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主流相声演员眼中是糟粕的东西,却成为德云社的宝贝,无论是小剧场演出,还是大型商演,传统相声作品都占据着节目单的大部分,郭德纲用自己的方式打破了姜某认为的传统相声“魔咒”。因为每次演出的时候,都会加上新东西,让听了几遍的观众觉得,“咦,这次和上次说的不一样”,这样一来,一段传统作品就可以数十场的演下去,观众不会觉得烦。

导读:八十年代相声迎来了一波小高潮,现在如日中天的所谓相声大师,相声名家,相声艺术家,都是在八十年代开始声名鹊起的,不过这也成为一把双刃剑。

一方面,因为当时的娱乐活动极度匮乏,相声这种艺术,表演形式简单,两个人站在台上就能说,无论你是穿着西装中山装,还是穿着大褂,这些都无所谓,这是相声井喷式发展的重要原因。

另一方面,这个时候的相声完完全全是以“新相声”为主要形式,传统相声因为学艺上的断代,加上很多传统相声作品需要大段的贯口之类,这些作品表演起来实在太费力,所以传统相声作品逐渐被摒弃。

有意思的是,既然不说传统相声也能迅速成名,那么谁还说这些费力不讨好的传统作品呢?

在很多年之后,主流相声行业的领军人物,姜某在谈到这段新相声之所以取代传统相声时,他把原因归结为广播和电视的普及,他认为传统相声就那么几百段,任何一位相声爱好者通过电视,很短的时间就听完了。

在相声大师姜某看来,谁还愿意重复的听或者看已经看过的作品呢?

这个逻辑看似很有道理,只是谁也没有想到后来出了一位郭德纲,他对传统相声作品,用一种崭新的方法来演绎和表达,让传统相声重新焕发了活力。

在主流相声演员眼中是糟粕的东西,却成为德云社的宝贝,无论是小剧场演出,还是大型商演,传统相声作品都占据着节目单的大部分,郭德纲用自己的方式打破了姜某认为的传统相声“魔咒”。

任何一个重复的作品,或者过时的作品,观众肯定会很快厌倦,但是这并不是说这个作品本身过时。作品的结构没有任何问题,很多时候只是作品中出现的事物过时了,替换上一些现代元素之后,作品的魅力指数立刻爆表。

原来作品中是出门坐一辆黄包车,现在改成出门打一辆出租车,观众不知道怎么坐黄包车,但是谁都坐过出租车吧。有时候,作品只需要小小改动,不需要大刀阔斧的改变结构。

除此之外,为什么很多传统相声作品百听不厌?因为每次演出的时候,都会加上新东西,让听了几遍的观众觉得,“咦,这次和上次说的不一样”,这样一来,一段传统作品就可以数十场的演下去,观众不会觉得烦。

这也是郭德纲对传统相声的第二大贡献,那就是让相声重新回归了传统,从相声基本功开始学起,从最基本的贯口,绕口令,太平歌词,到根据现场随机应变的现挂。

最终,看似已经没有多少魅力的传统相声,经过郭德纲的重新演绎,最终化腐朽为神奇,这也成为德云社演出安身立命之本。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