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孩子的成長道路上,家長太看重孩子的學習成績,反倒會給孩子帶來很大的心理壓力,看起來是督促孩子成才,沒想到卻有可能成爲孩子成長道路上絆腳石。而家長表現出“不重視孩子成績”的態度,反倒讓孩子愧疚的心理壓力解除,更不願意辜負父母對自己的期望。

孩子小的時候擔心他的體重和身高不合格,而等到孩子上小學了,就開始把重點轉移到孩子的學習上去,如果是孩子成績不好,也是父母心頭的一根刺。但是,孩子的成績好壞可不是比誰家大人的嗓門高低的,有些家長不打不罵孩子也能教育成功。

有位寶媽給我們分享自己孩子的經歷:孩子上小學三年級時,有一次考試成績不及格,把試卷拿給爸爸看的時候,爸爸只說了一句話:“我一直在等你不及格的一天,我的願望今天終於實現了。”孩子看到父親沒有生氣,內心的石頭終於放下來了,從那以後,孩子再也沒有考不及格過,以至於到了初中孩子的成績開始逆襲,一路考上了大學。對於男孩來說,生活中會出現一些孩子比較晚熟的情況,家長的應對態度完全可以決定孩子的未來。

爲什麼家長不打不罵,反而能等到孩子逆襲呢?道理其實簡單: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端正孩子態度比學習成績更重要

在孩子的成長道路上,家長太看重孩子的學習成績,反倒會給孩子帶來很大的心理壓力,看起來是督促孩子成才,沒想到卻有可能成爲孩子成長道路上絆腳石。而家長表現出“不重視孩子成績”的態度,反倒讓孩子愧疚的心理壓力解除,更不願意辜負父母對自己的期望。

而男孩因爲發育的問題,會有一些孩子存在晚熟的情況,在孩子剛上學時,可能很簡單的問題他就搞不明白。如果在這段時間裏,父母只在意孩子的學習成績,孩子考不好就大聲指責孩子,反倒會讓孩子的心裏產生厭學的情緒,成爲孩子成長路上的心理陰影。

對於剛上小學的孩子來說,端正孩子的學習態度遠遠比提高孩子的學習成績來的更重要,只要孩子有良好的學習態度,等到有一天,晚熟的孩子突然開竅,取得的進步也會是家長無法預料的。

父母是孩子自信心的最大來源,如果父母不放棄孩子,孩子就會擁有最大的力量

而父母對自己的態度也是孩子自信心的最大來源,願意給孩子時間成長的父母,不放棄自己的孩子,會給他的成長道路上帶來很多的勇氣和自信,即使是面對挫折,也有勇氣面對;而孩子一次考試沒考好,家長就批評指責,很遺憾,孩子的眼裏只有成績的話,線崩得越緊,越有可能斷掉。

而上文中提到的孩子父親,在孩子成績不及格時沒有責怪自己的孩子,反而用比較幽默的方式卸下孩子的盔甲,才真的是熟諳兒童心理,知道什麼樣的方式才更有利於孩子發展。

如果我們不能有這位爸爸的策略,那就乖乖做一個不對孩子發脾氣的家長們,相信有家長給他們力量,孩子更容易大器晚成。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