於乞丐的謊言,來自於街頭小混混的侮辱,來自於自身內在的自尊,無時不刻的不在引導着一個人走向夢想的反方向。畢竟練成“如來神掌”的結果只存在夢想裏,而成爲斧頭幫大哥的現實,卻就在眼前。

在這部影片中,在“功夫夢境”和“斧頭幫現實”之間,周星馳用“豬籠城寨”中的隱世高手作爲緩衝。這些隱世高手的出現,也讓銀幕前的觀衆,更加深刻地體會到一個個體在夢想和現實之間的妥協和消沉。正如油條小販臨終前所說的,一個人的能力越大,責任就越大。但是所映射出的“包租公”和“包租婆”在現實中是什麼樣的人呢?

他們都是絕世高手,但是卻因厭倦了武林爭鬥而退隱江湖,整日在柴米油鹽,家長裏短中消磨餘生。爲了不被外界糾纏,他們甚至要用粗鄙的價值觀來僞裝自己內心的訴求。曾經他們也是萬中無一的高手,曾經他們也肩負着除暴安良的責任,而最終,他們卻無奈的選擇背對生活,了此殘生。

有多少人最初夢想都是練成“如來神掌”,而在歷經生活的磨練後,我們卻都活成了窩囊廢一般的“包租公”。不是夢想不夠美好,而是囊括着七情六慾的凡夫肉體不堪重負。所以想成爲孫悟空必須戴上斬斷七情六慾的金箍,想練成“如來神掌”,必須經歷死而復生的輪迴。

這部周星馳具有色彩的作品,和他以往的許多經典之作一樣,上映之初並未受到觀衆的絕對認可。雖然這部影片在當年打破了華語電影全球的票房紀錄,但是這部影片上映後的評分卻和同期馮小剛執導的作品《天下無賊》相差無幾。豆瓣網的評分,均在7分上下,但是在上映16年後,觀衆們越發地感受到了《功夫》這部電影的可貴和內涵,如今這部影片的豆瓣評分已經上升到8.6分。16年的時間,已是百年人生的五分之一,看懂這部偉大的作品,不容易。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