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持續的抗議示威已經影響美國新冠疫情防控,多位官員及專家憂慮大規模人羣聚集會毀掉此前的抗疫成果,導致疫情二次暴發。目前事態仍在發酵中,可能出現激化矛盾的新的“導火索”,加上白宮仍在不斷製造分裂,很多人擔心美國的抗議示威甚至騷亂不會輕易平息,或將陷入抗議示威與疫情惡化的惡性循環。

  據美國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的實時數據,截至北京時間6月3日7時33分,全球累計確診超637萬例,達6372447例;累計死亡超37.9萬例,達379709例;美國累計確診超183萬例,新增感染病例超2.4萬例,累計死亡超10.6萬例。

  疫情最爲嚴重的紐約州有感染病例373040例,其中包括死亡病例29968例。此外,新澤西州、伊利諾伊州、加利福尼亞州和馬塞諸塞州也出現了超過10萬例感染病例。

  6月1日,由白人警察暴力執法致一名非洲裔男子死亡一事引發的蔓延美國全境的抗議示威和騷亂進入第七天,仍未見緩解跡象。持續的抗議示威已經影響美國新冠疫情防控,多位官員及專家憂慮大規模人羣聚集會毀掉此前的抗疫成果,導致疫情二次暴發。

  分析人士認爲,美國正在經歷疫情與抗議示威“兩場危機”,它們相互作用甚至相互強化,這令美國要解決任何一個危機都倍加困難。

  5月30日晚,在美國明尼蘇達州明尼阿波利斯市,抗議者在防暴警察施放的催淚瓦斯中與警察對峙。新華社發(安格斯·亞歷山大攝)

  警方放催淚瓦斯和胡椒噴霧

  專家:會加劇病毒傳播

  抗議示威發生在美國當下抗疫形勢依然嚴峻之時,引發了美國是否會因此出現疫情大幅反彈的憂慮。

  美國流行病專家理查德·埃利森表示,美國目前的抗議活動規模很大,參與者離得很近,如有病毒攜帶者在場,那麼即便是在戶外,其他人也會面臨被感染的風險。大聲說話、唱歌、喊口號都會向空氣中釋放更多飛沫,而催淚瓦斯和胡椒噴霧會讓人流鼻涕和咳嗽,這些都有利於病毒傳播。

  據記者連續數日在首都華盛頓的示威現場觀察,雖然抗議者們大多數都戴口罩,但由於人數衆多、地方有限,他們幾乎是人擠人,根本無法維持安全的社交距離。

  據美國CNBC網站2日消息,美國明尼蘇達州國民警衛隊當天表示,在1名國民警衛隊人員確診感染新冠病毒,另有9人出現症狀後,他們計劃對全部的近7000名人員進行新冠病毒檢測。美媒同時指出,十多名公共衛生專家在接受採訪時都表示,隨着許多未戴口罩的警察和抗議者發生衝突,他們擔憂示威活動會導致新冠病毒得到進一步的傳播。

  6月1日,人們在美國華盛頓白宮前跪地抗議。新華社記者 劉傑 攝

  此外,目前已有多名疫情重災區官員都對疫情表示擔憂。紐約州州長科莫6月1日表示,他很擔心紐約市的大規模遊行示威活動會讓之前費盡心力取得的抗疫成果功虧一簣。芝加哥市公共衛生署署長艾利森·阿瓦迪表示,新冠病毒可不在乎城裏正發生什麼,它們會利用每個機會傳播。洛杉磯市長埃裏克·加切蒂警告說,示威遊行中可能出現所謂“超級傳播活動”,這將引爆第二輪疫情。

  美國公共衛生局局長傑羅姆·亞當斯表示,由於全美範圍內對喬治·弗洛伊德之死的示威抗議,預計新冠病毒將有新一輪暴發。

  多地推遲重啓計劃

  疫情或致美經濟損失7.9萬億美元

  美國《紐約時報》稱,最令專家憂慮的是無症狀感染者,他們會因自我感覺良好而參加示威活動,散播病毒,從而帶來巨大風險。埃利森指出,接觸者如果感染,通常需要5到14天才表現出症狀,因此,抗議活動是否會造成更多新冠感染病例還要觀察一段時間。

  如果說抗議示威是否會引發疫情二次暴發尚需觀察,那麼防控工作受到影響就已是現實。比如,洛杉磯多個疫情檢測點在5月30日因騷亂而關閉;伊利諾伊州也在6月1日宣佈,示威活動期間關閉位於社區內的新冠病毒檢測點。

  已經受到影響的還有經濟重啓。爲應對抗議和騷亂,截至6月1日,全美已有包括華盛頓市在內的至少40個城市實行宵禁,至少23個州和華盛頓市動用國民警衛隊協同警方維持治安。在加強治安措施的同時,多地政府決定暫緩重開經濟活動。例如,華盛頓市政府6月1日宣佈,疫情數字在上週出現反彈,華盛頓將推遲繼續開放部分商業和公共場所的“第二階段”重啓計劃。佛羅里達州邁阿密達德縣決定,在當地宵禁結束前,暫緩原定於6月1日實施的開放海灘計劃。

  5月30日,在美國明尼蘇達州明尼阿波利斯市,警察經過一片催淚瓦斯覆蓋的區域。新華社發(安格斯·亞歷山大攝)

  美國國會預算辦公室1日發佈的數據顯示,即使所有救助資金都得以用來緩解新冠疫情影響,疫情未來10年仍可能導致美國經濟損失7.9萬億美元。

  數據顯示,經通脹調整後,2020年至2030年美國累計實際國內生產總值(GDP)將比國會預算辦公室今年1月的預估值減少7.9萬億美元,相當於這10年累計GDP總量的3%。國會預算辦公室表示,隨着疫情發展以及經濟損失得到全面評估,將進一步調整這一預估值。

  騷亂不會輕易平息

  或將陷入惡性循環

  一方面是抗議示威影響疫情防控,另一方面抗議示威的發生與疫情也不無關係。分析人士認爲,此次因弗洛伊德事件引發的抗議示威之所以發酵速度快、規模大,很大程度上是因爲多重社會矛盾在疫情之下被進一步激化。

  在美國疫情中,少數族裔特別是非洲裔“更受傷”。統計數據顯示,全美新冠疫情致死病例中非洲裔約佔23%,明顯高於其人口占比的約13%。專家指出,這背後是貧富差距大、醫療資源分配不均、種族歧視等原因。

  弗吉尼亞州“自由、公正與和平捍衛者”運動領袖菲爾·威萊託認爲,此次由弗洛伊德事件引發的抗議示威蔓延範圍之廣、暴力程度之高,與疫情造成的長時間經濟停滯息息相關,經濟停滯對工薪階層影響嚴重。

  6月1日,人們坐在美國華盛頓白宮前抗議。新華社記者 劉傑 攝

  分析人士表示,弗洛伊德事件只是一個“導火索”,在激起人們對暴力執法、種族歧視憤怒的同時,也點燃了美國民衆對政府抗疫不力、生計難以維持的不滿。然而一旦抗議示威導致疫情反彈,普通民衆的處境恐將更加艱難,他們的不滿將進一步加深。目前事態仍在發酵中,可能出現激化矛盾的新的“導火索”,加上白宮仍在不斷製造分裂,很多人擔心美國的抗議示威甚至騷亂不會輕易平息,或將陷入抗議示威與疫情惡化的惡性循環。

  來源:綜合新華社、人民日報客戶端、海外網等

更多資訊或合作歡迎關注中國經濟網官方微信(名稱:中國經濟網,id:ourcecn)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