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家長如果想在孩子學習的事情少操心,就應該從小培養孩子的這4個好習慣。前幾天小侄子考試不及格,嫂子向我抱怨,孩子平時也沒少下功夫學習,每天放學回家就做作業,家長也天天陪着孩子寫作業,老師也一直說孩子在學校表現不錯,可不知道爲啥,小侄子的學習成績就是上不去。

前幾天小侄子考試不及格,嫂子向我抱怨,孩子平時也沒少下功夫學習,每天放學回家就做作業,家長也天天陪着孩子寫作業,老師也一直說孩子在學校表現不錯,可不知道爲啥,小侄子的學習成績就是上不去。嫂子都開始懷疑孩子智商是不是比其他小孩智商低。

其實生活中確實存在很多這樣的情況,有些孩子天天悶頭苦讀,學習成績就是不見上升,而有些小孩,平時也沒見他學習多麼刻苦,可是一到考試,就名列前茅,妥妥的學霸。很多家長就會說“人家這孩子真聰明”。難道孩子學習成績的好壞真的和智商有很大關係嗎?有研究表明,大部分的孩子智商都是差不多,學習好的小孩多數都有幾個相同的好習慣。所以,家長想讓孩子今後學習好,父母就應該從小培養孩子的這4個習慣。

第一點: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培養孩子的責任意識。

現在孩子多數都是在家長的寵愛着長大的,孩子小的時候,沒有自理能力,父母照顧孩子,可是到了孩子學習自理能力的時候,很多父母還是捨不得放手。很多孩子都到了上幼兒園的年齡,竟然還不會自己喫飯,上廁所。孩子過慣了飯來張口,衣來伸手的日子,自然不會懂得什麼事情應該是自己做的,包括學習。

很多學習好的孩子,多數從小就養成了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好習慣,家長從小就讓孩子明白什麼事情是需要自己做的,不能養成依賴他人的習慣。學習也是一樣,孩子更明白學習是爲自己而學,是爲了自己今後更好的發展,不是爲了父母學習。學習態度端正了,學習的效率自然也就比較高了。

第二點:今天的事情今天做,避免孩子養成拖延症。

陪孩子做作業是很“要命”的事。以前,我拍打桌子,拍手骨折。之後,我非常生氣,我的心臟需要做旁路手術。由此可見,陪孩子做作業的任務是如此艱鉅。孩子們在作業上拖拉。他們必須工作兩個小時,以便明天半小時內完成作業。最可怕的是拖延症,那裏的孩子們在放學後被訓練做家庭作業,總是拖延到最後一分鐘。有時,孩子們休息幾天。開學前一天晚上,家裏總有一盞燈,那裏有學生。毫無疑問,他們忘記關燈了,但他們整晚都在做作業。

孩子養成拖延症是個非常不好的習慣,不僅影響孩子寫作業的進度,等孩子長大參加工作後也會受到影響,沒有哪個領導喜歡幹活不積極的員工,有拖延症的老闆也絕對不會成爲一個好老闆。所以家長應該從小就要求孩子,今天的事情今天做,避免孩子養成拖延症的毛病。

第三點: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體會讀書的樂趣。

讀書不僅可以幫助孩子學到好詞好句,還可以開闊孩子的視野,讓孩子通過讀書,學會做人做事的道理。家長應該從小培養孩子讀書的習慣,讓孩子多看繪本、睡前給孩子讀故事,激發孩子的想象能力。作爲家長,也應該學會放下手裏的手機,養成讀書的好習慣,以身作爲,爲孩子樹立一個好的學習榜樣,陪着孩子多讀書。

讀書可以豐富孩子的知識量,經常和學習好的小孩聊天你會發現,學霸之所以成爲學霸,是因爲孩子平時就特別喜歡讀書,孩子的理解能力也會比較強,所以能夠更快更好的掌握學習方法,孩子的學習成績自然就會比較好,學習的時候也沒有其他孩子喫力。

第四點:經常讓孩子鍛鍊身體,熱愛運動。

大家千萬不要被“四肢發達哦,頭腦簡單”這句話所誤導。最近天氣多變,很多孩子生病不能按時上學,不僅影響孩子的身體健康,也會影響孩子的學習成績。經常運動不僅會增強孩子身體的抵抗能力,對於孩子的學習成績和學習效率的提高也有促進作用,運動不僅孩子的注意力和記憶能力有所提高,還可以增強孩子的反應能力和想象能力。

家長作爲孩子的啓蒙老師,有責任也有義務處事引導孩子往更好的方面發展。家長如果想在孩子學習的事情少操心,就應該從小培養孩子的這4個好習慣。不過作爲家長本身,也應該起到帶頭作用,多讀書、多運動、自己的事情自己幹、今天的事情今天做,不拖延、不做低頭族,做到高質量的陪伴孩子。

相關文章