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痿論》所說的痿證,是由於肺熱葉焦所引起的,所謂治痿獨取陽明,一般是益胃養陰,補養陽明的氣津。“肺熱葉焦,則皮毛虛弱,急薄著,則生痿躄”,意思是說燥熱傷肺,肺氣就不能達於四肢,更不能把津液輸送到四肢,四肢的經脈失掉了氣的溫養,失掉了營液的濡養,於是痿廢不用,這是講痿症的病機。

“痿”是痿廢、痿弱之意,痿症是指四肢痿弱,運動極大地受限,完全不受支配的一種疾病。文獻中提出痿症的主要根源是在“肺”,中醫學理論認爲“脾”主四肢,這裏卻不說在脾而說是在肺,這是爲什麼?文獻認爲,肺主宗氣,營氣、衛氣都是通過宗氣來推動的;“肺熱葉焦,則皮毛虛弱,急薄著,則生痿躄”,意思是說燥熱傷肺,肺氣就不能達於四肢,更不能把津液輸送到四肢,四肢的經脈失掉了氣的溫養,失掉了營液的濡養,於是痿廢不用,這是講痿症的病機。

看來“燥熱傷津”是其病源,所以說痿症病在肺。《素問·痿論》說:“治痿獨取陽明”。約有三層意思:一者是陽明主潤宗筋,宗筋主束骨而利機關。陽明爲五臟六腑之海,陽明氣津充足,才能起到潤養宗筋的作用。《痿論》所說的痿證,是由於肺熱葉焦所引起的,所謂治痿獨取陽明,一般是益胃養陰,補養陽明的氣津。

二者,《素問·逆調論》說:“榮氣虛則不仁,衛氣虛則不用”。不用就是痿廢不用。衛氣屬陽,主動。衛氣來源於下焦,而滋養於中焦水谷之精氣,開發於上焦之肺氣。

肺熱葉焦,發爲痿證,痿的原因在肺。益養胃陰,加陽明之氣津,在中焦則胃衛的物質基礎充足,在上焦則肺衛有源,在下焦則肝腎精血得到補益,並且在下焦(因爲宗筋在下焦)也能潤養宗筋,故治痿獨取陽明。

三者獨取陽明,也應包括脾在內。蓋痿證在臨牀上一般分爲乾和溼兩種。幹者,枯瘦熱煩,當滋養陽明氣津;溼者,黃胖痿弱,當取之於脾。痿證是指筋脈弛緩,手足痿軟無力,或只是兩足痿弱,不能站立。這與周身關節作痛的痹證迥然不同。

關於痿證之成因,《素問·痿論》說:“肺熱葉焦,發爲痿頢”。並指出:五臟氣熱,都可以傷其所主,各自成痿,所以有筋、骨、脈、肌、皮五痿之稱。由於溼熱浸淫也能導致本病,所以《內經》裏記載:“溼熱不攘,大筋軟短,小筋弛長,軟短爲拘,弛長爲痿。”《內經》裏又有“治痿獨取陽明”的說法,陽明爲多氣多血之經,又爲宗筋之總會,陽明虛則宗筋縱,宗筋縱則不能束骨而利機關,故足痿不能用也。五臟之熱皆能致“痿”,痿症的主要病機是熱傷津氣,氣傷致“痿”,津傷也致“痿”。

痿症的熱邪是怎樣傳遞的呢?先從肺起,肺爲五臟之華蓋,其位最高,所以肺熱可以影響到心、肝、脾、腎。臨牀上所見到的痿症,多屬燥證範疇,還不是典型的火熱證,十有九痿都有“燥”的表現,即痿症是津氣兩傷證,很少見有大熱的表現,所說之“熱”實質是“燥”。

因此痿症一般沒有高熱、大便乾等表現。但痿之燥,需分辨陰陽,陽燥有熱象,陰燥沒有熱象,因此治療痿症一般都用甘溫法,有熱象者偶爾也有用甘寒之法。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